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孝”的内核

 文摸道 2014-06-21

前面说到,不能跑到“孝”的边界之外去论孝。那么,如果在“孝”的边界之内,又该如何评判一个人是孝还是不孝呢?


孔子的回答是: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这样的回答还是有人不理解——孔子的标准也太奇怪了,为什么非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才能算作孝呢?如果“父之道”是些杀人放火之类不好的东西,为了做个孝子,也得忍辱负重,照着父亲的样子去杀人放火三年吗?就算“父之道”是些好东西,但也不不定就好过“子之道”呀,如果“子之道”更好的话,难道也要弃之不用,依旧照搬次一等的“父之道”吗?


所以,最后的结论还是孔子的说法有问题——逻辑不严密。就算“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确实是孝,也不该如此宣扬,误人子弟。


但孔子说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就等于“三年照搬父亲的做法,一成不变”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也要批判孔子了!因为,这明显就是教人吃饭不消化嘛!还说什么“学而时习”,还说什么“君子务本”,还说什么“三省吾身”,还说什么“温、良、恭、俭、让”……这明显就是自相矛盾嘛!而且,时移事易,这样的做法,别说是儿子,就是做父亲的自己照搬自己从前的做法,也不可能完全做到啊!孔子是白痴到家了吗?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情形可算“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呢?


其一,“三年照搬父亲的做法,一成不变”肯定算,只要有人做得到;


其二,如果排除照搬照抄的话,这样的一种情形也可算——三年之中,不忘其父的教诲,凡事总要拿父亲生前的做法作个参考与借鉴,以便确定最佳方案,避免经验不足造成的失误。


比较起来,显然第二种情形更可能是孔子的原意。


但以上论述也只是反证而已,顺着理一理,还是不是这样呢?


“父在,观其志”——父亲在的时候,看他的心意。为什么要看他的心意呢?是因为他的行为受到父亲的管制,不得自主吗?不是!是因为“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是因为对于“孝”而言,关键在于做儿女的有那么一份孝敬父母的真心实意。


“父没,观其行”——父亲不在的时候,看他的行为。为什么要看他的行为呢?是因为父亲不在了,没有了父亲的管制,他终于自由了吗?不是!是因为既然“孝”的关键在于真心实意,那么父亲不在的时候,就应看他对父亲是否还有真情实感。而判断真情实感的依据正是看他的行为表现出来,是人走茶凉呢,还是时有挂怀!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道”是什么呢?“道”只是一种导向性的原则、方针,“道”并不等于“行”,具体怎么“行”,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所以,“无改于父之道”并不是“无改于父之行”,而是“不摒弃父亲对自己的教诲”。表现为行为,就是“凡事总要拿父亲生前的做法作个参考与借鉴”——这不正是“时有挂怀”的表现吗?


由上可知,所谓“观其志”,不是看他本人的人生理想是否合于父母的灌输,而是看他对父母的心意是否真诚;所谓“观其行”,不是看他本人的做人做事是否依照父母的样板,而是看他对父母的感情是否深切;所谓“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只是借此判断(或寄托)儿女对父母的感情而已,并不是傻傻地让父亲借自己的身体还魂三年!


换而言之,孔子的本意是说,“孝”的内核在于儿女对父母的真心实意与真情实感。只要有那么一份心,有那么一份情,就算是孝了,孔子并没有作什么稀奇古怪的要求!


至于那种非要揪着“老鼠儿子学打洞”的曲解不放的批判,就只有如此回应——自己吃饭不懂得咀嚼,难道还要怪厨师的饭做得不好吗?


       

标签:论语,洗洗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