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摘要

 与牛共舞者 2014-06-22

第一章 思考习惯的力量

习惯是一种经不断重复而逐渐形成的自动经验反应。在养成一种习惯后,它的作用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失败者只是期待着结果,却从不思考)

思考习惯需要四个基本要素的支持:

1 一种驱使你行动的信念;

2 一种思考方法——系列有意识或潜意识的内心程序;

3 一种有支持作用的情绪;

4 相关的技巧。

第二章 七种致命的投资信念

致命投资信念一:要想赚大钱,必须先预测市场的下一步动向。

索罗斯承认:“我在金融上的成功与我预测事件的能力完全不相称。”

巴菲特呢?他对市场下一步将如何变化根本不关心,对任何类型的预测也毫无兴趣。对他来说,“预测或许能让你熟悉预测者,但丝毫不能告诉你未来会怎样。”

致命投资信念二:“权威”信念——即便我不会预测市场,总有其他人会,而我要做的是找到这么一个人。

如果你真的能预见到未来,你是站在房顶上大声谈论它,还是闭紧嘴巴,开一个账户然后大发横财?

媒体“权威”是靠谈论投资、出售建议或收取资金管理费来赚钱的。但正如约翰.特雷恩在《点石成金》中所说:“一个知道如何将铅字变成黄金的人是不会为每年100美元的报酬把这个秘密告诉你的。”更别说在电视上免费告诉你了。

致命投资信念三::“内部消息”是赚大钱的途径。

就像巴菲特说的:“就算有足够的内部消息和100万美元,你也可能在一年内破产。”

致命投资信念四:分散化。

索罗斯的成功要诀与巴菲特的完全一样:用大投资创造远高于其他投资潜在损失的巨额利润。

分散化策略和效果则恰恰相反:你持有许多公司的少量股票,就算其中的一只股票疯涨,你的总资产可能也变化不大。

致命投资信念五:要赚大钱,就要冒大风险。

成功投资者是很不喜欢风险的,他们会尽可能回避风险,让潜在风险损失最小化。

致命投资信念六:“系统”信念,某些地方的某些人已经开发出了一种能确保投资利润的系统——技术分析、原理分析、电脑化操作、江恩三角,甚至占星术的神秘组合。

致命信念七:我知道未来将会怎样,而且市场“必然”会证明我是对的。

这种信念是投资狂热的一个常见特征。

那些相信自己只有预见到未来才能赚钱的投资者在寻找着“正确”的预测方法,那些执迷于这个致命投资信念的投资者认为他们已经知道未来将会怎样。当狂热平息后,他们已经失去了大部分资本——有时候还有他们的房子和衣服。

带着教条思想进入市场是所有七种致命投资信念中最有害的一种。

第三章 保住现有财富

制胜习惯一:保住资本永远是第一位的

投资大师:相信最重要的事情永远是保住资本,这是他投资策略的基石。(锁定风险的地板保存实力活下去)。

失败的投资者:惟一的投资目标就是“赚大钱”。结果,他常常连本钱都保不住。

投资大师重视的是长期效益,他不会把他的每笔投资都看成离散的、个别的事件。他关注的是投资过程,而保住资本是这个过程的基础。

沃伦.巴菲特与乔治.索罗斯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者——因为他们都是极端重视避免缺失的人。就像巴菲特所说:“现在避免麻烦比以后摆脱麻烦容易很多。”

保住资本不仅是第一个制胜投资习惯,它还是投资大师带入投资市场的其他所有法则的基础,是他们整个投资策略的基石。

第四章 索罗斯不冒险吗

制胜习惯二:努力避免风险

投资大师:作为习惯一的结果,他是风险厌恶者。

失败的投资者:认为只有冒大险才能赚大钱

对投资大师来说,风险是有背景、可衡量、可管理的,也是可回避的。

投资大师关注的不是利润,而是必然会带来风险的规避与衡量方法:也就是他们的标准。

他购买一只股票(或企业)是因为它符合他的投资标准,因为经验告诉他,他最终将得到回报可能性很大:要么是股价上涨,要么是企业利润提高(在他购买了整个企业的情况下)。

投资大师通常用四种方式规避风险:

1 不投资;

2 降低风险;(巴菲特整个投资策略的核心和主要投资方法,他只会投资于他认为价格远低于实际价值的企业)

3 积极的风险管理(索罗斯驾轻就熟的一种策略)

