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汤的加减应用(11)

 johnney908 2014-06-10

    (接上篇)不过,我们应当提醒大家的是,以方测证、以药测证的这种思路,是建立在我们对张仲景充分信任的基础上的。不信,我们在座的同学,随便写出一个病例,随便开一个方了,结果你写的病例中,丢了好几个关键的症状,另外一个人在分析你开出的方子的时候,说使用的方子里头,用了附子和干姜,所以这个病人一定有肾阳虚衰,所以还应当有什么什么症状。

    那么,也许别的大夫就会说:“哎呀,他是个年轻大夫,他用药有没有权威性呀?他也能采取以方测证、以药测证呀。”所以我们一般认为,不能采取以方测证、以药测证的研究方法,只有对这医圣张仲景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时候,可以采取这种方法。在这里把“微寒”解释成脉微、恶寒。脉微,是里阳虚,恶寒,是表阳不足、温煦失司。

    所以,在桂枝去芍药汤的基础上,加附子来温肾阳、固表阳。桂枝去芍药汤和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我们今天经常用于心肾阳虚而导致的各种疾病。比方说冠心病,常常夜间发作,受寒冷发作,那就是心肾阳虚的一种表现。单纯的心阳虚的,用桂枝去芍药汤。如果兼有年龄大,肾阳虚的,那你就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治疗冠心病心阳虚,遇寒即发,夜间发病,很有疗效。

    我们学校有一个老师,正好和我居邻居,几乎每天夜里发生心绞痛、胸痛、憋气。因为和我住邻居,她一发病就害怕,她家里有一个小女孩,没其他的人。那个老师把我叫起来,我怎么办呢,就给她吸氧气,扎人中,扎内关,有时候给她含硝酸甘油,就能缓解。后来我说你怎么老是这样啊,每天夜里吵得我不能睡觉。那个时候我也很年轻啊,那个老师比我大20多岁,我说:“请刘老师看一看吧?”刘老师开始给她开的就是桂枝去芍药汤,吃了以后,她就夜间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叫我的次数就少了。

    桂枝汤的加减方,在这里举最后一个例子,是新加汤证。原文第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生姜、芍药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这是《伤寒论》中方名最长的一个方子,我们这个教材,把方名中间点的那个逗号,你说一个方名中间能够点逗点吗?所以把那个逗点去掉。由于方名太长,我们略去“加生姜、芍药各一两、人参三两”这十多个字,干脆就把它叫做“桂枝新加汤”,或者再简称“新加汤”。

    在《伤寒论》中,有新汤这张方子,它说明其它绝大多数方子,张仲景是对古代文献的一种继承,前面我曾引用了晋朝黄甫谧《针灸甲乙。序》中的一段话,:“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

    《汤液经》是古经方的著作,所以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大量的继承了《汤液经》中复方的成就,而这张方子把它叫做新加汤,所以我们刘老师说,是张仲景自己加的一个方子,他在古《汤液经》的桂枝汤基础上,把芍药、生姜的量再加一两,再加上人参,因为它是自己新创的方子,所以叫做新加汤(转下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