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经辨证和其它辨证的关系

 好吃的青苹果 2018-12-10
关于六经辨证的若干问题

六经辨证和其它辨证方法的关系

 

    关于六经辩证,我们谈最后一个问题,六经辩证和其它辩证的其它关系。中医学发展到今天,它的辩证方法很多,八纲辩证、脏腑经络辩证、气血津液辩证、病因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辩证等等,那么六经辩证和这些辩证方法是什么关系呢?

 

——六经辨证中包含八纲分证——


  ①六经中包含阴阳分证:三阳病多阳证,三阴病多阴证。


  ②六经病包含表里分证:太阳为六经之表,其它五经病为六经之里。太阳为三阳之表,阳明为三阳之里,少阳为三阳之半表半里;太阴为三阴之表,少阴、厥阴为三阴之里。伤寒、中风为太阳之表,蓄水、蓄血为太阳之里。


  ③六经中包含寒热、虚实分证:三阳病多热证、实证,但也有寒证、虚证;三阴病多虚证寒证,但也有实证、热证。


  因此可以认为,八纲辨证是后世医家从六经辨证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一种纲领性的辨证方法。

 

    应当说八纲辩证是辩证的一个大的纲领,它是从六经辩证中归纳提取出来的一种辩证的方法和思路。

 

    那么从六经辩证来说,太阳病多表证,阳明病和三阴病多里症,所以这就有了表里的分症问题。从六经辩证来说,三阳病多阳症,三阴病多阴症,这就有了阴阳的分类。从六经辩证的角度,三阳病多实症,比方说太阳膀胱,蓄血蓄水是实症,阳明腑实是实症;那么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多虚寒症,这就有了实和虚的问题,也有了寒与热的问题,所以八纲辩证是后世医家从六经辩证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分证的大的纲领。

 

    八纲辩证它的缺点是不能用于指导临床用方。你说我辨它是个表症,辨它是个里症,你用什么方?你是表寒呢,还是表热,你是中风呢,还是伤寒?所以八纲辩证不能直接指导用方。

 

    我们刘渡舟老师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比喻,说就像一个邮递员在送信,八纲辩证只是告诉你去哪个街道,哪个门牌号码呢,它没有告诉你。你要想把这封信直接送给收信人,你还必须要知道门牌号码,而六经辩证就指明了门牌号码,指明了这是一个太阳伤寒表实症,你就可以用麻黄汤来治疗。这是一个阳明腑实症的,以热胜为主,而腑气不畅的症候,那么你就会用调味承气汤来治疗。所以八纲辩证只是一个分纲,在临床上不能够具体的指导用方。

 

——六经辨证中含有脏腑经络辨证的内容——

 

    六经病中的经络病证,是构成经络辨证的内容之一;六经病中的腑证和脏证,则是脏腑辨证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脏腑经络辩证是后世医家归纳总结出来的一种方法,他把每一个脏腑和每一个经络可能出现的寒热虚实,都给你列出来。

 

    所以后世医家所归纳的经络辩证中,有一些内容就来自《伤寒论》的经证,比如说太阳经受邪之后,表现了头项强痛,或者项背强几几。这是在后世经络辩证中,就是太阳经的症候。

 

    《伤寒论》中提到的阳明经受邪,可以表现为额头疼痛,缘缘面赤,目痛鼻干,夜卧不宁,这在后世的经络辩证中,就可能变为阳明经脉的症候。

 

    那么《伤寒论》所提到的少阳病,有目赤耳聋,胸胁烦闷,偏头痛,这在后世的经络辩证中,就可能作为少阳经的症候的表现之一。

 

    那么《伤寒论》中出现的厥阴经受邪,表现了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那么是肝家虚寒,浊阴不化,浊阴循经上挠清窍,出现了巅顶痛,那么这在后世的经络辩证中,这个巅顶疼痛就可能作为厥阴经的经脉辩证的一个项目。

 

    后世的脏腑辩证,把脏腑可能出现的寒热虚实,种种症候都罗列来,当然,《伤寒论》中涉及到脏腑辩证的,也可以归属于脏腑辩证中的一项内容。

 

    比方说膀胱的病症,膀胱气化不利的,表现了小便不利、小便少,少腹苦里急,可以引水消渴等等,那么在后世医家,他就把膀胱气化不利的气分症,就可能包括了太阳膀胱的蓄水证。

 

