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泉窑瓷器装饰纹样的演变

 芝润斋 2014-06-11

    据现有的资料记载, 龙泉窑开创于三国两晋, 结束于清代, 生产瓷器的历史达1600 年, 是一个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产量大的名窑。龙泉窑经文博工作人员反复调查, 已经发现历代龙泉青瓷窑址500 多处,分布在浙江省南部的龙泉、庆元、景宁、云和、丽水、遂昌、松阳、缙云、武义、青田、永嘉、文成、泰顺等县市,但在龙泉市内已发现古代瓷窑360 多处, 占全部窑址的70% , 在龙泉还出现了大窑、溪口等名窑。
    在漫长的1600 年的制瓷历史中, 可以分为开创、发展、鼎盛、衰落几个阶段。开创时期y 三国魏晋至五代十国; 发展时期y北宋至南宋前期; 鼎盛时期y南宋后期至元代; 衰落时期y明清; 清代晚期结束。不同的历史时期, 其工艺制作、装饰纹样都有不同。
    一、开创时期的装饰纹样) ) ) 朴素审美的几何纹样为主导的装饰纹样
    从三国时期的印纹、双耳罐、五联罐、耳杯和水井等器物来看, 主要的装饰纹样是外壁用陶拍印太阳纹和斜方格纹, 网纹、太阳纹有的上下圈相互交叉, 也有上下垂直或两次重叠的。晋代的瓷器有碗、、罐、水盂、唾壶、壶等, 装饰纹样有弦纹、斜方格纹或联珠纹, 也有贴铺兽纹。南朝的器物有碗、盏托、罐、唾盂等, 常见的纹饰是弦纹, 部分碗、刻莲瓣纹。隋朝虽全国统一,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但隋炀帝的暴政, 使社会生产力受到严重的破坏, 瓷业衰落, 隋、唐初的龙泉窑产品只有碗、盘、盏、壶等几种, 釉以青釉为主, 也有少量施黑釉, 釉层厚薄不均匀, 制作比较粗糙, 质量不高。
    唐代前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空前繁荣时期, 人们经济生活的改善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瓷器在花式品种和色样上有很大改变, 器形变小。出现的荷花碗就是模仿金银器的样式, 粉盒是唐代出现的新产品, 由盖和盒两部分组成, 素面无纹样。唐代中晚期瓷器的胎釉质量有提高, 胎质细清, 呈灰白或灰色, 装饰纹样不多, 只有在少量瓷器上有褐斑、印花和堆纹、水波纹。这一时期属于龙泉窑开创时期, 装饰纹样以几何纹样为主, 体现了这一时期朴素的审美取向。
    二、发展时期的装饰纹样) ) ) 以莲瓣纹为主的花卉装饰纹样
    北宋开始龙泉窑进入了发展时期,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瓷窑增加, 北宋早期以淡青釉瓷器为主, 常见的产品有碗、、盏托、热壶、盒、罐、梅瓶、多管瓶、壶等, 式样优美, 形体细巧, 制作精细, 瓷器装饰刻划花,花纹有莲瓣、牡丹、菊瓣、梅花、水草、蕉叶、鱼、鸭、水波纹、龙纹、云纹、八卦和弦纹等, 其中莲瓣纹为这一时期主要的装饰纹样。北宋中晚期的瓷器和北宋早期有较大差别, 除坯体釉色、工艺烧法等方面的区别外,瓷器上盛行刻划花装饰, 花纹题材丰富多样, 有团花、篦纹、浪涛、折扇纹、云纹、莲花、荷叶、缠枝牡丹、蕉叶纹、莲瓣纹、水波纹和垂叶纹等。碗、盘、盏的主要装饰纹样是器物内部用团花、浪涛纹, 外壁用篦纹、折扇纹。北宋晚期匠师们爱用莲花荷叶装饰瓷器, 到南宋早期莲花荷叶成了碗盘的主要装饰, 其他纹饰都装饰在执壶、梅瓶、粉盒、壶和多管瓶等器物上。
    在一件器物上分层刻划几种不同纹样, 装饰很讲究, 这时期的刻划花常常用刀刻出各种花的轮廓线,刻时刀面倾斜, 刻线一面浅一面深, 刻线内外划篦纹, 篦纹线条细密, 视不同花纹有长、短、弧、直等多种形式, 如莲瓣纹内的篦纹直而长, 团花、浪涛、垂叶等刻花中的篦纹短而微弧, 成为花茎和叶脉, 使花叶形象生动。北宋晚期篦纹逐渐变成疏而浅, 而刻花深, 形成深浅对比, 有很强的装饰性。
