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的味道

 老包书屋 2014-06-10

 语文的味道

 

【摘要】列举当前中学语文教与学中的种种不合理现象,从语文的趣味、韵味、情

       味、文味、理味和语味等“六味”的比较和反思中探索当代中学语文教与学的新

       子。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味道

【正文】

    上网邂逅一则小故事,主人公的一句经典台词,是关于语文和语文教学的,着实让我愣了好半天。你知道他怎么说?“网上聊天一月,抵你教他三年。”夸张?有点儿,但回头一想,我们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和语文教学还真是有不少问题。

    还记得我们的老师是怎么教我们的不?一是划分段落并概括各部分大意,二是归纳中心思想,三是分析写作特色。三板斧一出,众生木然,兴味索然。其实,那时我们也隐约在想,能不能有些其他的教法呀?现在看来,办法不仅有,还有很多。单从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方面发掘,一些故事性强的文章学生不总是津津乐道吗?给《项链》换一种结尾方式不也让学生兴味盎然吗?你最喜欢文中的某某人物或某段描写等问题不也常常引发学生慷慨陈词吗?如此等等。再说,文章中心思想,为什么就不能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说到底,都是教师忽视学生的学习趣味,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理念扼杀学生的学习天赋,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惹的祸。比较:如果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学生是不是更感兴趣呢?

    看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经验不能光说不用,与之类似的还有广为人们喜欢的顺口溜。当教师把一些难懂难记的知识编成顺口溜时,学生顿时来劲了,为什么?趣味有了,通俗易懂好记了。顺口溜,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念起来很顺口的口头韵文。原来是韵味很足啊。学习古诗词,有些教师一上讲台就讲,讲得那真是教师唾沫横飞,学生昏昏欲睡,全然不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漠然不顾古诗词优美的韵律!反观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那韵味十足的歌词不管多难多繁,他们都唱得美,记得牢。反思:如果让他们品味诗词的押韵而至平仄,反复诵读,效果会不会不同呢?即便是由此迁移到高考常考的对联拟作,学生还会觉得难吗?

    古今诗词因其韵味十足、意境优美而俘获了不少中学生读者,其实,据调查中学生最喜欢的文体还是散文,特别是抒情散文。这些文本文质兼美,情理并蓄。可是,那甜、酸、苦、涩、辣,悲、喜、愁、乐、烦等诸般情味儿能讲得清楚说得明白吗?绝对不可能,至少“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形象不同感情更不可能一样。也许有人会说,《琵琶行》抒发的不就是作者同情琵琶女沦落、伤感自己遭贬的情怀吗?错倒没错,这恰好揭示了传统语文教学将文本所蕴含的感情以结论的方式抛给学生的本源。试问,诗的结句“江州司马青衫湿”所写的江州司马之泪:泪因何人?流为何事?是主动流泪还是触景而流?很显然,仅有结论是不够的,唯有引导学生结合作者身世背景、文本所描写音乐、琵琶女凄苦身世等整体感知,细细体会,讨论交流乃至联想想象,才有可能让他们逐渐品味得到,进而让本文的情感熏陶内化为学生的情感素养。其他至情之文如《陈情表》《祭十二郎文》《项脊轩志》等所蕴含的感情,绝大多数学生从未有过此类经验,要达到较好效果就要求教师努力创设好情景,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学习实际,去探究,去体会,去交流乃至去设想。

    上面所举的文本不仅情味很浓而且文味也是十足的。

    这里先借用别人关于语文的一段文字:“语文是巍巍的昆仑,语文是那草尖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语文是那名城古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荒郊野外随风飘散的蒲公英;语文是无声的冷月,语文是静谧的菏塘……语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从老子口中娓娓道来,语文伴着腾腾杀气被当阳桥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在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笔下流淌,语文在浔阳江头琵琶女的琴弦上回荡。”语文是什么?语文是一种形象,一种情感,一种思想,一种感悟甚至是一种艺术,说到底,表现这些形象、思想、情感的媒介还是那丰富的文学语言和多样的文学手法,它们体现的就是一种“文味”儿!再来看《项脊轩志》,作者无论写“喜”还是写“悲”,都有无数传神的细节,这些细节也正是作者和读者产生共鸣的契合点。如写母亲“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极普通的动作描写,极平常的生活话语,令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母亲抚育子女的苦心,儿子追怀母亲的哀思,都得到了至微至深的表现。再者,本文语言质朴,不加藻饰,但,通俗自然之中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力,浅显明白的文字却能使景物如画,人物毕肖。其实,文本的“情味”和不打算赘述的“理味”本来就是和“文味”交融在一起的,上述不厌其烦的例释,本意大抵就在此吧。

    好了,作为一门课,语文有其自身的“趣味”;作为以文学文本为主体选材的课程来看,语文包蕴着浓浓的“情味、理味、文味和韵味”;可作为一门学科,它首先应该姓“语”,应具备浓浓的“语味”。

    那么,现实情况如何呢?看看现在的语文课堂,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分析特色式的机械运动还在继续,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声画影像组合轰炸式课堂比比皆是,为迎合新课程而导演的学生课堂表演正一浪高过一浪,可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味儿不足。什么味儿?语味儿,语文味儿!学生的各类课堂表演有多少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实质上变味为求热闹,一堂课下来,才发觉“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多媒体淹没文本语言现象,“为媒体而媒体”,以屏幕画面代替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等,这种以媒体的欣赏掩盖文本语言的品味的做法也使语文课有变味之嫌。至于传统的机械式操作缺乏语文味早就为各位同仁熟知,可现在又翻版为“技术化”,即大讲特讲构思的技巧,描写的技巧,升华主题的技巧等等。天哪,技巧是形式方面的东西,这不是大搞形式主义吗?真是害死人。

    笔者所说的“语味”,应包括语体上的划分,即文言语体与白话语体,口头语体与书面语体,还应包括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和语言创造的意境,操练语言并熟练运用语言,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而这些内容本就是语文工具性的重要内涵,更应成为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师生共同探讨的关键点,其实这些也正是语文高考的常考点。

    写到这里,我又不由想起了生活中的小事。你看,科技进步导致生活水平提高加速,很多新的蔬菜、水果品种应接不暇,如果你不亲口去尝一尝,你是说它们的味道好呢还是不好?对语文的认识和语文教学本身也是这样,如果我们教师不去亲身体验其真正的味道,又怎能做出下一步正确的决策,帮助学生实现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 呢?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如果能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又怎么可能不喜欢语文、享受语文,全面养成自己的语文素养呢?

    语文六味,重在品尝,妙在享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