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道:泡茶时要“洗茶”吗?

 真友书屋 2014-06-13


大多数喝茶的人,在泡茶之前都一个习惯就是“洗茶”,从词义上讲就是“把茶叶洗一洗”之意,即将茶叶用水浸泡几秒钟,然后把第一泡茶水倒掉,称之为“洗茶”。一个“洗”字,让不少人自然或不自然地联想,茶叶是不是不干净呀?得洗洗。是这样吗?洗茶有必要吗?


  

一、“洗茶”洗什么?

  

  洗茶是洗“泥尘”吗?

  

  目前的茶叶生产加工,对于稍具规模的加工厂而言,基本都符合清洁化生产的需求。即便对于规模相对小的农户或者作坊,茶叶生产过程也基本能做到不着地。茶叶上的“尘”,主要是茶叶的茶毫和生产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尘状微粒,并非泥土灰尘。所以,洗茶,并无“泥尘”可洗。

  


二、“洗茶”实为“润茶”

  

  对于日常大众品饮而言,从品饮到一杯美味可口的茶汤的角度,所谓泡茶,无非就是采取合适的方式,将茶叶中的可溶物质,用水将其溶解成均匀的茶汤,品享到茶叶的美妙滋味和香气。

  

  在茶艺和茶叶审评的语境中,通常所说的“洗茶”这个步骤,实际上常被称之为“温润泡”,或是“醒茶”,其主要作用是浸润茶叶叶片,便于滋味物质溶解,便于茶叶香气物质在适宜的温度呈现香气。

  

  也即,常说的“洗茶”,其根本目的是“润茶”。


  

三、关于“润茶”的建议

  

  茶叶一经用水冲泡,茶中可溶于水的浸出物就会逐渐溶于水中。所以,对于润茶,需要掌握好。

  

  实验表明,茶叶一旦与热水接触,有些物质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便会大量内含物溶解于水,首先浸出的是带有爽味的维生素,带有鲜味的氨基酸和带有刺激味的生物碱。如果我们润茶的时间过长,那么倒掉的茶汤中就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氨基酸、生物碱等营养物质。由此可见,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5-10秒钟之久甚至更长时间的“洗茶”洗去了多少营养精华和茶味。

  


  日常泡茶时,是否需要润茶,可根据茶叶叶片的老嫩、茶叶的形状和紧结度、茶叶的揉捻程度、发酵程度以及该茶类主体香气适宜发挥的温度等因素来综合来把握。具体而言,有如下建议:

  

  1、绿茶通常不作润茶,否则容易损失茶叶中的氨基酸。

  

  2、原料细嫩的茶叶,其各种内质在水中浸出相对较快,不建议润茶。

  

  3、诸如祁门红茶那样的原料相对细嫩、体型相对较小的发酵茶,不建议润茶。

  

  4、类似像普洱茶这样的紧压茶,而且内质丰富,冲泡时可适当润茶。

  

  5、润茶时,水温不宜过高,可略低于泡茶温度。

  

  6、润茶时,出水要快,浸润时间要尽量短,2-3秒即可。否则,在此过程中还是会损失营养物质和风味物质,从而影响茶汤质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