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其意 摹其形 得意忘形(一语道尽书法由临到创要旨)

 爱雅阁 2014-06-12

临其意  摹其形 得意忘形

                                                                                                                                张兴明

 

 

 

笔是山,墨是海,排山倒海;

临其意,摹其形,得意忘形。

 

廖树基此联,气魄宏大,明白晓畅,道尽临摹要旨,有利同仁参悟。

 

模仿是人类学习知识,获得技能,适应环境,求得生存不可或缺的手段。婴儿因张口仿声而说话,先民因应物象形而书画,科技因仿生模拟而进步。书法以临入门,先临后创已成定论。那么,怎样才能临好碑帖呢?

 

一、             

 

摹,是古人传移模写之法。或用双钩,或用蒙写,或用影映,宗旨无非是不走样不变形。为此,当前有些院校为让学生临得酷似,不惜移植西画之法,打格放线。我认为摹的结果,只是使外形准确、结构合理、笔画到位。但它处于学习书法的原始阶段,仅仅属于技法层面。不过,用于造假、仿古,却极有效果。

 

二、             

 

“临”有实临、意临、变临之分。凡是力求惟妙惟肖、有模有样者,属为实临;凡是“十分学七要抛三”,取貌遗神、有所选择者,称为意临;凡是加以改造、融入已意者,称为变临。历代书家把“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作为临摹法宝,把“神采为上,形质次之”作为终极追求。

 

实临处于技法层面,属于学习书法的低级阶段。倘若书者一生只以对临为业,以极似为能事,依样画符,则必然匍匐于古人面前,难以自立,仅是“书奴”,不足为训。所以,意临很有必要。

 

意,有物意、笔意、我意之分。书法之中,字形字态谓之物意,轻重疾徐谓之笔意,合心适情谓之我意。

 

意临之要,不外乎三。一需认清美学风格。大凡阳刚、雄强、浑厚者,不能临得优美、清秀、温柔,否则就会画虎类猫,南辕北辙。二得把握运行笔法。因执笔高低、运笔收放、速度快慢,字有潇洒稳重之分,也有放肆收敛之别。所以,只有观察精微,由静悟动,始能知其精粹,得其风神。三要分析节奏韵律。碑帖千差万别,一篇有大小参差之别,一字有粗细长短之分,一画有轻重缓急之异。认识越深,必然形神越似。

 

变临之法,途径甚多。化整为零、使横为方,是改变章法;摘句为文、集字成篇,是改变文法;粗者细写、静者变动,是改变笔法;涨墨飞白、散锋斑驳,是改变墨法;长者缩短、方者使圆、偷梁换柱、移花接木,是改变字法。此中任何一途,均可别开生面。

 

变临是由临摹到创作的转折期。渗透主观意识是其佳处,生吞活剥乃其病根。虽已显露创作端倪,严格说来不算创作。

 

三、             

 

由临而入,凭古法而传承;由临而创,以传统而出新。惟其如此,有人皓首穷“书”,终生食古不化;有人浅尝辄止,视书法为畏途。但是,聪明者能在继承与创新中寻找切口,在临摹与创作间搭建桥梁。我把创作分为三个阶段,即糅合、脱胎、出新。

 

一般评价书法,要求师承有序,技法纯熟,气息高古。故而讲究笔画出处,字法胎息古人。然而,一味沿袭又是拾人牙慧。所以,两难之中,兼容并蓄遂成通途——张家借、李家拿,进而吃“百家饭”,所谓“集古也能自成家”。当此之时,信息量不可谓不广,元素不可谓不多,但因符号尚未统一,便有生拼硬凑之嫌。只有不断糅合,才能最终圆融。成功者,必然大象无形;半通者,称为所谓破体;失败者,只是杂拌而已。

 

真正的创作,需要脱胎换骨,得意忘形。此时技法娴熟、识见提高、审美确定。书者心手两忘,信手拈来,随心所欲不逾矩。笔下作品,传统基因有迹可循,作品面貌似也不似。细察其间,却又不乏独创:或笔法异于古人,或字法有别于前辈,或墨法别出心裁,或章法不同凡俗,或气息迥出同俦。

 

最后,经过一定时间,达到“古不乖时,今不同弊”,自成家数,独树一帜。书家之名,方可名副其实,实至名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