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国平:尼采百年前预言“人们没有信仰将持续200年”

 啸海楼 2014-06-11

周国平:尼采百年前预言“人们没有信仰将持续200年”


来源:北京晚报

周国平:拿我文章当考题,我都答不对

6月7日是高考第一天。在高中生们为前途奋战时,国家图书馆儿童馆前却聚集着上百个牵着孩子的家长,他们同样在“奋战”——同国家图书馆门口的几位保安。这些午饭时就来排队的孩子家长是为了听周国平的讲座,他们排了两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的队,却被告知无法进入。原因是:人太多了。报告厅内站满了人,大门紧闭,门外几十位读者和家长依旧期盼着一个能进去的机会,更别提馆外正午太阳下晒着的人群了。

“周国平这么火啊?”有人问。“对啊,他在上世纪80年代更火。”有人答。尽管不是所有家长和孩子都冲周国平而来,但却因为馆内人太多,“已经不安全了”,而只能转身悻悻而归。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从外面望了望,面露难色,对女儿商量:“人太多了,根本进不去,我们明天再来看书好不好?”

除了讲座,这还是周国平两本新书的发布会,他的人文演讲录系列《幸福的哲学》和《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即将出版上市。两本书收录了周国平1996年到2012年的所有演讲。周国平自己修改了不少重复的内容,又新增了许多系统的见解。“全都是我自己一点点弄的,都没有让助手给我改。”

周国平在现场面对着排了几个小时队的读者说,自己并不适合演讲。“我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别说做讲演了,十几人的讨论会我都能躲就躲。”周国平说,“很多善于讲演的人,都有很大的表演性,谈笑风生,这个我做不到。因为我讲的是哲学,讲人生道理,其实最好的方式是谈心。”

近十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和模拟试卷中,不少占分数比重很大的现代文阅读的文章都是选自周国平的散文。新书发布当天上午,高考语文刚刚结束,周国平在接受采访时却毫不留情地说这种考查方式“很荒唐”:“你说一个文本,你去分析它的原意、它的中心思想、它的段落大意,去弄这些东西干什么?还说哪句话‘它的含义是什么’,我自己都不知道它的含义是什么。”

周国平还说自己几年前曾经做过一份语文阅读题,分析自己的散文,对照标准答案后自己只得了69分。周国平说到这里哈哈大笑,接着严肃地批评了当下的语文应试教育:“现在的语文教学用这种方式,完全是违背教学应该做的事。这样做完全不能提高人的水平,反而是压制了语文水平,不能发展。”

对话

北京晚报:您研究方向是尼采,他的观点似乎特别适用于这个时代?

周国平:对,尼采的预见性非常超前。当时他批判的中心问题就是虚无主义,虚无主义就是没信仰。尼采说这种虚无主义恐怕会持续很长时间,人们没有信仰的状态,他预计是200年。那个时候是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个问题就很根本,西方是这样,中国人更是这样,没有信仰,虚无主义,什么都不信。尼采说虚无主义有很多征兆,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人们的匆忙,没有安静的时刻。有信仰的人是宁静的。

北京晚报:似乎年轻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压力会更大一些,尤其在大城市。

周国平:是这样的,每个时代都会遇到某种阻碍和限制。我们年轻时大家都很穷,除非当官,工资高一点,有各种优待,有些人就会拼命想办法去当官。那时候最大的问题是思想,独立思考是有危险的,但总有些人不放弃。同样的情况,现在都有生存压力,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放弃追求。什么时代都会有困难。

北京晚报:可能除了商业,现在还有一些潜移默化的改变,比如社交方式上的。

周国平:科技成果对人的吸引力是没法阻挡的。但如果你内心有一种警惕,就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我有微信号,但是不上,偶尔拿出来看看,也不发什么东西。这是一个自制力的问题,要限制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的范围内,就没有多大害处。孩子没这种能力,人到了一定年龄就应该有。

北京晚报:人不应该被信息支配。

周国平:美国一位学者写过《娱乐至死》,大概是上世纪70年代,那时候是电视的问题,他从电视媒体里已经看到了巨大的危险了,就是人会变得没有文化。他分析得非常透彻,电视是信息的快速传递,这个东西是不让你思考的。

我最怕极端的粉丝

北京晚报:您有679万粉丝,粉丝多了会给人一种自己被时刻关注的错觉?

周国平:反正我发的东西都是旧的东西,他们当我的粉丝,并不是因为我会就时事说出一些惊人之言。他们就是喜欢我的这些文字,所以没关系,我不会受他们支配的。当然也有不同意的,这很自然,我也不想让大家都同意我,没必要。

北京晚报:您会对时事发表评论吗?


北京晚报:有没有那种很极端粉丝,在微博私信里向您求助?周国平:不多,有时候会说一些。我的粉丝群基本上都是我的读者,所以我对时事发表评论他们不感兴趣,往往是我的一些哲理性的文字他们反响非常大,转载评论特别多。反而我评论当下的事情,转发的相当少。本来我也不愿意过多地去对时事发表评论,因为很多时事评论都是大同小异,人家也那么说,你也去说一遍,有什么意义呢?除非你有特别的想法,那去说说还有点意思。

周国平:这种情况也有,但非常个别,他不一定通过微博,甚至能找到我本人这里来。对这样的人我特别害怕,他们真的是一些……我觉得是异常的类型,我最怕这种人。有的人很极端,认为“我是天才”,在这个时代生不逢时,很痛苦,我要求你来帮助我、承认我、让我出名。这样的人不是一个两个,我尽量不理,一理就没完没了。我觉得一个人不能因为他给自己定义为一个天才,他就有特权了,天才也是要经过磨炼的。他可以不经过人世间的那些磨炼,马上就得到全世界的承认,这不是天才,这是偏执狂,是有精神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