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颂词讲解 上节课中,文章首先讲到了修身养性的目标——敦素、秉直、勤劳、谦逊、谨慎、检点,懂得规劝告诫自己。文章还说到了与人交往要学会听话听音、察颜观色;并能给他人留下正确高明的忠告或建议,勉励别人谨慎小心地处世立身;听到讥讽告诫时,要反省自身;备受恩宠时不要得意忘形,对抗权尊。要能像疏广疏受那样,预见到危患的苗头时便告老还乡、归隐山林。那归隐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呢?接下来,这几个很美、很有意味的颂词就为我们描绘了归隐后的生活画面。 首先,请一起朗读本课的颂词: 索居闲处 (suǒ jū xián chù), 沉默寂寥 (chén mò jì liào)。 求古寻论 (qiú gǔ xún lùn), 散虑逍遥 (sǎn lǜ xiāo yáo)。 欣奏累遣 (xīn zòu lěi qiǎn), 戚谢欢招 (qī xiè huān zhāo)。 渠荷的历 ( qú hé de lì ), 园莽抽条 (yuán mǎng chōu tiáo)。 枇杷晚翠 ( pí pá wǎn cuì ), 梧桐蚤凋 ( wú tong zǎo diāo)。 陈根委翳 (chén gēn wěi yì ), 落叶飘摇 (luò yè piāo yáo)。 游鹍独运 (you kūn dú yùn), 凌摩绛霄 (ling mó jiàng xiāo)。 索居闲处 沉默寂寥:离群独居,悠闲度日,整天不用多费唇舌,清静无为岂不是好事? “索”是萧索、冷冷清清。“索居”是一个人独处。“闲处”是无所事事、清静悠闲。“沉默”是沉静、不多讲话,“寂寥”是心中空空洞洞、没有杂念。离群独居,悠闲度日;不谈是非,何等清静。能享受这样的清福岂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索居,出自《礼记 檀弓上》中子夏的“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一句。闲处,在家闲居,出自《晏子春秋 内篇》,晏子解聘了自己的管家高纠,晏子说:“我的家法是这样三条:居家时从容不迫却言不及义,就疏远他;出门不赞扬别人的美德,进门不切磋品行,就不亲近他;通晓国家政事却不评论,对智能之士傲视轻慢,就不会见他。这三条你一条都没做到,我不能只做一个提供食物的人,所以才辞退了你。” 世间人都向往幸福的生活,整天高朋满座、朋友如云、车水马龙、儿孙绕膝、忙不完的事、待不完的客,觉得这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幸福的人生。而大多数的人都受不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清静,屋内形影相吊,屋外叶落鸟鸣的寂寥生活,大多数人都受不了。 沉默,深沉闲静,一般以《三国志》中陈寿对杜琼的评价为其出处:“杜琼沉默慎密,诸生之纯也。”杜琼是蜀汉官员,善观天象,从不多说话。谯周曾向杜琼请教谶纬之事,杜琼预言曹魏终将吞并蜀汉,后来果然。颂词中的“沉默”,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一声不吭,而是强调内心的深沉闲静,只有这样才可能感受到恬静淡泊的寂寥。而“寂寥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游。”这是 《庄子》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威王派了二位大夫前往拜谒,请庄子出仕为官。庄子听了,手持鱼竿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把它放在锦盒中,供奉在庙堂上。请问这只龟是愿意死了以后留着枯骨受供养呢,还是愿意活在泥涂中悠然地摇尾巴呢?” 两位大夫说:“当然愿意活着摇尾巴了”。庄子说:“那就让我在泥涂中活着摇尾巴吧!” 所以,真正的君子所向往的就是这种离群独居,悠闲度日的自在生活。整天不用多费唇舌、不用你来我往,这种清静无为、恬静淡泊岂不是一件美事? 