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玉牌的鉴别(下)

 珠江大鹏 2014-06-16

明清玉牌的鉴别(下)

     明清玉牌的鉴别(下)

   明清两代玉牌虽然从形制特征、装饰图案、琢工手法、玉材特点还是风格特征上都有一定的相近,如多为扁体长方形或椭圆形造型,纹样题材类似,两面刀工基本采用剔地阳纹技法等,但二者的差异还是有迹可寻的。

如前文所述,明代玉牌多具透雕的额首装饰,且以单个夔龙纹居多,器侧面常见几何纹样,主题图案往往疏朗简洁,刀工刚硬,讲究粗犷简练的艺术效果,其粗犷较通常所谓的“粗大明”程度略轻;而清代玉牌双喜形、海棠形、瓶形等造型增多,额首装饰往往为浮雕,且以两两对称的拐子龙纹居多,或无额首装饰,主题图案常繁复善变,刀工纤柔,追求细巧精致的艺术效果。下面,我们重点介绍清代玉牌的鉴别特点:

1、形制特征

有些与明代造型相仿,另有双喜形、海棠形、瓶形等,上端额首或有左右对称的装饰,如拐子龙纹、云纹等,但多为浮雕,或无额首装饰。

仕女倚窗图玉牌,长5.6厘米,宽3.8厘米,为羊脂白玉琢成,扁平长方形,正背两面均采用剔地浅浮雕技法;额首对称饰夔龙纹,龙首相对,圆眼,卷唇,长角后仰,身如缠枝上卷至头顶;器正面琢一仕女支颐持扇,倚靠在圆形窗牖之上,神情闲适地观看庭园内梧桐假山下,二小童正兴致盎然地斗蟋;背面题五绝诗一首:“窗外细吟蛩,庭梧送晚风。秋来矜战胜,皆欲助机工。陆子冈作。”下有椭圆形阴刻篆文印“子冈”;额首中间有一孔可穿系。

明清玉牌的鉴别(下)明清玉牌的鉴别(下)

    百子传流玉牌,长5.8厘米,宽4.1厘米,白玉质,略作扁平海棠形,上、下端圆弧,上端额首有一孔可穿系;主要采用剔地浅浮雕技法,上、下端饰对称的灵芝形云纹,正面琢枝盛叶茂的葡萄,果实累累;背面镌“百子传流”四字篆文方印,寓多子多福。

 明清玉牌的鉴别(下)明清玉牌的鉴别(下)

 

秋声赋玉牌,长5.1厘米,宽4.1厘米,白玉质,呈扁平椭圆形,无额首装饰,上端有一孔可穿系;两面均采用剔地浅浮雕技法,正面为一士子坐于案前,正在烛下专注夜读,窗外梧桐树下一童子抬首拾叶;背面有七言隶书“童儿出视浑难辨,树里千声各为秋”两句,末署行书“秋声赋句。子冈。”《秋声赋》系北宋著名文人欧阳修的名篇,此玉牌借以表现散文中之独特意境,使其具有文人的高雅格调。诗文典故、戏曲故事、神话传说等是清代玉牌中多见的题材。

明清玉牌的鉴别(下)明清玉牌的鉴别(下)

   2、装饰图案

常见龙螭、人物、山水、花草、动物等纹样及诗文、吉语(蟾宫折桂、喜得连科、欢天喜地、岁岁平安、榴开百子、百子传流、天禄呈祥、三羊开泰、寿山福海、福禄、福寿、双喜等),有些与明代相近,但构图、布局等表现形式稍异。人物、花草已见上述。

瑶草妙品玉牌,长5.4厘米,宽4.3厘米,白玉,呈扁平椭圆形,无额首装饰,上端有一孔可穿系;两面皆使用剔地浅浮雕技法,一面中间为篆书“瑶草”二字;另一面中间为篆书“妙品”二字;器左右边沿各饰一蟠螭,蟠螭橄榄形眼,张耳,颈发后拂,四足,二爪,长尾。螭系龙属,与龙同为玉器中的传统吉祥图案(图9a、图9b)。   

天禄呈祥玉牌,长6.2厘米,宽4.1厘米,白玉,扁平长方形,器上端额首左右对称饰夔龙纹,龙首相对,身躯方折卷曲,二龙之间有一孔可供穿系;器两面运用剔地浅浮雕技法,正面作烟波浩淼的水面上,一叶扁舟正随波逐流,岸石巉岩,孤木拱桥;背面中间为“天禄呈祥”篆书方印。

明清玉牌的鉴别(下)明清玉牌的鉴别(下)

  还有少见的格言牌。清慎勤忍玉牌,长6厘米,宽5厘米,白玉,扁平椭圆形,上端有一孔可穿系;两面皆以剔地阳文技法镌刻,一面为篆文“清慎勤忍”四字;另一面为六行行书:“古人云:为官能清勤慎,再加一忍字,何事不办矣。愚以此四字固治民之要道,实持躬之楷范,故书以自省。鸣谦蒋益题。”器周边沿饰龙凤纹。这种格言玉牌应是当时较为正直的官员专门定制后,佩系身上用于自律的座右铭。

 明清玉牌的鉴别(下)

明清玉牌的鉴别(下)

  3、 琢工手法     

清代刀工圆润婉转,线条纤细入微,追求细致的艺术效果。在有背景的画面中分出远近层次,予以空间感,底子较为平伏,抛光柔和、细腻。

4、 玉材特点

基本使用新疆和田玉,以质佳的白玉为主,青白玉次之,而少见黄玉、墨玉、碧玉等。中晚期后渐有翡翠制品。 

综上所述,注意研究和区分明清玉牌的异同点,不仅对探讨明清玉器的整体面貌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更可帮助我们从许多传世的明清玉牌中找到它们合理的归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