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讲坛 徐晋如教授论诗词创作 词的句法、韵位和炼句 上

 清风野鹤工作室 2014-06-17

       词的句式参差不齐,故而相对于诗的齐整庄严,别有一种参差流转之美。诗以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为基本句型,词却从一字到十字句都有,即使是同字数的句子,词与诗也有差别。诗中四字句,一般是二二句式,如“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手挥五絃,目送归鸿”。但词却有上三下一、上一下三和一二一的句式。

上三下一句式如:
  去年相送,馀杭门 / 外,飞雪似杨花。(苏轼)
  第四桥 / 边,拟共天随住。(姜夔)
  
上一下三,如:
  元嘉草草,封 / 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
  何处相逢,登 / 宝钗楼,访 / 铜雀台。(刘克庄)
在正常情况下,词中四言句应和诗一样,作二二句法,上三下一,上一下三都是词人不得已而进行突破。

一二一的句法在四字句中就更是罕见。
当然有一些四字句,实际上是领字加三字句,那就必须用上一下三句式,如 “ 但 / 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苏轼《行香子》)一二一的句法,出现在《水龙吟》的结句,如 “ 念征衣未捣,佳人拂杵,有 / 盈盈 / 泪”(苏轼)、“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 / 英雄 / 泪 ”。(辛弃疾)古人泰半这样写,以其句法奇崛矫健也。至于《双双燕》的开头,史达祖作 “ 过 / 春社 / 了 ”,但别人并不如此用,因此不能算是通例。

  句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词在演唱时,文词当于何处断、何处连,尽可以有一定的伸缩性。比如同为《水龙吟》,苏轼就有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样的结法。但今天填词者为尊重传统计,不应妄改句法,须有名作可据,庶几可免失律之讥。

在长调中,如果两个四字句连在一起,往往对仗。四字句中第三句是字眼,十分吃紧。如:
  稚柳苏晴,故溪歇雨。(周邦彦《西平乐·元丰初,予以布衣西上,过天长道中。後四十馀年,辛丑正月二十六日,避贼复游故地,感叹岁月,偶成此词。》)
  虚阁笼云,小帘通月。(姜夔《法曲献仙音·张彦功官舍》)
  枕簟邀凉,琴书换日。(姜夔《惜红衣·吴兴荷花》)
  落叶霞飘,败窗风咽。(吴文英《法曲献仙音·和丁宏庵韵》)
  断浦沉云,空山挂雨。(史达祖《齐天乐》)

五字句,一般是二二一或二一二的句法,这一点和诗没有分别,但有时候也用上三下二的句法。
如:“ 睡不成还起 ”(柳永《十二时》),“ 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姜夔《齐天乐》)。这些也可以认为都是词人故意为之。用领字作上一下四句法,就是词中谱例所规定必须遵守的了。
如:
  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李元膺《洞仙歌》)
  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秦观《望海潮》)
  又酒趁哀絃,灯照离席。(周邦彦《兰陵王·柳》)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六字句通常是上二下四或上四下二,特殊句法则有上一下五或三三句式。上一下五,也就是用领字。如:
  过三十六离宫,遣游人回首。——姜夔《角招》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姜夔《暗香》
  
三三句式,又叫做折腰句,如:
  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刘过《水龙吟》
  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姜夔《长亭怨慢》
  这种折腰句法,各种词谱往往用逗来标明,一般照了图谱填词,不太容易出错。
  
七字句,常用上三下四句法,在图谱里,就用逗来标明。如:
  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
  不堪听、急管繁絃——周邦彦《满庭芳》
  更能消、几番风雨——辛弃疾《摸鱼儿》
  信劳生、空成今古——叶梦得《八声甘州》
  此种句法,如多诵前人词作,自能举一反三。偶有上一下六的领起式,如 “ 念 / 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 ”(秦观《八六子》),尤需注意。
  
八字句一般是上三下五,中间用逗:
“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
“ 最堪爱、一曲银钩小 ”(王沂孙《眉妩》)
但也有以一字或二字领起的,那样就不能用逗分开了,
“ 记 / 玉关踏雪事清游”(张炎《八声甘州》)
“ 正 / 江涵秋影雁初飞”(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 过 / 垂虹亭下系扁舟”(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 应是 / 良辰好景虚设 ”(柳永《雨霖铃》)皆是。
八字句亦偶有用四四句式,中间作一逗,如 “ 定知我今、无魂可销 ”(史达祖《换巢鸾凤》)。
  
九字句多数为上三下六,
“ 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 ”(柳永《倾杯乐》)
“ 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姜夔《琵琶仙》)。
亦有上二下七者,如
“ 惟有 / 阮郎春尽不还家 ”(温庭筠《思帝乡》)
上六下三,如 “ 把故国不堪回首 / 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上四下五,如 “ 江阔云低 / 断雁叫西风 ”(蒋捷《虞美人》)。
  