求古寻论 散虑逍遥:探求古人古事,读点至理名言,想想古人的话,翻翻古人的书,就可以消除往日的忧虑,乐得自在逍遥。 “求古”是探求古人古事;“寻论”是读些至理名言。所获得的结果就是“散虑逍遥” 。“散”是驱散、放逐的意思。“虑”是心中的忧虑、杂念。“散虑”就是驱散心中的忧虑等之类的念头。“逍遥”是忧游自得、安闲自在的意思。 在《逍遥游》中,惠子对庄子说:“我有一棵叫樗的树,它的树干疙里疙瘩,树枝弯弯扭扭,木匠连看也不看一眼。一棵树长成这样太失败了,就跟你的那套理论一样,大而无用,会遭到大家的鄙弃。”庄子说:“你有这么大的一棵树,却担忧它没有什么用处,为什么不把它栽到一个什么也没有生长的地方,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优游自在地躺卧于树下。这样的话,大树不会遭到刀斧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它。虽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可是哪里又会有什么困苦祸害呢?” 庄子的这番话,强调了只有自然而然的生存方式才能够获得充分的自由,只有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才能达到逍遥的境界。 没有了忧虑,自然会逍遥。但人活在世间有无穷的责任与义务,在多数情况下都是身不由己,无可奈何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希望得到的利益,有无法摆脱的束缚和难以抵御的诱惑,难免就有各种患得患失的忧虑,无法获得真正的逍遥自在。所以,世人们都会想尽种种方法,想排解忧虑、获得逍遥,但这些方法都只是暂时的掩盖,而无法真正获得心的清静与超脱。因此,颂词告诉我们说:探求古人古事,读点至理名言,想想古人的话,翻翻古人的书,从古人那里获得生活的智慧,让自己的心灵得以成长。如此,我们便能冲破心的枷锁,从困厄失意、忧虑烦恼中解脱出来,获得心灵的自由逍遥。 欣奏累遣 戚谢欢招: 轻松的事凑到一起,费力的事丢在一边;消除不尽的烦恼,得来无限的快乐。 “欣”是欢欣、喜悦。“奏”是送上、奉献。“累”是心中的牵挂、剪不断理还乱的烦心事。“遣”是排遣、排除。“戚”指心中的忧虑、悲哀。“谢”是凋落、衰退。“招”是招致、聚集的意思。这两句说的还是隐居的幸福生活:喜悦增加、烦恼减少;忧愁消退、快乐来了。 人之所以有“戚”、有“累”,其实都是自己找寻的,不能怨天尤人。我们每个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就是信息寻感器,它们每天不停地向外攀缘色、声、香、味、触等外境。对好的事生起贪心、对不好的事生起嗔心,可以说,我们每天搜寻、存储的都是垃圾,它无时无刻不在扰乱着我们心的清净,让我们的心处于炽恼当中。时间一长,人怎会觉得不累?人怎会不生病? 从古至今,人们都希望烦恼少少、快乐多多。为了这一目标,我们对各种可以使我们快乐的事物进行着孜孜不倦的追求。然而,坏苦是事物的本性,即使我们的追求暂时成功了,也只能带来片刻的欢愉,痛苦会紧随其后而来。 因此,这些归隐山林的人为我们示现了一种非常清净的生活,没有了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喧闹,减少了对复杂外境的追逐,自己的身心自然会得以调和、舒畅,获得无尽的欢欣。而目前,我们虽然无法象他们那样归隐,但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通过阅读、思考,让自己的心变得深沉闲静。只要内心清净,即便我们是身居闹市,也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懂得取舍:舍弃对自我的执著之心,获取对生命的仁爱之心。要明白世上没有真实不变的快乐,惟有欲望的降低和心灵的平静才能体验到淡然而悠长的愉悦。而拥有一颗仁爱之心、恻隐之心,会让我们处处发现他人的好处、事事发现别人的优点,才能聚集阳光、可以温暖自心。能这样做,才有“欣奏累遣,慼谢欢招”的果报。 隐居生活悠闲惬意,闲来无事,再到庭院和郊野中走一走,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致呢?