4 精算风险管理。

大多数投资顾问都会大力推荐另一种风险规避策略:分散化。但对投资大师来说,分散化是荒谬可笑的。

投资大师的精神状态有个与众不同之处:他们可以彻底摆脱情绪的控制。不管市场发生什么,他们的情绪都不会受到影响。

如果你被个人情绪左右了,那么你在风险面前是极为脆弱的。被情绪征服的投资者(即便从道理上讲他完全知道事情出错时他应该做些什么)常常畏首畏脚,无休止的苦思应该怎么做,为了缓解压力,他们往往以撤退(通常是以赔本价)收场。

巴菲特凭借他的投资方法实现了必要的情绪分离。他关注的是企业质量。他唯一担心的是他的那些投资是否一直符合他的标准。

巴菲特根本不关心市场动向,难怪他经常说就算股市关闭十年他也不在乎。

第五章“ 市场总是错的”

制胜习惯三:发展自己的投资哲学

投资大师:他有自己的投资哲学,这种哲学是他的个性、能力、知识、品位和目标的表达。因此,任何两个极为成功的投资者都不可能有一样的投资哲学。

失败的投资者:没有投资哲学,相信别人的投资哲学。

有一套核心哲学是长期交易成功的根本要素。没有核心哲学,你就无法在真正的困难时期坚守你的立场或坚持你的利益计划,你必须彻底理解、坚决信奉并完全忠实于你的交易哲学。为了达到这样的精神状态,你必须要做大量的独立研究。

巴菲特认为市场先生是躁狂抑郁症患者,今天可能欣喜若狂,明天就可能消沉沮丧。

索罗斯对投资现实的前提假设是:“市场总是错的”。

如果投资者想获得成功,他们必须接受下面的理念:

第一条理念就是市场总是(或经常是)错的。

第二条是市场像个喜怒无常的精神病患者,他总会时不时的报出低的离谱的股价或愿意在价格高的荒谬的时候购买同样一只股票。换句话说,你不可能预见到股市的未来变化趋势,因此预测不是巴菲特式投资策略的一部分。

第三条是自己独立的得出价值标准去评估一只股票到底是便宜了还是贵了。

被巴菲特称为“我有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费雪”的费雪在他的“能力圈”范围内寻找符合他的全部标准的“四维标准”的企业,这四维标准是:

1.它们必须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是行业内成本最低的生产商,并(或)有出众的生产、财务、研发和营销技巧。

2.它们必须有超凡的管理,在他看来,这是超凡成果的根本原因。

3.它们的业务特色必须能够确保它们目前的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资产收益率、利润率和销量增速将会保持一段时间。

4.它们的价格必须有吸引力。

对价值1美元的东西,巴菲特想用4050美分买下,而索罗斯愿意支付1美元甚至更多,只要他看到一种将把价格推高到2美元或3美元的未来变化。

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当股价上涨,投资者感到自己富裕了,于是会花更多的钱。结果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都上升了。华尔街分析家们会指出这些“改善的基本面”,鼓励投资者买入。这会让股价进一步上涨,让投资者感到自己更富有,于是他们的支出又会增加。这个过程会持续进行下去。这就是索罗斯所说的“反身性过程”——一个良性馈环,股价的变化带来企业基本面的变化,继而带动股价的进一步变化,如此循环往复。

巴菲特和索罗斯都有他们自己的极为详细而又独一无二的投资哲学。

他们的每一次行动都是他们的事前思考的广度和深度的表达。在他们深刻思考每一项投资之前,他们不会投入一分钱。

投资大师的投资哲学也给了他一种强大的精神优势,能让他在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失去理智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

第六章 衡量什么取决于你

制胜习惯四:开发自己的个性化选择、购买和抛售投资系统

投资大师:已经开发并检验了他自己的个性选择、购买抛售系统。

失败的投资者:没有系统,或者不加检验和个性化调整地采纳了其他人的系统(如果这个系统对他不管用,他会采纳另一个还是对他不管用的系统。)

巴菲特的目标是以低于一美元的价格购买价值一美元的东西。可以将他的投资标准总结为:价格适宜的高质量企业。而企业的质量就是他的衡量对象。

索罗斯的目标是从市场先生的情绪波动中获利。他将他的投资决策建立在有关事件未来进展的一种假设上。他衡量的是这种假设的可靠性和事件的进程。

巴菲特的招牌式投资策略是买下整个企业(如西诗糖果)或重金买下企业的大量股份(如可口可乐)。对巴菲特来说,部分和完全拥有一家企业的区别是无关紧要的:他关注的永远是同一件事情——企业的质量。

他的投资方法的核心是判断一家企业的价值。为了判断价值,他设定了一套明确的标准:

第一条标准是:我了解这家企业吗?