十字句,一般以上三下七组织句子,
“ 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辛弃疾《摸鱼儿》)。

  张炎说:“词与诗不同,词之语句有二字三字四字至八字者。堆叠实字,读且不通,况付之雪儿乎。合用虚字呼唤,单字如正、但、甚、任之类,两字如莫是、还又、那堪之类,三字如更能消、最无端、又却是之类。此等虚字,却要用之得其所。若能尽用虚字,语句自活,必不质实,观者无掩卷之诮。”(《词源》)词中很多较长的句子,其实就是虚字领起一个较短的句子。常用作领字的虚字如:
  单字 只、漫、纵、奈、便、算、况、更、想、料、怕、看、记、问、怎、莫、正、念、叹……
  两字 那堪、那知、漫道、况值、好是、莫是、试问、记得、纵把、争道、未许……
  三字 更那堪、怎知道、君不见、倩何人、空负了、最无端、君知否、莫不是、且消受、都忘却、况而今、待分付、都付与……
  
词例中有一个说法叫尖头句,顾名思义,所谓尖头句,就是四字句中上一下三的句法,五字句中上一下四的句法,六字句中上一下五或上二下四、七字句中上一下六或上三下四、八字句中上一下七或上二下六或上三下五的句法。
词中凡是两个同字数的尖头句相连,都要对仗。是名尖头对。如:
系 / 长江舴艋,拂 / 深院秋千(杜安世《行香子》)
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史达祖《绮罗香》)

在词中,两句字数相同,一般都应成对仗,但也有可作对仗而不对仗的。
如《浣溪沙》词,一般上片前二句不对仗,而下片的前二句宜对仗,如薛昭蕴所作:
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 
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临江仙》则上片最后二句对仗,下片的最后二句宜不对仗,如: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絃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此事甚是精微,需要自己用心体会。这里,仅能举一些通常需要对仗的句子:
三字句《鹧鸪天》的过片“从别后,忆相逢”(晏几道)。
四字句《高阳台》的开头“接叶巢莺,平波卷絮”(张炎)。
五字句《巫山一段云》开头“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李珣)
六字句《破阵子》的过片“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
七字句《满江红》“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姜夔)、《玉蝴蝶》“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艎”(柳永)

三个三字句相连,有上偶下单
如《水调歌头》“济时心,忧国志,问穹苍”(吴潜);下偶上单,如同调“江山好,青罗带,碧玉簪”(张元干);三句连成对仗,此名鼎足对,如同调“酒须饮,诗可作,铗休弹”(刘过)。
 
三个四字句相连有上偶下单
如《倦寻芳》“香泥垒燕,密叶巢莺,春晦寒浅”(卢祖皋);下偶上单如《沁园春》“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刘克庄);三句连成对仗,如《醉蓬莱》“诗里香山,酒中六一,花前康节”(魏了翁)、《柳梢青》“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刘辰翁)。
  
四个三字句相连,有上下相连
如《上西平》“纷如斗,娇如舞;才整整,又斜斜”(辛弃疾);有四句连成对仗,如同调“唤莺吟,招蝶拍,迎柳舞,倩桃妆”(程垓)。
  
四个四字句相连,有上下对仗
如《风流子》“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张耒);有如骈文作交替对仗,即扇面对是也,如同调“砧杵韵高,唤回残梦;绮罗香减,嶂起馀悲”(周邦彦)。

词用领字者,领字后的对仗情况如下:
一领三字两句相连
如《大酺》“正/夕阳闲,秋光淡”(方千里)。
  
一领三字三句相连
如《行香子》“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秦观)。
  
一领四字两句相连
如《解连环》“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张炎)。尤须注意一领四字的尖头对,如《临江仙引》“对/暮山横翠,衬/梧叶飘黄”(柳永)。此种尖头对为词中特有,绝不能作五言诗的句式。
  
一领四字三句相连,有上偶下单
如《扬州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有下偶上单,如《木兰花慢》“记/十载心期,苍苔茅屋,杜若芳洲”(李钰)。
  
一领四字四句相连,有上下对仗
如《沁园春》“唤/厨人斫就,东溟鲸鲙;圉人呈罢,西极龙媒。”有如骈文作扇面对,如“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辛弃疾);另则是前后两两对仗,如“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陆游)。
  
一领六字两句相连
如《三台》“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万俟咏)。
  
二领六字两句相连
如《八六子》“那堪/片片飞花弄晚,濛濛残雨笼晴”(秦观)。
  
在词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对仗,叫做长短对仗。如《绛都春》上片“叶叶暮喧,花露晨晞秋光短”,下片“旧色旧香,闲云闲雨情终浅”(吴文英)。这种对仗最易为人所忽视。
  