    南宋建都临安( 今杭州) 后, 临安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为发展经济, 南宋政权鼓励对外贸易, 大批金银、丝绸、瓷器等远销国外, 人们日常所用的瓷器和对外贸易需求越来越多, 这就仰仗于龙泉窑、景德镇窑等瓷窑, 龙泉窑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迅猛发展, 产品以碗、盘、盏、碟为主, 也有多管瓶、盘壶、执壶、盏托、盖盒、水盂、灯盏、夹层碗、香炉和渣斗等, 品种丰富, 式样新颖, 装饰纹样也与北宋有明显不同。其时盛行单面刻划花, 以刻花为主, 划花次之, 篦纹越来越少, 常用的花纹有莲花、荷叶、云纹、水波纹、莲瓣、蕉叶纹、如意纹和生动活泼的凤凰、飞雁和游鱼等, 刻划于盘内的纹样犹如一幅幅花鸟画。篦纹已不再作地纹使用,而是划在花瓣或枝叶中, 成为叶脉和花茎, 这些纹样都象征吉祥如意, 例如/ 莲花/ 连生贵子, 鱼是/ 年年有余, 雁则象征/ 延年益寿0, 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的生活的向往。此时, 还生产一种花凹碗, 口沿有5- 6 个凹口, 凹口的内壁用坯料的泥浆画直线, 烧成后显现5 条白线, 形似一朵盛开的莲花, 故而得名/ 莲花碗。在有的莲花碗内底印有图章式的/河滨遗范/ 清凉河滨/ 金玉满堂/ 长命富贵/ 山片玉/ 儿男遗范0等铭文。这一时期, 团花组合纹样装饰手法较多, 其中/ 莲瓣纹0是花卉纹样中的主导纹样。
    三、鼎盛时期的装饰纹样——几何纹样、花卉纹样、动物纹样、文字纹样的综合装饰纹样, 主辅纹样结合
    南宋前期的厚胎薄釉刻划花瓷器, 由于质量不高, 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于1200 年后渐渐被新工艺所取代。龙泉窑开始学习吸收南宋官窑先进的制瓷工艺, 从胎釉配方、造型设计、上釉方法、装饰艺术到炼制釉有了重大的改变和提高。从13 世纪开始, 龙泉窑主要有: 黑胎厚釉青瓷和白胎厚釉青瓷两种精美产品。南宋后期, 瓷器有优美的器形, 如: 碗有莲瓣碗、莲花碗、八角碗、束口碗、斗笠碗、盖碗、夹层碗, 瓶有龙瓶、虎瓶、梅瓶、凤耳瓶、鱼耳瓶、龙耳瓶、穿带瓶、牡丹瓶和仿古代铜玉器形状的角瓜式瓶、尊式瓶、琮式瓶、贯耳瓶、弦纹瓶、纸锤瓶、胆瓶和玉壶春瓶, 炉有鬲式炉、鼎式炉、簋式炉、樽式炉、八卦炉等, 南宋晚期还有荷叶盖罐、葫芦形执壶、福寿炉等。南宋后期纹饰使用不普遍, 常见的纹饰有弦纹、莲瓣纹、牡丹、龙、凤、鱼纹等, 弦纹通常装饰在瓶、炉的颈腹部, 5 圈或7、8 圈不等, 也有在颈肩部饰三线弦纹一圈。莲瓣纹主要是碗、盘、盖碗、五管灯上的装饰, 用刀在胎的外壁刻成, 从侧面看像一朵盛开的荷花, 双层仰莲。此时的莲瓣纹瓣面丰满, 浮雕感强, 层次丰富。牡丹、龙、凤、鱼纹用于少数瓶、香炉上, 南宋末年还出现菊瓣纹和福寿吉利文字在瓷器上进行装饰。
    到了元代, 随着疆域扩大, 经济贸易的不断加强, 青瓷销售范围也随之扩大。新品种不断增加, 器形粗壮高大, 胎变厚、釉减薄, 观赏价值不如以前, 匠师们采用刻、划、印、贴、镂、雕和褐色点彩等各种装饰工艺来美化瓷器, 其中刻花、划花、印花是元代龙泉窑青瓷中的主要装饰技法; 刻花装饰的艺术趣味在于以刀代笔, 根据形象刻花的需要而讲究深浅、宽窄、虚实、方圆的变化, 即有虚起实落、虚起虚落、实起虚落、实起实落等变化。划花是在未烧的陶瓷坯体上, 用竹针或铁针等工具完全用划线的白描手法进行装饰, 划花的形象简洁概括, 划花装饰注重形象的影象效果, 空间布局匀称, 装饰性强, 活泼中不失安详之感; 所表现的形象力求其本身的完整, 既不画出去, 也不画折段的或半个形象, 形象有头有尾, 完美, 表现了民族特色; 在单纯中求丰富,对比中找变化, 在黑白灰关系中求音乐的节律美。常见的花纹有牡丹、莲花、荷叶、菊花、梅花、荷花、灵芝、海棠花、缠枝花、桃、石榴、莲瓣、卷草、梅月纹、弦纹、锯齿纹、方格、回纹、勾连纹、云纹、火焰纹、水波纹、浪涛纹、龟纹、鱼纹、鸭纹、龙纹、凤纹、鹭鸶纹、飞雁纹、古钱纹、八仙纹、八宝纹、杂宝纹和十字杵纹等。
    元代龙泉窑特有的装饰是: 在一部分碗、盘、高足杯的外口沿下划三至五条并列的弦纹, 在弦纹上相隔一定距离用三条短斜线切断, 下腹饰仰莲瓣, 莲瓣宽矮, 系用刀或钳子划出莲瓣边线, 制作较为方便, 莲瓣纹仍然是元代龙泉青瓷的主要装饰之一。元代的莲瓣纹有多种形式: 1. 瓣面平, 莲瓣的边线用刀刻或用钳子划成; 2. 两边用刀斜刻成瓣面, 中间有瓣脊, 多数瓣脊粗细不一, 或上下不直, 刻工粗糙; 3. 在一部分盏、洗或盘的内壁用刀自上而下挖成瓣面内凹的莲瓣, 瓣面上端较宽, 没有瓣尖; 4. 龙泉溪口窑生产的用模子制成的瓶和小罐的莲瓣纹, 莲瓣的边线是细凸线。以上莲瓣纹是鉴定龙泉窑青瓷年代的依据之一。
