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信朋友圈——亲密关系的表演舞台

 真友书屋 2014-06-18

图片来自网络

文|徐钱立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人生就是一出戏,社会和人生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这个大舞台上的表演者都渴望自己能够在观众(即参与互动的他人)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也称“面子”)。为了在观众心中建立起这种“面子”,每一个人都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扮演着角色,竭力表演。相较于其他社交媒介个人内容的公开性,微信朋友圈中的大多数沟通发生在“熟人”之间,因此用户在其中建立的“形象”将更直接地影响现实生活中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种虚拟空间与现实生活的“高融合度”使得人们格外重视自己在朋友圈中的形象,这种“形象”被认为是有助于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益处的。


剧组与观众:互动中的二元关系
戈夫曼认为,一个完整的表演过程必须包括表演者、观众两种角色。剧本就是表演者预先建立的行动模式,表演者通过对剧本的演绎来树立自己在观众心中的形象。按照戈夫曼的理论,表演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剧组”。一般情况下,朋友圈的表演者是单独的个人,但是“剧组”有时也可能在评论栏中出现:A发布了一条当晚在酒吧喝酒的图片,然后同去泡吧的B和C会在评论当众发布一些感想:比如“那里环境真不错”、“咖啡很难喝,下次咱别去了”之类的话,这样A、B、C的共同好友都明白了当晚是他们三人同去了酒吧。这样A、B、C三人形成了一个剧组,他们一起建立起一个共同的“社会形象”。观众很可能因此推断三个人的亲密关系与共同生活方式及品位。


除了表演者之外,其他的参与者都是观众。演员能否顺利地按照剧本的设计完成整个表演,要看是否有十分配合的观众。按参与程度的高低,我们可以把观众分为主动观众和被动观众。主动的观众会在自己感兴趣的作品下方留下自己的评论,并可能与内容的作者与其他观众形成互动。这种互动意味着观众渴望根据该文章内容与作者或其他观众达成意见的交流,或者纯粹想和文章作者形成人格意义上的互动(而非讨论作品本身)。此外,转发演员的文章也是主动观众配合演员表演的重要形式。即使文章并非演员原创,但是后转发者(观众)转发该文章仍然体现对前转发者的一种认同,演员也会产生快感。


“赞”的妙用:被动观众的主动化
在传统的社交网站中,主动观众看到该表演内容后会发出感想,感想的形式就是留言,被动观众只浏览不回复。但是微信“赞”的功能被最大化之后,被动的观众也存在了主动化的倾向。所以当演员发布了一条自己并不太感兴趣的内容时,原本被动的观众可以用“赞”来代替。戈夫曼认为在演出和观众之间存在着“表达性礼节”,交往者通常会维护彼此呈现的面子。微信朋友圈的用户往往这样认为:如果不协助维护他人的面子,我们就不能期望他们会协助维护我们的面子。因此“自尊”和“替人着想”原则会引导我们以维护我们自己面子的方式行事,也会引导我们协助维护他人的面子。


“赞”的妙处在于,你不用与演员进行互动,这样你不用对不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更不用为了维护这段对话的完整性而想尽寒暄之词。当“赞”被观众运用之后,演员和观众形成一种“安静的互动”,这个过程体现了观众对演员的认同,使演员获得成就感。这种互动是一种礼节性的,也是功利性的,因为观众知道,当下次自己成为演员的时候,情感上依附于他们的面子,也期待别人的“赞”。


不点赞也不留言的被动的观众看完表演后不留下任何痕迹,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代表不回复的被动观众不受该表演的影响——他们也接触到了该表演的信息,也在脑海中建构着表演者的形象。


“印象管理”:一切表演的出发点
戈夫曼认为,“在人际互动中,不管个人具体目标是什么,他的兴趣始终是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控制他人对他的反应。这种控制将主要通过影响他人而逐渐形成的限定而实现的,而且他能通过给他人某种印象的方式借以表现自己达到影响这种限定的目的,他给人的这种印象将引导他人自愿地根据他的意图而行动。”这就是所谓“印象管理”。


在“拟剧理论”中,戈夫曼用印象管理理论解释了我们根据什么来表演、在什么样的情境中表演、怎样去表演的问题。戈夫曼认为表演是被有意或无意地设计出来的,用以给他人制造一个“我们是谁”的印象,这是一个理想化的“自我”。在微信中,演员的表演分为四种模式,每一种模式都代表着一种表演意义:


