分享

我国古代高考是什么样子?

 飞天保龄 2014-06-09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堪比现在的高考,古称“科举考试”,简称“科考”。科考起源于公元587年,即隋文帝开皇六年,止于1905年,即清光绪三十一年。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历时1318年。共选拔状元1400人,其中,连中三元者15人,含唐代2人、宋代6人、金代1人、元代1人、明代2人、淸代3人。

科举取士的起始与发展

我国封建社会自秦开始,选拔官员大多由门第决定,皇室的内亲外戚、贵族地主是其主要来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穷人即使很有才华,也休想进入仕途。

汉代有察举、贤良方正、孝廉等三种选抜官吏的科目,每年由丞相、列侯、刺史等推荐,经过考核,任以官职。实际上多由世家大族互相吹捧,中选者多为大地主、大官僚和富商子弟。以致当时有“孝廉不孝”、“富贵者贤”和“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讽刺。

魏晋南北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丕采用吏部尙书陈群的建议,每郡设中正。后来司马懿当政,又于各州设大中正,负责将本地士人按“才能”(实际上是以家世名望为原则)分别评定为九等,政府按等选用,谓之“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法”。大中正和中正都是世家大族充当,为了保证世族特权,从此,“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实际上九品中正制,是世族地主操纵政权的工具。

隋代初,其用人主要是北周的旧贵族。南朝的江南士族和北齐的山东士族只能保持传统的声望,却失去了政治上的特殊权力。朝廷采取考试法,这就逐渐形成为科举制度,使士族有入仕的途径。公元587年,隋文帝定制,每岁贡士若干人,保荐贡士的标准是文章华美。文章尤美的士人,州可保荐为秀才科,受特别考试。山东士族受南朝影响,以华美文章为专业,早成风气。599年,隋文帝令京官五品以上,地方官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有德)、清平干济(有才)二科举人。取士按德才,是想改变以文章取士的惯例,可事实上还是行不通。李谔上书请正文体说,魏晋士人“竟聘文华,遂成风俗,江左齐梁以来,其弊弥甚。”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据茲擢士。可见齐梁以来,南朝士族求官,不仅凭门阀,还要凭文章。南北统一后,南方士人一向有这种惯例,自然要用文章作仕进的工具。607年,隋炀帝定十科举人,其中有“文才秀美”一科,即进士科。隋炀帝本人是文学家,创立进士科,以考诗赋为主,是不足为奇的。这是科举制度的开始。南北士人凭文才竟争高低。魏晋以下凭门阀高低的制度,从此逐渐为科举制度所代替。隋朝虽然只有38年历史,但他创立的科举制度是对历史的重大贡献。科举制度经过隋以后各朝代的不断补充,至明清时已趋完善。

科举考试的定制

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分为童子试和正试两种。

首先讲童子试。唐宋时期设童子科,唐制十岁以下能通经者,宋十五岁以下能通诗赋者,应试后给予出身并授官,亦称童子举。明清两代的童子试与唐宋不同点,在于没有年龄限制。应考者无论年龄大小,均称童生。童子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三年两考。丑、未、辰、戌年为岁考;寅、申、已、亥年为科考。

县试,明清时各县县官主持的考试。童生要取得出身(即资格),首先应该在本县参加县试。考期多在二月。向本县署礼房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年龄,三代履历,并取得本县廪生保结,保证所填属实。参加五场考试,各场分别试八股文、试贴诗、经论、律赋等。考取以后,才能有参加上一级府试的资格,所以县试实际上是资格考试。

府试,明清两代经县试录取的士子得参加上一级的府(直隶州、厅)试,由知府或知州主考。试期多在四月,报名等手续与县试略同。录取之后,方能再参加院试。

院试,明清两代各省学政(及学台)主持的考试。曾被府试录取的士子,可以参加院试。由于学政称提督学院,所以又称院试。报名手续与府试、县试略同。考试合格之后,得入府学或县学读书,谓之“入学”。确定其为生员身份,才能参加本省的正试。

再讲正试。童子试在经过院试合格录取后方可参加正试。正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是正试的第一关。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考场叫“贡院”。凡本省童子试合格者均可应考。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皇帝即位等庆典加科的叫“恩科”。考三场,考中的称为举人。因考期在秋季,故又称秋闱或秋试。又因各县、府的应试者齐集省城,由朝廷派官主考。考试合格者为举人。大家所熟知的《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就是中了这种举人。

会试是正试的第二关。明清两代在京城礼部举行的考试,各省的举人都可以参加,每三年一次。逢辰、戍、丑、未年为正科,若乡试有恩科,则次年也举行会试,称会试恩科。也考三场,考中者称为贡士。因考期在春季,也称春闱或春试。

