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阴病篇:寒化证之下利滑脱证(1)

 johnney908 2014-06-11

    (接上篇)下面一个症状“烦躁欲死”。呕吐这个症状,本来就叫我很痛苦,胃寒气逆当剧烈呕吐的时候,你想想你们看到的那个小孩得急性胃肠炎的时候,那妈妈总是在旁边护理,一会儿拍拍后背啊,一会儿擦一擦嘴啊,你看她孩子在呕吐的时候,哪有一个在那儿安安静静的“哇”吐一口?没有。总是辗转反侧、哇哇的那么吐,那么痛苦。

    这里所说的烦躁欲死,就是指的剧烈呕吐、升降逆乱、病人痛苦难耐的一种表现。这样返回头来说,张仲景为什么把它叫做少阴病?我说叫做少阴病,因为它类似于少阴病,应当属于少阴类证,而不是属于少阴自身的病。

    为什么说它是少阴类证呢?少阴病有吐利,而吴茱萸适应证突出的症状是吐利。吐利类似于少阴病,手足厥冷类似于少阴病,我们刚才已经作了鉴别。从病机来说,从它的临床特征来说,已经作了鉴别,所以它类似于少阴病。

    还有那个“烦躁欲死”,也类似于少阴病,我们在讲大青龙汤适应证的时候,我们在讲桂枝二越婢一汤的时候,都提到要和少阴病相鉴别,为什么?因为大青龙汤适应证中有“烦躁”,桂枝二越婢一汤适应证中也有“烦躁”,而少阴阳衰,微阳和盛阴相争、争而不胜的时候,病人表现了一组什么样的证候啊?躁动不宁。

    我们在太阳病篇第61条提到的干姜附子汤证,有没有躁动啊?有。所以少阴病有躁烦,有肢体躁动不宁的证候。而现在讲的第309条的吴茱萸汤的适应证,又有烦躁欲死,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全象少阴病,所以必须和少阴病相鉴别。仲景把它命名为少阴病,我自己认为这是少阴类似证。

    吴茱萸汤这张方子,是由“吴姜大人”所组成。它是温胃散寒,降逆止呕的一张很好的方子,这张方子我们在阳明篇已经提到过了。阳明病篇说,“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这两条我们结合来看,它治疗的都是胃寒气逆,剧烈呕吐。

    吴茱萸汤适应证,我们在厥阴病扩篇还会遇到,到时候我们再联系这两条。我们讲义所列的少阴寒化证的第七个证候,是下利滑脱证,见于原文306条和307条。306条说:“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307条说:“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那么这两条讲的是一个什么问题呢?首先它是讲的肾气虚、关门不固、下利滑脱,同时又有脾气虚、脾阳虚。有上述的两个问题都存在,不能摄血,于是出现了大便脓血,这是桃花汤适应证的两个最突出的症状。

    肾司二便,大便和小便。二便之所以能够在人的意识下,该排就排,该储存就储存的呢?中医认为这是肾气充沛,开门关门能够受人控制的、一种生理现象。当肾气虚关门不固的时候,就是该关门时门关不住,就出现了下利滑脱。

    下利滑脱是一个什么样的症状?就是病人控制不住自己的大便,甚至他那个大便就从肛门往外流,根本就不能够控制,这是下利滑脱。这个症状和哪个症状正相反呢?里急后重。那个里急后重,就是一有便意,就控制不住,必须要去解大便,不管你是在干什么,这叫“里急”,这是怎么回事呢(转下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