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看儿科医生怎么给自己孩子治发烧

 yhchjyyd 2014-06-11


记者 程静

提到孩子感冒发烧,家长就有说不完的头痛,一个儿科医生遇到自己的孩子发烧,他会怎么处理?既要扮演患者家长,又要担当医生角色的时候,他会遇到哪些冲突?

儿子发烧引起的家庭争吵

王智,是一名儿科医生,他的儿子今年6岁,“孩子8个多月大时,第一次发烧。”王智说,当时孩子的体温迅速超过39℃,一家人顿时紧张起来。作为一名专业医生,王智看到孩子除了流些鼻涕以外,没有其他症状,用听诊器也听不出肺部有异常,扁桃体也没有发炎。再看孩子,精神状态不错。“应该只是病毒感染,多喝点水,物理降温就好。”王智说的物理降温,是现在很多家长也知道的一种降温方法,就是让孩子少穿一些,每隔一两个小时用温毛巾给孩子擦擦腋下、手心、腹股沟等(忌用酒精)部位,用温水洗澡让孩子散热,同时要多喝水。

王智的妻子也是一名医生。王智说,从孩子刚发烧起,妻子就变得异常紧张,很着急,刚开始还听他的安排,对孩子进行物理降温。但过了一个晚上,孩子体温还是没有降下来,她就有点扛不住了,“还是去医院打针吧。”

拗不过家人的各种着急,王智妥协了,孩子还是被带去了医院,查了血常规,内科医生的诊断还是病毒感染,并且说发烧有个过程,继续观察就好。家人于是安宁了一天。

到了第三天,孩子还在发烧,食欲变得越来越不好,不肯吃东西,要哄很久才吃一点点。这时,王智被彻底孤立了,家里人一边倒要去医院打针。王智还在坚持,直到第五天一大早,孩子的体温逐渐降下来了,然后全身出了一大片红疹子,脸上、背上都有。“这是幼儿急诊,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自限性疾病。”王智这回很有底气,他用自己的专业告诉家人。

这之后,孩子感冒发烧时,王智就很少管。尽管王智的妻子还是会紧张,但不会像之前那样不信任他。“我知道一家人的愿望都是希望孩子好,但由于对疾病的认识和判断存在差异,再加上一些过分紧张,就会产生矛盾。”王智告诉晨报记者,面对自己的孩子,他可以说坚持,如果面对的是病人家属,连续几天没有降温,还会有患者信赖他么?

家长主动要求输液开抗生素

今年预防接种日当天,在我市一个社区的卫生院里,晨报记者看到不少孩子正在输液,其中一个才2岁多的孩子,发烧还不到39℃就被家长带来打吊针,还是家长主动要求的。说起这事,王智也很无奈,“现在有些家长对输液和抗生素太迷信。”临床上,他也遇到过这样的家长,一到医院就说孩子烧得很厉害,要打针。特别是主动要求输液的家长,总说孩子发烧打针来得快。“就算打针,也有个过程,不是一下子就会退烧。”王智向来不迷信打针,他介绍说,有时孩子发烧是好事,“身体差的孩子是不会发烧的,因为发烧是人机体对抗病毒的一个过程,是感染的一个应急反应。”排除是脑炎、肺炎等引起的发烧,一般情况下的发烧,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很坏的事情。

这种迷信不仅是输液,还有抗生素。市民蔡女士略懂点医学,她的女儿不久前扁桃体发炎引起发烧,虽然蔡女士没有输液,但觉得要吃些消炎药,于是叫家人去药店买。家人觉得情况很严重,就买了头孢第三代的抗生素,“选择更强力的抗生素,起效快些。”对于不懂医学的人来说,效果好是最主要的,其实,吃抗生素不要一开始就选择起效快的,一开始就吃强效的,反而容易耐药。

到底要如何处理孩子发烧?

每天在医院,都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在输液,这算不算过度医疗?是不是面对孩子发烧就应该多放任,硬扛下试试?对于这个问题,王智觉得,既不能过度医疗,也不能太过放任。面对发烧孩子,超过39摄氏度,就要抽血看看血象,如果不高,证明不是细菌感染,就不用吃抗生素或者输液。如果体温继续升高,可以吃吃美林这类药,当然,是怕体温过高,孩子容易抽筋,这类药只治标不治本。

如果连续烧了3天,而且反复高烧,就要看看孩子发烧是不是由其他疾病引起,如果是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甚至脑炎引发的发烧,就一定要输液了。如果家长很难判断,就要咨询医生,家长千万不要对孩子用药太积极,否则会导致孩子自身免疫力跟不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