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蝴蝶定理

 qq微博 2014-06-12

1 定理简介

蝴蝶定理(Butterfly theorem),是古典欧式平面几何的最精彩的结果之一。这个命题最早出现在1815年,而“蝴蝶定理”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美国数学月刊》1944年2月号,题目的图形象一只蝴蝶。这个定理的证法多得不胜枚举,至今仍然被数学热爱者研究,在考试中时有出现各种变形。这个命题最早作为一个征解问题出现在公元1815年英国的一本杂志《男士日记》(Gentleman's Diary)39-40页上。登出的当年,英国一个自学成才的中学数学教师W.G.霍纳(他发明了多项式方程近似根的霍纳法)给出了第一个证明,完全是初等的;另一个个证明由理查德·泰勒(Richard Taylor)给出。另外一种早期的证明由M.布兰德(Miles Bland)在《几何问题》(1827年)一书中给出。最为简洁的证法是射影几何的证法,由英国的J·开世在"A Sequel to the First Six Books of the Elements of Euclid"(中译:近世几何学初编,李俨译,上海商务印书馆 1956 )给出,只有一句话,用的是线束的交比。1981年,Crux杂志刊登了K.萨蒂亚纳拉亚纳(Kesirajn Satyanarayana)用解析几何的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利用直线束,二次曲线束)。该定理实际上是射影几何中一个定理的特殊情况,有多种推广:M,作为圆内弦是不必要的,可以移到圆外。圆可以改为任意圆锥曲线。将圆变为一个完全四角形,M为对角线交点。去掉中点的条件,结论变为一个一般关于有向线段的比例式,称为“坎迪定理”, 不为中点时满足: ,这对2,3均成立。

2 定理内容

  蝴蝶定理是古典欧式平面几何的最精彩的结果之一。蝴蝶定理最先是作为一个征求证明的问题。由于其几何图形形象奇特、貌似蝴蝶,便以此命名。

  定理内容:圆O中的弦PQ的中点M,过点M任作两弦AB,CD,弦AD与BC分别交PQ于X,Y,则M为XY之中点。

  蝴蝶定理出现过许多优美奇特的解法,其中最早的,定理内容应首推霍纳在1815年所给出的证法。至于初等数学的证法,在国外资料中,一般都认为是由一位中学教师斯特温首先提出的,它给予出的是面积证法,其中应用了面积公式:S=1/2 BCSINA。

  这里介绍一种较为简便的初等数学证法。

  证明:过圆心O作AD与BC垂线,垂足为S、T,连接OX,OY,OM。SM。MT。

  ∵△AMD∽△CMB,且SD=1/2AD,BT=1/2BC

  ∴DS/BT=DM/BM

  又∵∠D=∠B

  ∴△MSD∽△MTB,∠MSD=∠MTB

  ∴∠MSX=∠MTY;

  又∵O,S,X,M与O,T,Y,M均是四点共圆,

  ∴∠XOM=∠YOM

  ∵OM⊥PQ

  ∴XM=Y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