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巡有令

 参考的图片 2014-06-17

QQ截图20140605150759


QQ截图20140605150845


图中所示明代东平守御夜巡铜腰牌,是明代军队将士佩戴在腰间夜巡的凭证。它整体呈葫芦形,长10.9厘米、宽9.1厘米、圆直径8.8厘米。上端装饰有典雅的水浪花图案,中央有一个圆孔,用来穿系细绳。正面为一个铸造精美的大型楷体“令”字。背面竖排三行字,最右边一行是四个精美的阳文篆体字“东平守御”,最左边一行是四个精美的阳文篆体字“夜巡铜牌”,中间一行用阳文楷体镌刻“雨字贰千贰佰叁拾伍号”十字。


正面的“令”字表明它是我国古代军队令牌的一种。军队令牌通常由军队的最高长官发出,交给下属军官,用于在执行任务时证明其已经获得了最高长官的指令和授权,或者证明持有令牌者是获得了长官的命令,正在执行特殊任务。其作用类似于今天的介绍信、授权证明书或执法证件。


背面最右边一行镌刻的“东平守御”,是明初设置于现在山东省东平县的“东平守御千户所”的简称。明建国后实行卫所兵制,几个府为一个防区,设卫,卫的主官为指挥使。卫以下设千户所、百户所,所的主官为千户、百户。守御千户所是明朝卫所制度中的一种特种编制,不隶属于卫,直属都指挥使司(类似省级军事长官),下辖10个百户所。


据史料记载,会通河距东平州西南15里处,由南旺至临清,长达400里,“惟藉安山一湖,以济漕河。”安山湖位于东平州城东面,是大运河的重要水源之一,东平州之位置亦重。且东平“乃盗贼渊薮,客舟屡遭劫掠,武德亦多盗之地,以北直隶、以南河南三界往来易于窜匿”,故设一个与卫同级的守御千户所驻扎于此。东平守御千户所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设置,史载:“东平守御千户所,在州治东南,设千户九人,镇抚一人,百户十人,吏目一人,春班军一百六十一人,运粮军三百二十人,秋班军二百四十五人,局匠军五人,屯田军二百六十三人。”运河开通后安排的运粮军数量占卫所军人总数几近一半,究其原因,与在运河沿边的地理位置是密不可分的。


背面最左边一行镌刻的“夜巡铜牌”即表明了夜间巡逻的作用。而中间一行镌刻的“雨字贰千贰佰叁拾伍号”令人费解。假如说“雨”字代表下雨天夜间巡逻的话,这与当时东平守御千户所负有的职责以及明朝统治者对人民严密防范是相符的,但如果这样理解的话,这种铜腰牌只有“雨”字号,没有“晴”字号,似乎也说不通。至于“贰千贰佰叁拾伍号”,有人说,明初全国有几千个千户所,东平守御千户所可能在全国的千户所中排名2235号。但是这种推测是令人难以置信的。(马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