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声乐教学中的民族美声化(一)

 江山携手 2014-06-11
谈声乐教学中的民族美声化(一)
作者: 摘自于:青海博客 浏览次数:232 发布时间:2008-12-25 16:21:00

      民族声乐教学要注重民族语言、民族题材、民族问题、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习俗、民族风格、民族气质诸方面是非常必要的。在当代,民族唱法吸收借鉴了美声唱法的发声、呼吸、共鸣等科学方法。许多教育家不仅从美声方法中学习发声法,而且不断学习戏曲演唱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在保持民族语言、民族风格、民族气质的原则上,在共鸣和高声的发声方法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历史的突破,从而使民族唱法出现了一个新的艺术面貌。下面笔者就如何学习和掌握声乐教学中的民族美声化,谈谈我的认识。

      就青海多民族地区而言,各民族学生都有自己的语言,在城镇生活的民族如藏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基本上以藏汉、蒙汉、土汉、撒汉等两种语言相互在不同场合贯用。我省教育部门组织的师生声乐比赛,使许多声乐教师和学生相约在一起,高歌新时代创作歌曲、新编民歌、原生态民歌,愉快地弘扬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在继承发展民族声乐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即兴抒咏、留下发自肺腑的歌声。同时为了使语言声韵与音乐旋律的结合做到完美和谐,许多教育家在教唱中运用了大量的装饰性声腔,如富有张力的颤音或润腔、色彩纷呈的装饰性润腔(包括轻妙的倚音、灵巧的回音等)。声乐是由感而发的,在人类歌唱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是高亢的山歌,委婉的小调,或粗犷的号子甚至是哭嫁歌等都凝结着人类纯真丰满的情感,都包容着人类丰富的感情。
      一首《上去高山望平川》体现出高原人豪放、粗犷、诚恳的性格,这首新编花儿使多少人向往青海,走进青海。《四季歌》这首青海民歌,以爱情为主题,反映在和平发展的日子里,人民安康,追求幸福和自由,从而反映出青海人民热爱生活的最真实的一面。《在那遥远的地方》已成为现代中国人心中的声乐作品精典。王洛宾先生改编的这首歌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流传,成为人们热爱自然、向往草原,追求真、善、美的心曲。在浩如烟海的音乐作品中,优秀歌曲真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唱歌的目的是传情达意,然而所传之情须真,所述之意必切。教师只有用真情去教唱,学生用心灵去歌唱,才能传道解惑也。在展示教学风格的讲台上,多数声乐教师采用民族唱法者见多。民族声乐的教唱形式有独唱、合唱、对唱、齐唱、伴唱等。不论是那种传统教唱形式,教师都要用心灵去进行艺术再创造。作曲家创作出的民族题材、民族主题、民族神韵、民族风味的美声歌曲,奠定了美声民族化的基础。因为歌曲创作是声乐艺术之本,美声唱法的“声乐学派”正是以美声作品的民族化为基础与前提的。
      继承我国优秀的民族声乐传统教学,借鉴和吸收美声发声方法,使我们的教学风格既要有西洋声乐神秘的变化,又要保存东方声乐固有的魅力。从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声乐风格的民族特色是作品生命力之所在。在演唱方法上,要求音色明亮、灵巧秀美、纤细柔和;在发声中共鸣腔调节较小,声波振动较小,一般多在硬腭及口腔前上部振动。在呼吸上讲究“气沉丹田”,部为较深,但排气量较小。在演唱技巧上讲究质朴自然、清新流畅、真挚亲切,不故意卖弄技巧,讲究“依字行腔,声情并茂”。在歌曲教唱中,要对民族语言、风格特点、民族唱法美声化的发声技巧、发声方法、进行深层研究,这也是民族声乐教学者二度创作所遵循的原则。因此,弘扬民族文化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要教好民族风格的歌曲,不仅从美声方法中学习发声法,而且要学习戏曲、曲艺演唱的先进经验和方法。体现在这些方面:20世纪40——60年代,在青海工作过的已故全国著名歌唱家、教育家黄源尹先生(印尼华侨,以一曲《思乡曲》唱响海内外)在《关于声乐民族化的学习方法》一文中讲:“中国民族声乐学派的唱法应该先把呼吸、发声、共鸣器官协调起来,同时也必须在民族语言的训练基础上,汲取戏曲、曲艺的共同特点来训练,这样逐步去形成我们自己的学派。”戏曲、曲艺注重“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无论念字发声、用气、节奏、用腔都有共同的科学发声要求,如昆曲演唱讲究“四声、阴阳”,念字要正确、清晰,发音与共鸣结合、音堂相会。气息要深吸缓吐、偷气转快灵活、节奏板眼清楚,用腔圆润自如。因此,在民族唱法中也要充分吸收戏曲声乐的成功经验,借鉴戏曲演唱中的技巧和方法,会使自己的演唱风格形成独特的完整体系。掌握技巧的目的,就是要将曲情传到观众的耳中,使观众为歌曲意境而感动,并以此引起心灵的共鸣。我们在演唱民歌时,也必须用自由掌握的歌唱技巧来解释歌词,曲调所要表达的感情,感动观众和听众,达到演员和观众情感交融的目的。在这些方面:郭兰英、宋祖英、于文华、刘斌等之所以能成为大家公认的有很高成就的民族唱法的著名歌唱家,与他们早期受到戏曲演唱很好的训练,是有必然联系的。

摘自青海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