第二条标准:管理层有没有合理的分配资本?

第三条标准:如果管理层不变,我愿意购买这这企业吗?

第四条标准:这家企业有理想的经济特征吗?这些特征可维持吗?

第五条标准:它有超常的净资产回报率吗?

第六条标准:我对它的价格满意吗?对巴菲特来说,一家企业的价值不在于它明天的股市市值,而在于它的未来收益。

巴菲特在完成整个评估过程之前不会投入一分钱。索罗斯则常常采取截然不同的策略:“先投资,再调查”。

索罗斯的目标是从市场先生的情绪波动中盈利。他的购买策略是先用少量资金检验他的假设。下一步行动取决于市场先生是否会证实他的假设。如果他认为这笔投资只是时机问题的话,他可能会再次检验。

第七章 集中少数投资对象

制胜习惯五:分散化是可笑的(放大获利的可能,让利润成长,而不是放大风险)

投资大师:认为分散化是荒唐可笑的。

失败的投资者:没有信心持有任何一个投资对象的大头寸。

任何一个领域的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有自己执著的追求目标。他们不会把自己的精力分散到多个不同的领域中。

专业投入单一的目标成果就是获得专家技能。

就像分散化投资者一样,一个样样通的人实际上样样不通,所以他很少像那些把自己的全部能量都投入唯一目标的人一样成功。

你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你涉猎的领域越多,你在某一种行为上所花费的精力就越少。

投资组合的分散化(或集中化)程度与用在选股上的时间和精力直接相关。分散化程度越高,用在每一次决策上的时间就越少。

由于投资大师的投资组合是集中的,他可以把他的精力高度且高效的集中在甄别正确投资对象上。他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寻找符合他的标准的高概率事件上。

两人都不会做小额投资,当机会出现,他们会尽可能的多买,这才是对他们的财富真正意义的投资。

第八章 省一美分就是赚一美元

制胜习惯六 注重税后收益

投资大师:憎恨缴纳税款和其他交易成本,巧妙的安排他的行动以合法实现税额最小化。

失败的投资者:忽视或不重视税收和其他交易成本对长期投资效益的影响。

提高财富增速的方法之一是降低税额和其他交易成本,考虑到复利的魔力,今天所省下的少量资金可能在长期内对你的净资产产生巨大的影响。巴菲特通过将省下的资金全部注入他的投资系统而提高了年复利率,增强了这种效应。

第九章 术业有专攻

制胜习惯七:只投资你懂的领域

投资大师:只投资于他懂的领域。

失败的投资者:没有认识到对自身行为的深刻理解是成功的一个根本性先决条件。很少认识到盈利机会存在于(而且很有可能大量存在于)他自己的专长领域中。

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都有一片明确的领地。

能力范围:每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小部分投资对象中,他们擅长这些,也只擅长这些。

投资大师发展自己的投资哲学的过程决定了他懂什么类型的投资。这划定了他的能力范围,只要他不超出这个范围,他就拥有一种能让他的表现超出市场总体表现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就是衡量一笔投资是否有理想的平均利润期望值的能力。

用巴菲特的话说:“关于你的能力范围,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这个范围有多么大,而是你划定的边界有多么合理。”

第十章 如果你不知道何时说“是”,那就永远说“不”

制胜习惯八 不做不符合标准的投资

投资大师:从来不做不符合他标准的投资。可以很轻松地对任何事情说“不”。

失败的投资者:没有标准,或采纳了别人的标准。无法对自己的贪欲说“不”。

不管你有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当你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你很可能处于一种无意识无能的状态。在某个领域中使你成功的思考习惯可能已根深蒂固的植入你的意识,而在另一个领域中导致你的失败。

正如巴菲特所说:“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重要的不是他们知道多少,而是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认识到自己不知道什么。”

投资大师很明白他懂什么又不懂什么。因此,当他碰到一个他不懂的投资对象时,他不会感兴趣。

怀疑论者们一直是狂躁期中损失最大的群体之一。作为在好时光几乎就要结束的时候才被吸引进来的人,他们恰好是在泡沫破裂而股市全面崩溃之前买入的。这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一个极端的例子。某些看到其他人在赚钱而自己却没有这种好运的投资者开始自我怀疑并追逐幻想。其他一些人,会贬低自己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跑到其他地方去掘金,全不知他们已经坐在一个金矿上。

这类现象的共同特征就是不知何时说“是”,何时说“不”。

投资大师不理会他不了解的投资对象,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而他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是因为他划定了自己的能力范围。