殿试是正试的第三关。科举制度皇帝在殿廷对贡士亲自策问的考试。始于唐朝武则天,其后历代相沿。至元顺帝时,始将殿试成绩分为三甲(即等级),一甲只限三人,明清沿袭,称为进士及第。第一名为状元,第二、三名为榜眼和探花。二甲和三甲若干名,统称进士。

其他各朝在取得进士后,即取得入仕做官的资格。但在宋代还要经过考核才能当官,这种考核相当现代的面试。考核的内容是四个字:身、言、书、判。身:主要看形象,看你的体貌如何,是猥猥琐琐,还是堂堂正正。言:主要考口才,看你的谈吐如何,是侃侃而谈,还是语无伦次。书:主要考艺术天赋与审美。看你的字写得如何,是挺劲工整,还是松散无力。判:看你的判词写得如何,是文理清晰,还是杂乱无章。可见宋朝这种取仕方法多么严格。

清代进士经过殿试取得出身后,仍须再应一次殿试,特派大臣阅卷,称为朝考。按朝考的成绩,结合殿试与复试的名次,分为四等,由皇帝分别决定应授何官职,成绩最优者任用为翰林院庶吉士,次者任用为主事,又次者任用为知县,再次者任用为各府、州、县学的教官。

在正试中,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三次考试均为第一名者,称之为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的内容及阅卷

科举考试的范围及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所以隋以后直到清末,凡想入仕的人,必须熟读这些书籍,要达到既能信手拈来,又能拓展开去。因为科举考试并不是只考一篇文章,它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考策、考论、考诗赋,要经过上述谈到的童子试三考,正试三考,真是身经百战。光考策论就要写五十篇文章,其中策二十五篇,论二十五篇。可见没有真才实学,非想进入仕途。

有的人一辈子就是读书、考试、落第、再读书、再考试。有的甚至考到头发花白还未能考中进士。宋代苏洵,当他听到苏轼、苏辙两个儿子双双中了进士而且名列前茅时,别人问他考进士难不难,他写了这样有趣的句子回答别人: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山;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特别是连中“三元”者,在一千多年科举制度中,也只有寥寥十五人。

古代对于科举考试的阅卷,一般采取谁主考谁阅卷的制度。虽然也有所谓的阅卷指南,但阅卷者只能根据自己的水平和爱好予以判定。有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宋仁宗嘉佑二年,当时的文风还是华丽空洞的居多,为了改变学风和文风,欧阳修在主持科考时一再对阅卷的官员讲,要注意不要把说真话、抒真情、文风朴实的好文章漏过。经过几个月的辛苦,卷子全部批完,欧阳修还是不放心,就请梅尧臣(副考官)到落选的文章中去看一看,有没有被“枪毙”的好文章。梅尧臣一篇一篇翻过去,他眼前突然一亮,拿起来再读一遍,不禁拍案叫绝,怎么连这样的好文章都会扔掉?极其兴奋的梅尧臣马上奔到欧阳修处,把文章递给他看,欧阳修一读,果然是好文章,他越看越兴奋,越看越高兴,连说:“快哉!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回到家里对儿子说:三十年后将再没有人提欧阳修了。这张卷子是谁做的呢?那就是苏轼。题目叫《刑赏忠厚之至论》。由此看来,阅卷的人何等重要。

尽管古代科举考试的纪律十分严格,但舞弊者还是五花八门,真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清代,“四书”、“五经”的浓缩印刷本小到只有一寸见方的火柴盒大小,这是印刷出版商为满足舞弊者而精心设计的,肯定还有不小的市场。这些实物在一些档案馆有收藏。

既然科举考试能决定人一生的命运,除了舞弊之外,当然行贿受贿者也会大有人在。从隋以后的历朝历代,对科场案的处理十分严厉,轻则倾家荡产,重则坐牢杀头,但此类案件还是时有发生。一八九三年(光绪十九年),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字介孚),因科场受贿案入狱,周家变卖家产营救,最后也只能死在狱中。鲁迅在《阿Q正传》俄文译本自叙中说:“在我幼小的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都没有了。”可见清政府对待科场案的处理是毫不姑息的。

清光绪三十一年(一九零五年),因推行学校教育,沿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宣告废除。

历次科举状元的地理分布

中国封建社会的整个科举时代,共录取进士达十万多人,全国各地进士达千名以上的县共有十八个。状元是进士中的佼佼者,从唐至明清,状元籍贯的地理分布有明显的自北向南逐渐推移的趋势。唐宋两代来自北方的状元六十八名,占全国总额的61%;南方状元四十四名,仅占39%,北方籍状元占明显优势。元明清三代状元籍贯的地理分布与前代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一时期全国共有状元一百九十四名,而来自北方的只有二十六名,占总数的13.4%;南方状元一百六十八名,占86.6%。南方籍状元在数额上形成了绝对优势。

