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六经辩证(7)

 johnney908 2014-06-10

(接上篇)    下面谈谈六经的变证。六经病失治或误治之后,什么叫失治呢?就是没有及时的治疗;什么是误治呢?就是用的治疗方法不对,当用汗法的你错误地用了下法。就是六经病失治或误治之后,使临床症状发生了变化,而新变化以后的病证,不能够用六经病证来命名的,后世医家把它叫做“变证”。也就是说,六经病失治或误治之后,如果它发生了新的证候,属于阳明病的,就叫做阳明病,如果新的证候属于少阳病,就命名为少阳病,不能把它叫做变证。只有这个新的证候不属于六经病,不能用六经的这个名字来命名的,后世医家统统把它叫做变证。

    在《伤寒论》里头也把它称用“坏病”。也就是说典型的六经病你不适当的治疗,疾病以生了变化,或者说你把它治坏了,再去治疗这些坏病的时候,就比较费劲,所以仲景把它叫做坏病。这个变证出罢,坏病也罢,或寒或热,或虚或实,或者在脏,或者在腑,或者在胸腹腔,可以说变化多端,错综复杂,那么张仲景在治疗变证或坏病的时候,给了一个基本原则,这基本原则就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观其脉证”是看看现有的脉象表现,证候特征。“知犯何逆”这个“逆”字,在这里作什么解释呢?逆者,错也,误也,你看那个《广雅》解释这个“逆”字的时候,不是把它解释成不顺,而是逆者,错也,误也。知犯何逆就是了解它过去用过什么错误的治疗方法,“随证治之”,然后你根据具体情况,来采取具体的治疗措施。

    我们说《伤寒论》是一部辩证论治的著作,但是辩证论治这四个字,在《伤寒论》自始至终没出现过,在文字上最能直接体现辩证论治这个精神的,就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十二个字,见十六条原文。它既是治疗变证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辩证论治的精神,在《伤寒论》中文字描述上的集中体现。所以,我每次讲到这里的时候,都要求我们同学把“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十二个字背下来。

    第七个问题我们谈一谈六经发病的特殊形式。这里所说的发病特殊形式,一个是并病,一个是合病,一个是直中。所谓并病、合病,在《伤寒论》中,只用于阳经(三阳经),在三阴经没用过这个词。所以我们给合病下的定义是什么呢?是两个以上阳经同时发病的叫合病,为什么两个以上阳经能够同时发病,一般是邪气太盛,一旦伤人就使多个经感受了邪气而发病,这就是合病概念。

    什么是并病呢?并病是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了另一经的证候,发病有先后次序之分的,我们把它叫做并病。那么并病这个词在《伤寒论》中也是只限于三阳经,三阴经没有。可是后世医家有的把合病与并病这两个词用得有点泛化了,把一阴经和一阳经同时发病的,也有人把它叫做合病,把三阴经中两个阴经同时发病的,或是一个阴经的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个阴经证候的也叫做并病,这应当说不符合《伤寒论》中原来用这两个词的惯例,我们应该注意这一点就是了。

    什么叫直中呢?直中是外邪不经过三阳直接侵犯三阴而发病。比如说,夏天天气比较热,有的人特别贪凉,把房间的空调开的温度低低的,再睡上竹制的凉席,往那上一趟冰凉冰凉的,再痛饮冰镇的冷饮,好,晚上一宿不盖东西,第二早上一醒来,肚子就不断地拉水样泻......这就叫太阴直中。所以《黄帝内经》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什么意思呀,春天和夏天自然界阳气盛,人们都容易贪凉,容易饮冷,这个时候不要多饮冷,要保护自己的阳气;秋冬养阴是什么意思呢?秋冬气候比较寒冷,人们多喜欢吃一些辛辣的、温燥的食物,容易耗自己的阴液,所以秋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阴液,他是指的这么一个意思(转下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