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节后临床验案四则“咽喉干涩不适,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4-06-20


    2013 年的2月20日,农历正月十一,也是我从陕返回海岛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一大早走进诊室,便有不少的患者等待就诊,让人欣慰不已!其中几位比较特殊的病人, 特别值得一记。第一位患者蔡某,男,51岁,以“咽喉干涩不适,时常呛咳半年余,持续不减”为主诉前来就诊。伴见痰粘、色白,夜间咳嗽。患者曾于今年元月 4日因“甲状腺肿瘤”在北京行甲状腺切除术,术后实施化疗一月余,病情平稳,但见以上不良反应。细察舌淡嫩红,苔薄白微腻,有瘀斑。舌面裂纹明显。脉沉细 弱,尺甚。中医辨证为肺肾阴亏,痰浊上阻证。治宜滋肾润肺,消痰化浊,药用百合、石斛、玉竹、知母、葛根滋肾润肺,另加虫草菌粉5克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 睡眠质量;夏枯草、元胡、穿山甲、全蝎活血散结、疏通经络,复加桑白皮、射干、土茯苓化痰祛浊,最后配以甘草调和诸药。(上方连服十余剂,以复元气,随访 半月,疗效明显)

    另一位莫姓患者,女,58岁。家住海南定安县人民南路。以“脐周及下腹部阵发性疼痛,右侧为甚2月余,加重半月”为主诉前来就诊。曾在广州中山医大确诊为 “结肠癌晚期”,现诊伴见纳差,食入即吐,时时呕恶,有时反酸,大便略稀,排便不利,小便略黄。精神不振,面色晦暗,眠差。舌淡暗红,苔白腻,有瘀斑。脉 沉细弱。辨证为气滞瘀结毒郁(结肠癌)。

    中医治癌,必须遵循三大原则,其一为扶正,故用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健脾益气,当归补血活血来扶助患者正气;其二为攻邪,融解毒破瘀、化痰泻 浊、消除肿块为一体,故用枳实行气化痰以消痞,莪术破血祛瘀,穿山甲活血散结,全蝎攻毒散结,苦参清热燥湿,麦芽消胀护胃;其三为养阴活血,配以当归、白 芍、郁金、山豆根、元胡等药。

    还有一位患者名叫蔡汝康,男,13岁,以“惊恐、多动、努嘴、失眠、有时头痛、梦多4月余”为主诉前来就诊。伴见口干多饮、有时呕恶、大便偏稀,1次/ 日,排不易。舌暗红,苔薄黄腻,有瘀斑。脉沉细数,尺甚。辨证为:惊悸之肝风瘀阻,心神不宁。西医诊断为强迫症合多动症。治宜疏肝活血,清心宁神,药用柴 胡、赤芍、丹参、郁金、川芎疏肝散瘀,菖蒲、黄连、连翘、苦参清胆泻火,再加茯神、磁石、胆星、五味子、夜交藤宁心安神,增强睡眠。上周服用此方6剂后今 来复诊,“惊恐、多动” 略有好转。原方加白芷、天麻各10克,并要求每天用药渣温水泡脚,配合治疗。

    最后来诊的一位患者李某,女,34岁。其以“月经淋漓不止,经期延长,消瘦,乏力3年余,加重3月”为主诉。自述曾往某省中医院妇科就诊,连续服用中药两 月余,疗效不显。现感头晕,疲倦,观其面色萎黄不华。舌淡暗红,苔薄白腻,有瘀斑,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辨为气虚血热,冲任不调,治宜益气养血,调节冲 任,方药治宜用仙鹤草、三七粉、紫草、血余炭、棕榈炭凉血止血以治标,同时用白术、茯苓淡渗利湿要,再配二至丸、益母草、玫瑰花以滋阴调经。患者连诊两 次,服药基本稳定,今来三诊,月经已经结束,病告痊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