    又比方说,表寒化热,循经入里,和血结于膀胱,表现了少腹硬满,或者少腹急结,其人如狂,或者其人发狂,那么这在《伤寒论》中,叫做太阳蓄血证,这在脏腑经络辩证的膀胱腑证中,也有可能把这种膀胱蓄血证列属于脏腑辩证中膀胱病症的一个证候。

 

    所以脏腑辩证和六经辩证之间是这样一个关系,六经辩证的经络辩证为后世的经络辩证提供了资料;六经辩证中的脏腑辩证为后世的脏腑辩证提供了基本的资料,但是两者不能够完全代替。

 

    我特别想提醒大家的是,《伤寒论》中的六经辩证,是张仲景根据临床客观实际,一条一条把病例摆在这里之后分类的。他所写的内容,都见于临床。而后世医家,他的脏腑经络辩证,他不一定来自临床实际,是坐在屋子里,分析了大量资料以后,在他的脑子里想像的某一个脏腑,应当有寒,应当有热,应当有虚,应当有实,他们的寒热虚实都用什么方子,这么罗列出来的。

 

    所以我们今天在临床上,那么常用到脏腑经络辩证,里头的一部分内容,实际上和六经辩证有关的。

 

    六经辨证为后世医家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给予许多启迪,在后两种辨证方法完善后,医家则以六经辨伤寒病,以卫气营血辨温病,以三焦辨湿温病,从而使外感病的辨证方法得以完备。


 

    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疾病谱的变化,我们现在得温热病就比较多了。所以到明清以后,人们发现固守《伤寒论》中一些方子,对临床上的一些外感病,在治疗上效果不好,于是逐渐就产生了卫气营血辩证和三焦辩证。就我们今天来说,卫气营血辩证主要是辨温热病的,而三焦辩证主要是辨湿热病的。那么六经辩证主要是辨风寒邪气伤人阳气病变的。把这三种辩证方法综合起来,就涵盖了所有外感病的辩证方法。

 

《伤寒论》的治则、治法和疗法


——《伤寒论》的基本治则——


     治病求本,本于阴阳 

    对每一病证,均遵照审证求因的原则,辨其病因之阴阳,病性之阴阳,病位之阴阳,然后按照病因、病性、病位的阴阳属性确定其相应的治法。


    ②
 祛邪扶正,分清主次 

    三阳病属表、属热属实,正盛邪实为基本矛盾,故以驱邪为主;三阴病属里、属寒、属虚,正虚邪恋为基本矛盾,故以扶正为主。祛邪之时,不忘护正;扶正之时,不忘祛邪。


    ③
 调和阴阳,以平为期 

    不论扶正,还是祛邪,无论正治,还是反治,皆以协调阴阳,使阴阳协和为准则。


    ④
 明确标本,分清缓急 

    一般情况重在治本,特殊情况急则治标;先表后里为常法,先里后表为变法,表里兼治为权宜之法。


    ⑤
 正治反治,依证而行 

    表象与本质相符,用正治法,如三阳病热实证,治以“热者寒之”之法;三阴病虚寒证,治以“寒者热之”之法。表象与本质不一致,或病邪过强,拒药不受者,用反治之法,如白通加猪胆汁汤,即以白通汤破阴回阳,加猪胆汁和人尿引阳入阴,以防格拒。


    ⑥
 随证治之,变化灵活 

    《伤寒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虽是针对六经兼变证而提出的治则,实则是适用于所有疾病的论治法则。针对不同病证,采取不同的治法,是《伤寒论》中的基本治则之一。

 
    ⑦
 三因制宜,各有侧重 

    治疗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亦为《伤寒论》的基本治则之一。


    ⑧
 重视扶阳气,保胃气,存津液 

    疾病的发生是正邪斗争的结果,祛邪的目的在于保护人体的正气,如邪气已去而正气也亡,则失去了治疗意义,《伤寒论》在治病、选方、用药、护理、调摄等各方面,都体现了扶阳气、保胃气、存津液等固护正气的思想。


——《伤寒论》的基本治法——


  包含等方法。

 

——《伤寒论》的常用疗法——


  主要有药物疗法、针刺疗法、艾灸疗法、饮食疗法等。药物疗法在剂型上有汤剂、散剂、丸剂、含剂、肛门坐药、灌肠剂等等,在用法上有外用、内服之分。还有药、针并用法,药、灸并用法,针、灸并用法,药、食并用法等等。


  总之,《伤寒论》上承《内经》,下启后世,汇集了中医治则、治法之大成,开创了中医各种疗法和药剂技术之先河,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方临证苑微信公共号:jflz 0509

中医临证讨论QQ群:1651404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