状元籍贯的地理分布与时空变化,在上述南北区域变化的大背景下,表现出向少数州府集中的趋势。根据文献记载,历代状元人数最多的主要集中在今江苏苏州市及其属吴县,共出状元二十七名,居全国之冠。状元数额次于苏州的有浙江杭州、绍兴两地,共出过七名状元。历史上出过五至六名状元的是江苏昆山、无锡、武进,浙江湖州、福建莆田、河南开封。这些状元相对集中的州府,多数位于江浙一带,属于北方的只有开封。

具体说说清皇朝,清皇朝历时二百六十八年,很注重开科取士。据清末陈夔龙著《梦蕉亭杂记》载,自清朝第一科开始,到光绪甲辰废科之日止,共得会试一百一十三科,每科状元一人。这一百一十三人中,江苏几乎占了一半。东北三省及山西、甘肃、西南均无一人。各省的情况是:内蒙一人、顺天一人、直隶(河北)三人、山东六人、河南一人、江苏五十人、浙江二十人、安徽九人、江西三人、福建三人、陕西一人、湖北三人、湖南二人、四川一人、广东三人、广西四人、贵州二人。

古代状元分布,亦显示家族优势。文献记载,出于同一家族的状元,或父子、叔侄秉承,或兄弟相接的大概有十余对,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仍是苏州、吴县一带,共有三对父子、兄弟获得状元。

从古代状元的地理分布可以分析得知,经济是状元的推手。安徽、福建、江浙一带靠陆临海,交通便捷,古代经济较为活跃,在内在外经商的人居多,信息反馈快,家庭条件好。且有钱人很是开明,他们深谙“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道理,官绅及平民对教育的热衷程度远高于其它地方。“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即使是废除了科举制之后的现代,这些地方因文化积淀深厚,也是文化名人辈出,如章太炎、鲁迅、茅盾、钱钟书、吴晗等。

科举考试中的逸闻轶事

(一)独眼上榜

清代乾隆年间,江西萍乡有位寒窗苦读的勤奋儒生叫刘凤诰,不到二十岁不仅已熟读四书五经,对唐诗宋词也造诣颇深,背诵如流,因而乡试、会试连连及第。然而刘凤诰相貌丑陋,又只有一只眼睛。按照当时规定,五官不全者是不能及第入仕的。事有凑巧,这次会试的主考是位爱才之辈,他硬着头皮禀告了皇上。乾隆帝为避以貌取人之讳,决定亲临保和殿刁难一下这位南方丑儒。是日,乾隆帝高坐御椅上,骄矝而笑,口占上联令刘凤诰应对:“独眼不登龙虎榜。”这上联既含讥讽,又大泼了冷水。才华横溢的刘凤诰挺胸昂首,接口便对:“半月依旧照乾坤!”乾隆帝见其如此气魄,暗自惊叹,复又出句令对:“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刘凤诰不卑不亢,当即应答曰:“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乾隆帝见其才思敏捷,对仗工整,韵律和谐,不禁龙颜大悦,当即御笔一圈,钦点刘凤诰为殿试探花,豋上金榜。

(二)名字惹祸

清代因名字谐音而失去状元的也大有人在。顺治十二年,本拟定的状元是太仓人王揆,唱名的时候,顺治却因读音相同想起了《王魁负桂英》这个流传极广的剧本。剧中王魁忘恩负义,在桂英资助下中了状元后,感到曾与妓女桂英厮混,太丢人了,就设计把桂英杀死了。顺治听到高唤王揆,就开玩笑说:“是负心的王魁耶?”这下可不得了,王揆马上就被抑为第三甲。同治七年,江苏人王国钧殿试成绩优秀,被初定为一甲,国钧这个名字,从字面上看是不错的,国钧者,国家重任也。白居易《赠樊著作》中就有“卒使不仁者,不得重国钧”之句。但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看了很不高兴,念了王的姓名说:“好难听。”因为这三个字与“亡国君”相谐,实在大不吉利。王国钧因此被抑置三甲,蹉跎以终。

(三)别字状元

清道光年间的头名状元孙家鼐,在殿试大卷里,把“董仲舒”的“舒”字误写成“书”字。清廷规定:阅卷大臣在大卷中选出前十本,叠在一起,头一本就是状元,进呈御览钦定。皇帝有时照原叠发下,有时把次序抽换颠倒。那一次殿试,孙家鼐写的别字十个阅卷大臣都没看出来,竟拟为一甲第一名状元,叠在头一本进呈。道光皇帝钦定时,仍照原叠次序发下。金殿传胪,孙家鼐中了状元。事后才发现这个别字,十个阅卷大臣联名奏请处分。道光帝因为状元是自己钦定的,既已揭晓,也不便追究,于是孙家鼐竟“大魁天下”了。这位幸运的“别字状元”竟官运亨通,官至大学士、军机大臣,并当了同治皇帝的老师。

[转载]我国古代高考是什么样子?

[转载]我国古代高考是什么样子?

作者:快乐一得斋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