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喜撰写《孟氏易》

 东莱愚公 2014-06-20

孟喜撰写《孟氏易》

孟喜是汉代的大儒,是汉代研究儒学的博士,他撰写的《孟氏易》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喜,字长卿,东海兰陵(今山东省苍山县兰陵镇)人。孟喜的父亲孟卿因研究《礼记》、《春秋》而成名。孟卿由于长期从事研究属于儒家礼节规范的《礼记》,他感到《礼记》中的礼节太繁了,生活中应用不方便,不实用;孟卿又认为《春秋》之中的内容太多,不方便于记忆,所以,孟卿没有让儿子孟喜学习《礼记》、《春秋》,而是让孟喜跟从大学问家田王孙学习《周易》。

西汉今文易学的创始人是田何,他的弟子田王孙是《易》学的第二代博士,继承的是正统的儒学。田王孙的弟子有孟喜、梁丘贺和施雠,三人后来学成后各成一家学说。从此以后,西汉时期研究《易》学的有孟喜、施雠、梁丘贺三大学派。后来,孟喜的学问传给弟子焦延寿,焦延寿又传给京房,京房又创造了“京氏之学”,它又与孟喜的学习内容有出入,于是,今文易学就有了四家。西汉时朝廷为这四家易学机构设立了学校。

孟喜是《孟氏易》学派创始人,他的学术特点是:创建十二消息卦,卦气学说和六日七分等。

十二消息卦指的是一年有十二月,“消”指消减,消退的意思,“息”指滋长的意思,说明一年之中气候在不断的变化,有时候热,有时候冷,阴阳之间是在不断的变化的,阴阳寒热每个月之间是不同的,它是处在阴消阳长或阳长阴消的状态。孟喜把每个月的气候和《易经》的六十四卦中的其中一个卦相对应。这样,《易经》的内容就和当时的天文知识建立了联系。

孟喜的卦气学说主要讲得是对灾难变化的预测。孟喜通过阴阳的概念来解释《易经》,又通过气候的变化进一步的论证和推测人事的吉凶祸福。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在《大衍历议·坤议》中说:“十二月卦出于孟氏章句,其说易本于气,而后以人事明之。”孟喜特别关心八卦与日历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一年的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每月三十日,一节气十五日有余,一候五日有余,以此把八卦之中的六十四卦联系起来,然后又把每卦之中的六爻进行配合,从而把八卦和年月日相关联。

孟喜的六日七分指孟喜以六十卦与日历相配,又把每卦之中的每个爻同每一天相配。每月配五卦,每卦管六天,六十卦管三百六十天,而一年的日数是三百六十五天多一点,因此必须把六十卦与三百六十五天全部相配合。古代应用的是四分历,四分历中一年的长度是三百六十五点二五天。古人算日子一天以八十分计,五点二五天应该是乘上八十等于四百二十分。四百二十分分布于六十卦,平均每卦得到七分。于是,合计每卦得六日七分。因此,六日七分是日期与八卦相配合的法则。

孟喜学派用符号、形象和数字来推测宇宙万物的变化,被后人称为“象数之学”,他们以此来解释《周易》,用八卦与阴阳之数来预测灾难变化,其中又探讨了天文、历法、乐律方面的知识,也不乏合理的成分。到东汉时,虞光世传《孟氏易》,五传至三国虞翻,作《周易注》、《易律历》、《周易集林》、《周易日月变异》等书。《孟氏易》到了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用它来推算黄道的度数,准确地预测到了黄道的角度,这时世界历史上人类第一次预测黄道。到了宋代,道学家陈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把它纳入道家,后来影响了朱熹创建的宋明理学的形成。到了清代,易学家惠栋著《易汉学》,阐发了孟氏学派的特点和以及后来衍变为预测学的原因。总之,孟喜流传下来的《孟氏易》,对中国哲学思想的演变,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促进了和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它的影响是巨大的。

据说,孟喜为了推动人们学习《孟氏易》的学潮,曾经使用了一些诈术。孟喜年轻气盛,聪敏好学,喜欢自我称誉,有一次,他在人们面前夸耀,说自己研究的《孟氏易》水平很高,是得了老师田王孙的秘传。田王孙临终把研究《周易》得到的阴阳灾变的书独传给孟喜。于是,人们互相传说,孟喜的名气就大起来了。孟喜的同学梁丘贺心里不舒服,站出来反驳说:“田王孙死的时候只有学生施雠在旁边,而孟喜已经回到东海家乡了,不可能存在田王孙老师传书给孟喜了。”经过梁丘贺的攻击,孟喜的名气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人们开始不信任孟喜了。孟喜并不在意梁丘贺的攻击,继续研究《周易》的思想

孟喜在仕途上颇不顺利。开始,孟喜经人推荐为“孝廉”“推荐孝廉’是汉朝推选优秀知识分子做官的一种方法,一般是在平民百姓中寻找优秀的德行兼备的人才。孟喜被推荐为“孝廉”后,做了郎官,任曲台(汉代皇帝寝宫未央宫中的殿堂)署长,曲台署长是一个殿的主要官长,是这个宫殿的头目,是一个有前途的职务,可是不久,他生病辞职。孟喜病愈后,做了丞相的助手,这就不再是朝廷内官,而是调离皇帝身边成为丞相下面的官员,从做官的前途而言,孟喜受到了不少的打击。不过这对孟喜并不怎么重要,因为他还在重视他的易学的研究。可是,对他的打击接踵而至,这时,朝廷空缺《周易》博士时,孟喜算是名副其实侯选人,大家都推荐孟喜,汉宣帝却认为他不按照老师的观点,独自创造一套研究《周易》的方法,因此没有重用他。而孟喜的学生白光、翟牧,都成了博士,他们还演变了孟喜创造的《孟氏易》,于是,孟喜的学说,在西汉时已经形成了三大学派:即孟氏《易》、翟氏《易》、白氏《易》。

孟喜撰写的作品《孟氏易》、《孟喜章句》早已失传了。《新唐书》记载有《孟喜章句》十卷,《宋史》上已经没有这部书的记载了,可能那时已经失传了。但孟喜研究的易学知识还是流传了下来。孟喜传授给学生焦延寿,焦延寿传授给学生京房,京房根据孟喜的《孟氏易》的特点,整理撰写了《孟氏京房》十一篇、《灾异孟氏京房》六十六篇,这二部书给后人提供了研究《孟氏易》的资料。清代马国翰辑录的《玉函山房辑佚书》,其中有《周易孟氏章句》二卷。《四库全书》存有的《京房易》三卷、《京氏易》八卷,其中有一一部分涉及了《孟氏易》的内容,当代学者卢央,在《京氏易传解读》,又细致介绍了《孟氏易》的特点。

孟喜创造的《孟氏易》,不仅巧妙地把《周易》和年、月、日等联系起来,而且还把当时的天文知识、自然现象等有机地相结合,于是,各科的知识就相互联系贯通了,可以说,在汉代,《孟氏易》这部书是综合了各科知识的全书。因此,《孟氏易》不仅对后来的哲学影响极大,而且还对后来的天文知识等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