1.理想化表演。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表演模式,这种模式的特征就是集中展示自己理想化的形象。在发布内容前,我们会自己斟酌自己想发布的内容,心里暗暗评估这条内容是否能够获得观众的肯定,是否会被某些人耻笑。我们精心编辑文字与图片,等待着回复和“赞”。内容主体的发布完成并不代表理想化的表演的终结,由于微信的非好友不可见评论的原则,所以除了本人之外没有人知道该消息得到了多大的评论数,所以“点赞的都是什么心态”、或者“感谢各位点赞的童鞋”,都是发布者在证明这条微信有很多人点了赞。在这里,证明这条微信有很多人在关注同样是理想化表演的一部分。


2.误解表演。这种表演的目的是使观众产生错觉,比如为了获得尊重,一个本来脑中空空如也的人在朋友圈中装得很有学问,本来并不富裕的人炫耀自己的奢侈物件或者“高档生活”。


3.神秘化表演。与互动方保持一定距离,使对方产生一种崇敬心理的表演称之为“神秘化表演”。戈夫曼认为,对一个人越熟悉,就越容易轻视他。所以,微信中有的“熟人”更愿意发布让人看不懂的内容或曲高和寡的内容,以将自己与微信中的大多数人区隔开来。这样做就是让观众对演员产生“陌生”的感觉。


4.补救表演。演员有可能将朋友圈场外产生的尴尬放置到朋友圈中,在微信上主动表露这种丢面子或者尴尬行为,但这种表露是经过修饰的,让人觉得自己“可爱”,而且希望得到大家的安慰,甚至期望得到大家认为自己“可爱”的结果。然后当有人点赞的时候,会加一句“点赞的都是什么心态”。


“尴尬”的出现:假面具被揭开
戈夫曼认为人们之间的互动就是各人表演“我”,不是表现真实的“我”,而是表现伪装起来的“我”。表现伪装起来的“我”,就是在他人面前故意演戏,是戴着假面具在社会上生活,显示一种理想化的形象。表演者就是“戴着假面具的人”。表演通过区隔前台与后台来使自己的假面具不被揭穿。


丢面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观众闯入后台,一种是表演被“非目标观众”看到。


1.观众闯入后台。前台是个人按一种一般性的固定方式进行表演、为观众规定特定的情景的舞台部分,也即让观众看到、使观众从中获得一定意义的舞台部分。后台是相对于前台而言的,是为前台表演做准备、掩饰在前台不能表演的东西的场合,人们会把他人和社会不能或难以接受的形象隐匿在后台。在后台,人们可以放松、休息,以补偿在前台区域的紧张。但是,一旦前台观众误闯了后台,演员不堪的一面就会被曝光。当自己的假面具被揭开,他们就会感到难受。当演员进行表演的时候,我们发布的内容往往经过修饰、美化甚至歪曲。但是,如果观众中有人看出了这种美化,并且他/她也很直爽地指出了这种修饰或歪曲,那么演员将会受到严重的打击。当用户在朋友圈中发布了一条与事实不符的信息,他很有可能在评论中看到了解“后台详情”又个性耿直的好友的批判性留言,此时,尴尬就不可避免。


2.表演被“非目标观众”看到。微信朋友圈有一个“可见范围”功能,用户在发布内容时可以通过设置使某些好友看不到该信息。但是万一这些信息被他们通过其他的渠道看到,那么“尴尬”的情况就会出现。我的朋友C曾跟我说起她的经历:这个故事中A和B是情侣,C是她们的共同微信好友圈朋友。某一次C无意中向B讲起了某一天A晒在微信朋友圈里泡吧的事,没想到B根本不了解这件事。B意识到自己的男友A对自己设置了内容屏蔽,那天A谎称自己在加班。之后,B和男友之间的一场分手风波由此开始。在这里,A想要在除了女友B之外的所有朋友圈好友(目标观众)中树立自己拥有丰富多彩夜生活的印象,于是将女友排除在观众之外,不让女友看到这种表演(女友不是自己的“目标观众”)。但他没想到目标观众中有人会将表演内容透露给了非目标观众。


无论具体的情形是什么,当丢面子的时候,我们会变得狼狈不堪甚至是羞愧难当。我们意识到不能继续呈现那个已经建构的合理适当的形象了。所以,当这些“尴尬”发生的时候,我们就得使用新的“面子功夫”(face-work)去维护自己面子的完整性了。

本文刊载于《传媒评论》5月刊
徐钱立: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传播研究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