接下来的颂词将给我们描绘非常美的四幅风景画,是“春夏秋冬”四季景致的写真。 渠荷的历 园莽抽条: 池里的荷花开得光润鲜艳,园中的草木抽出条条嫩枝。 “渠荷的历”描写夏天的景色。“渠”指水塘。“的历”是花开光彩灿烂的样子。池塘中六月的荷花开得那么鲜艳,光彩照人。 荷花又称莲花,是植物中最特殊的一种:东方文化将其视为吉祥物,佛教特别将其作为标志,儒家也推崇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德。宋儒周敦颐就专门写有《爱莲说》,称赞“莲, “园莽抽条”是描写春天的景色。“园”是园林、园圃;“莽”是草木茂盛、莽莽苍苍的样子;“抽条”是草木拔枝、长出新枝嫩芽。园林里的草木抽出了新的枝条就是“园莽抽条”的意思。 枇杷晚翠 梧桐蚤凋:枇杷树的叶子一年四季都翠绿欲滴,即使到了秋冬也不会凋谢;一到立秋,梧桐树的叶子就开始应时而落,远早于其他的落叶。 “枇杷晚翠”是描写冬天的景色。“枇杷”指枇杷树,树可观赏,果实于五六月间成熟,十分甘甜。枇杷树既耐寒又耐暑,叶子四季常青,不会凋谢。到了冬季晚景虽然枝头戴雪,枇杷叶子还依旧是那么青绿,更显得苍翠宜人,所以说“枇杷晚翠”。 “梧桐蚤凋” 是描写秋天的景色。梧桐树是我国最古老的树种之一,身材魁梧,主干粗壮,少有枝节。树皮平滑表葱,树叶茂密翠绿;从头到脚,一身葱郁,恰似一位身着青衫,头戴翠冠的气宇轩昂的伟丈夫。在古代,梧桐树是与凤凰鸟连在一起的,是吉祥美好的象征,是高洁正直品格的象征。 梧桐树是应秋的落叶乔木,对应立秋的节气。古书记载,梧桐能“知秋“。梧桐树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立秋一到,梧桐树的叶子准有一片先落地。所有落叶乔木中,它是最先落叶的。有古诗说:“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落叶知秋”的成语就是指梧桐树说的。 “蚤凋”的“蚤”通“早”,是月初或早晨的意思。立秋是在阴历的八月,其时天气尚热,立秋后面还有一个节气叫处暑。俗话说“晚立秋,热死牛”,夏天还没结束,梧桐树就落叶了,所以说它“早凋”。 以上这四句话写了春夏秋冬四个景:春天是“园莽抽条”,夏天是“渠荷的历”,秋天“梧桐蚤凋”,冬天是“枇杷晚翠”。 四幅非常优美的自然风景画联起来读很美,充满了诗情画意。 陈根委翳 落叶飘摇 游鵾独运 凌摩绛霄:陈根老树枯萎倒伏,落叶在秋风里四处飘荡。寒秋之中,只有远游的鲲鹏独自高飞,直冲布满彩霞的云霄。 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是那样和谐自然,可以使人寄情托志,寻找到真正的自我。“陈根”是老树陈根,“委”是枯萎,衰败。“翳”是荒芜、暗昧,枝叶遮盖的意思。低下头看看“陈根萎翳” (陈根老树枯萎倒伏),抬头看看“落叶飘摇”(落下的树叶在空中随风飘荡)。一昂首,又看到空中“游鹍独运,凌摩绛霄”(远游的鹍鸟在空中独自翱翔,一个高飞,冲到紫红色的云上面去了)。这一段文字的描写像一幅极有情调的秋色图。 “鹍”是长得像鹤一样的一种大鸟,喜欢独居,性情孤傲。鹍可以飞得很高,所以这里说“游鹍独运”,这也对应前文的“索居闲处”,衬托出君子“和而不同,群而不党”、处染而不染的操守。 “凌”是向上升高。“摩”是迫近、接近的意思。“绛”是紫红色,“绛霄”是紫红色的云气,又叫“紫霄”。“凌摩绛霄”的意思就是高飞接天,直冲九霄。 这句颂词的意思就是:陈根老树枯萎倒伏,落叶在空中随风飘荡。远游的鹍鸟独自翱翔,高飞接天,直冲九霄。 二、思考与练习 1、请准确朗读颂词:索居闲处,沉默寂寥。求古寻论,散虑逍遥。欣奏累遣,戚谢欢招。渠荷的历,园莽抽条。枇杷晚翠,梧桐蚤凋。陈根委翳,落叶飘摇。游鹍独运,凌摩绛霄。 2、结合颂词“求古寻论,散虑逍遥”说一说古人消除烦恼、获得快乐的方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烦恼时,会为什么方式来遣除呢?颂词给你哪些启示? 3、请结合颂词描述一下四季的美景。或者用你手中的笔,描绘一幅四季美景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