因词最早是以乐传辞的曲辞,所以敦煌民间词往往就用方言入韵。但词发展到后来,就愈来愈是一种律化的文体,演唱上也都变成以文化乐的方式,按照字声来定腔调,这样,就要求用当时通用的文读语音来规范其用韵。宋人无词的韵书留存下来,但大多数词,用韵很规范,那些用韵不规范的,只占极少数,如侵真二韵通押,又支鱼不分,当是受以乐传辞的传统之影响。今天词的韵书,是总结前人的用韵情况,参酌异同而订出的标准,它不可能涵盖所有的词人用韵的情况,但却是各个时期、各个地域用韵情况的最大交集。词韵最通行者为清戈载《词林正韵》,作词用韵应当依之。
  
词不仅句法参差,用韵也远比诗复杂。粗略地分,一种是通首一韵,而另一种是一首多韵。通首一韵的,戈载在《词林正韵·发凡》中指出:
  
(一)词调之可押平韵、又可押仄韵者,押仄韵时宜用入声。
[越调]  《霜天晓角》、《庆春宫》
[商调]  《忆秦娥》
[双调]  《庆佳节》
[高平调]  《江城子》
[中吕宫]  《柳梢青》
[仙吕宫]  《望梅花》、《声声慢》
[大石调]  《看花回》、《两同心》
[小石调]  《南歌子》 
[仙吕调]  《满江红》
  
兹举《霜天晓角》二首如下: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范成大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 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蒋捷
  
(二)仄声调必须押入声者,如:
[越调]  《丹凤吟》、《大酺》
[越调犯正宫] 《兰陵王》
[商调]  《凤凰阁》、《三部乐》、《霓裳中序第一》、
           《应天长慢》、《西湖月》、《解连环》
[黄钟宫] 《侍香金童》、《曲江秋》
[黄钟商] 《琵琶仙》
[双调]  《雨霖铃》
[仙吕宫]  《好事近》、《蕙兰芳引》、《六幺令》、
               《暗香》、《疏影》
[仙吕犯商调] 《凄凉犯》
[正平调]  《淡黄柳》
[无射宫]  《惜红衣》
[正宫、中吕宫]  《尾犯》
[中吕商]  《白苎》
[夹钟羽]  《玉京秋》
[林钟商]  《一寸金》
[南吕商]  《浪淘沙漫》
  
(三)宜单押上声者,如:
[黄钟商] 《秋宵吟》
[林钟商] 《清商怨》
[无射商] 《鱼游春水》
  
(四)宜单押去声者,如:
[仙吕调]  《玉楼春》
[中吕调]  《菊花新》
[双调]  《翠楼吟》
戈氏所论,是就理想状态而言。两宋词本就已有例外,到所世相违的就更多了。不过,吾辈学词,仍应以恪守家数为尚。
  
一首多韵的,则都是平、仄互见,叫做“夹协”。计有二类,一类是转韵,二为三声通协。
  
转韵,所转之韵不属本韵部,也不限制上、去、入声。这又可分三种情况。

(一)换韵之后,前韵就不再协了。如:
清平乐 ·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二换韵)
  
减字木兰花 · 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四换韵)
  
慢曲中《小梅花》竟八换韵:
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白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 酌大斗,更为寿,青鬓长青古无有。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贺铸)
  
(二)词中有一主韵,中间夹以他韵。如:
诉衷情 · 温庭筠
莺语,花舞,春昼午,雨霏微。金带枕,宫锦,凤凰帏。柳弱燕交飞,依依。辽阳音信稀,梦中归。
  
相见欢 ·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定风波 ·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凡转韵时,往往也是词的意思的承转最吃紧的地方。
  
(三)词中有一主韵,而间以他韵。他韵与主韵相错相间。如
定西番 · 温庭筠
汉使昔年离别,攀弱柳,折寒梅,上高台。 千里玉关春雪,雁来人不来。羌笛一声愁绝,月徘徊。
  
酒泉子 · 孙光宪
空碛无边,万里阳关道路。马萧萧,人去去,陇云愁。 香貂旧制戎衣窄,胡霜千里白。绮罗心,魂梦隔,上高楼。

三声通协,其平仄韵之变,必为同部之字。兹亦举二例:
  
西江月 ·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醉翁操 · 苏轼
琅然,清圜,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两三絃。
  
最后,再介绍一下短韵的问题。词有句中韵,意思上为不可分,而节拍实成一韵者,即名短韵。令词中如《霜天晓角》,慢曲中《满庭芳》、《琐窗寒》、《忆旧游》、《绛都春》、《玉蝴蝶》、《暗香》、《无闷》等调,过片第二字均属短韵。如: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迢迢问音信,道径底花阴,时认鸣镳。    周邦彦《忆旧游》
堪嗟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  周邦彦《渡江云》
  
《木兰花慢》则有三短韵,如: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傍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凡短韵所在,填词家最应注意,既不可失叶,使得词少了一韵,更要与本句或相承之句粘合为一,毫无斧凿痕迹。龙榆生先生《唐宋词格律》把短韵处都单独标出来,这是很不错的,但按谱填词,则易于把短韵写成一个独立的句子,这也是填词时需要尽力避免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