    在元代, 除了花纹装饰来美化瓷器外, 在部分瓷器中还刻印文字, 文字内容主要有: 1. 吉利语, 如/ 金玉满堂/ 长命富贵/ 百花朝王/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天下太平/ 福、禄、寿、富、大吉等; 2. 窑名或说明器物用途的文字, 如: / 项正大窑/ 清河记/ 青香美酒/ 天上人间方便第一等。在部分龙泉窑的碗、盘上刻的文字除了汉字, 还有八思巴文( 即蒙古文) , 可见龙泉窑在元代瓷业生产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一时期的装饰纹样有主题纹样和辅助纹样之分, 几何纹样通常被作为辅助纹样而装饰在瓷器的口、肩、颈、底等处, 互相呼应。莲瓣纹仍是主题纹样的重要题材。
    四、衰落时期的装饰纹样) ) ) 花卉纹样为主的装饰纹样
    明早期龙泉窑青瓷质量较高, 大量销往亚非许多国家, 花纹装饰仍旧是美化瓷器的主要手段, 纹饰有:弦纹、回纹、己纹、竹节、鼓钉、瓜棱、菱花、莲瓣、菊瓣、菊花、梅花、牡丹、蕉叶纹、缠枝花、八宝、八卦、云纹、十字杵纹等, 纹饰由刻划或模印而成, 也有采用镂雕。元代常用的贴花和露胎花的装饰手法不用了, 龙、凤、鱼等象征吉祥的动物纹也很少见了。明代中晚期龙泉窑大大减少, 瓷器粗糙厚重, 质量不高, 龙泉窑瓷业迅速衰落。刻划花粗放草率, 制作粗糙。到清朝, 龙泉窑只留下为数很少的几个窑在生产少量青瓷, 品种少, 纹饰有竹、梅、兰、菊、牡丹、荷叶、莲瓣、云、龙、鱼、宝珠、八卦、鼓钉和斜方格纹等, 多数字刻划而成,也有镂雕的。随着龙泉窑在这一时期瓷器制造的衰落, 装饰手法、纹样也相继滑坡, 手法单一化, 纹样也主要回归到无主导纹样的花卉纹样了。
    龙泉青瓷一直被誉为世界瓷器皇冠上的璀璨明珠, 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龙泉青瓷享有如此盛誉, 不仅因为其釉色精美、装饰手法独特, 也因它具有丰富的纹样图案: 由最初的开创时期带有朴素审美情趣简洁大方的几何纹样, 规整而富有变化, 具有强烈的韵律性; 到发展时期的以花卉莲瓣纹为主的装饰纹样, 这些花卉纹样都以写实为特点, 再经艺术加工, 在犀利洒脱的刻花和印花中, 均呈现出一种繁茂的生机和真实生动的美感; 再到鼎盛时期的几何纹、花卉纹、动物纹、文字综合装饰纹样, 纹样图案多取对称和均衡形式, 主、辅纹样结合, 画面生动怡人, 充满情趣; 最后演变到青瓷衰落时期的无主导纹样的花卉装饰纹样。
    由上可知, 装饰纹样与瓷器制造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开创时期龙泉窑制瓷工艺粗糙, 原始装饰手法决定着朴素的审美取向, 于是这一时期简洁大方的几何纹样成为主导纹样; 北宋开始进入龙泉窑的发展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瓷窑数量不断增加, 工艺水平得到迅猛发展, 以莲瓣纹样为主导的花卉装饰纹样, 体现了当时人们自然美的审美取向; 直至南宋时期开始的龙泉窑鼎盛时期, 瓷器制造得到空前繁荣, 瓷器品类众多, 装饰手法多样, 装饰纹样丰富, 各种题材的纹样并存, 主题纹样和辅助纹样有机结合, 画面样式新颖独特; 到了明、清龙泉窑衰落时期, 窑址减少, 生产规模缩小, 瓷器质量不高, 制作粗糙, 装饰手法单一, 装饰纹样只有几种花卉纹样。
参考文献:
112朱伯谦. 龙泉青瓷研究1M2.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9.
122朱伯谦. 龙泉青瓷简史1M2.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9.
132李柏霖. 鉴识龙泉瓷1M2. 福州: 福建美术出版社, 2001.
142冯先铭. 中国陶瓷1M2.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152张咏梅. 古瓷流韵1M2. 济南: 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