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物园应该养什么动物? | 我们都在动物园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krisablablabla 2014-06-21

 选择何种动物展出是动物园自筹建就要永久考虑的事情。选择展出动物既要考虑现有条件或环境,以及资金和技术支持下能接受何种、多少种(只),又要考虑动物园未来的规划和运营开支。否则动物得不到应有的福利,动物园还会负债累累,最终都与动物园的价值和形象相悖。

中国的大型动物园已经相对成熟和稳定的运营多年,对展出种(只)数有明确规划。如北京、上海、南京等,虽然因为场馆设计的缺陷(有些是历史遗留问题),很多动物的生活空间都比较狭小。但大多数的动物都可以稳定的活下来,其中还有不少可以繁衍后代。

但对于更多的小型动物园和园中园,往往因为在物种的选择上没有拿捏好,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毫无地域特色,千篇一律,违背动物园的社会职能,不仅流失了游客,还自毁形象

(其实对于小面积的动物园,如果有出色的规划和设计,也可以达到大型动物园的效果,西班牙巴塞罗那动物园只有14公顷,约北京动物园的1/6,但饲养种类(只数)的规模和北动持平!但考虑到我国的中小型动物园一般位于中小城市,或生存于当地大型动物园的“阴影”下,无论从技术、财力,以及“没必要”,都不是一个现实的事情,我们也就改日再谈了。)

中小型动物园选择物种的时候,必须履行动物园“综合保护和保护教育”的社会职能。所谓综合保护,是动物园应该作为社会环保行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日益发挥作用,使物种在任何可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栖息地有永续的种群。所谓保护教育,是通过向游客介绍野生动物及栖息地,引起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反省自身行为并付出行动。

为兑现这一职能,在物种的选择上有几项原则性的问题应给予足够的认识。

首先是动物展示的规模。当今动物园已不是动物大观园,动物展出的多少并非动物园界论资排辈的绝对依据。盲目的扩大展出规模会给动物园的运营带来极大负担。而且对每一个动物个体都是不公平的。如雁鸭类,选择几种具代表性的即可,足够给游客带来对水禽的认识。特别是这些需要断翅而丧失天性的动物,事实上很多动物园已经不再引入了。

其次,每一只动物都扮演一个角色,牠们都是大自然派进人类社会的大使。一些动物园为吸引眼球,展出白化、变异、畸形、杂交动物。这些动物除了自身承受的痛苦外,牠们并不能给公众带来正面的保护教育信息。是严重违背动物园职能的事情。@真大雨 老师2002年在华盛顿动物园白虎展区看到一块展牌上写着“白虎是人工近亲的产物,这只是我们展出的最后一只。”

结合中小型动物园的特点,选择物种应坚持以下标准:

  1. 公众喜闻乐见的。一些动物公众比较熟悉,百看不厌,这些动物可以保留固定游客,也蕴含着丰富的保护教育资源。如孔雀、梅花鹿、天鹅、猕猴等。
  2. 急需移(异地保护的种类。动物园是野生动物的移地保护机构,虽然中小型动物园在技术上不如大型动物园,但考虑到这类动物园的地理环境和位置,为什么就不能成为当地濒危动物的诺亚方舟呢?
  3. 本园或兄弟单位有一定经验的
  4. 在该物种的自然栖息地中起关键作用的。这类动物身上所承载的保护教育信息非常丰富,如生态旗舰物种,或雉鸡类、小兽类等。
  5. 本地物种应优先选择。国内一些动物园土豪形象,有钱就大肆引入珍禽异兽,和十九世纪动物园形象无异。违背了动物园的职能。中国每个省份都有自己有代表性的、又急需保护的物种,这些物种在当地动物园无需适应,气候适宜,动物园本可以极大地发挥保护功能。


此外,有一些方向可以参考,如:

  • 尽量少的饲养大型猫科、大型犬科、象及结大群的动物。因为中小型动物园面积有限,选择这几种动物应该尤为谨慎,牠们对饲养空间的要求比较高,如果蜗居,必定会很大的剥夺动物福利。
  • 尽量选择可以利用空间的动物。在离开地表的空中层丰容,无形之中增加了动物的活动面积。
  • 可以酌情增加两栖爬行动物种类。这是一类即吸引公众又急需保护的类群。大多数两栖爬行动物对面积要求都不及兽类,而且可以利用上层空间或水域。但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动物的来源必须合法合理。
  • 尽量少的饲养大型鸟类和猛禽。这些鸟类需要很大的活动空间,对于中小型动物园是一种负担,游客并不一定买账。否则就要承受断翅痛苦。


说了这么多,希望中国的动物园管理者可以本着严谨和科学的态度对待动物园,毕竟动物园的职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它已不再是单纯的玩闹场所。而一家出色的动物园同样可以博得公众的热爱和欢声笑语,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冲突的事儿,反而是动物园优于其他教育机构的优势。那么,就从选择养什么开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