他已经证明,如果他留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他会轻松盈利。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外可能确有一座更高的山,但他对这座山不感兴趣。他那种已经得到验证的投资风格符合他的个性。

第十一章 用自己的投资标准滤光器观察投资世界

制胜习惯九 自己去调查

投资大师:不断寻找符合他的标准的投资机会,积极进行独立的调查研究。只愿意听取那些他有充分的理由去尊重的投资者或分析家的意见。

失败的投资者:总是寻找那种能让他一夜暴富的“绝对”好机会,于是经常跟着“本月热点消息”走。总是听从其他某个所谓“专家”的建议。很少在买入之前深入的研究一个投资对象。他的“调查”就是从经纪人和顾问那里或昨天的报纸上得到最新的“热点”消息。

巴菲特最喜欢的投资信息来源是人尽可得且通常可能随意索取的:企业的年报。

投资大师的秘诀不在于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而在于他如何解释他看到的东西。而且,他愿意“再下功夫”去验证他最初的评估结论。

第十二章 如果无事可做,那就什么也不做

制胜习惯十 有无限的耐心

投资大师:当他找不到符合他的标准的投资机会时,他会耐心等待,直到发现机会。

失败的投资者: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在市场中有所行动。天天都是机会,就不是机会!机会注定是少数

巴菲特在1998年的股东年会上说:我们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找到值得一提的股票了。我们还要等多久?我们要无限期的等。我们不会为投资而投资。我们只有在发现了诱人的对象时才会投资。……我们没有时间限制。

第十三章 扣动扳机

制胜习惯十一 即刻行动

投资大师:在做出决策后即刻行动。

失败的投资者:迟疑不决。从来就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也就没有属于自己的自信。

没有明确的投资标准的投资者无法衡量他的任何投资理念的价值。即使他已经对某个投资对象做了大量的研究,而且决定要买入,在没有标准的情况下他也无法安心。他“检验”他的想法的方法之一是询问朋友甚至经纪人,用别人的看法充当他所欠缺的投资标准。…没有投资标准的投资者一直被怀疑折磨着。他的决策程序不会有终点。他永远也不敢确信他正在做的正确的事情。

第十四章 在买之前就知道何时卖

制胜习惯十二 持有赢钱的投资,直到事先确定的退出条件成立。

投资大师:持有赢钱的投资,直到事先确定的退出条件成立。

失败的投资者:很少有事先确定的退出法则,常常因担心小利润会转变成损失而匆匆脱手,因此经常错失大利润。(不敢持有利润成长,同时敢持有亏损等待回归)

不管你在一笔投资中投入了多少时间、心血、精力和金钱,如果你没有事先确定的退出策略,一切都可能化为乌有。(控制风险地板)

巴菲特和索罗斯的退出策略来源于他们的投资标准。

巴菲特不断的用他投资时所使用的标准来衡量他已经入股的企业的质量。尽管他推崇的持有期限是“永远”,但如果他的一只股票不再符合他的某个投资标准,他会把它卖掉。

当巴菲特需要为更好的投资机会筹集资金时,他会卖掉手中的一些资产。

他的第三个退出法则是:如果他认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认识到他最初完全不该做这样的投资,他会毫不犹豫的退出。

在退出时机上,巴菲特、索罗斯和其他成功的投资者都会采用以下6种策略中的一种或几种:

1.当投资对象不再符合标准时。

2.当他们的系统所预料的某个事件发生时。(有些投资是以特定事件将会发生为前提假设的)

3.当他们的系统所得出的目标得到满足时。

4.系统信号。这种方法主要由技术交易者所采用。

5.机械性法则。比如10%的盈利或止损点等等。

6.在认识到他犯了一个错误时。

投资标准的不完善或没有投资标准的投资者显然无法采用退出策略。因为他们无从判断一个投资对象是否符合他的标准。另外,他在犯了错误的时候也不会意识到他的错误。

投资大师关心的不是他会在一笔投资中赚多少或赔多少。他只遵循他的系统,而他的退出策略只不过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罢了。(重要的是过程处理是否正确,而非结果是赚是赔)

大多数人在感到迷惑的时候都会紧张,但无论如何都要行动。一个投资者可能无限期地推迟一笔投资,但他回避不了兑现利润或接受损失的决策。只有明确自己的投资哲学的投资标准,他才能摆脱紧张。

第十五章 永远不要怀疑自己的系统

制胜习惯十三 坚持遵守你的系统

投资大师:坚定的遵守他自己的系统。

失败的投资者:总是“怀疑”自己的系统——如果他有系统的话。改变标准和“立场”以证明自己的行为是合理的。(跟着情绪感受摇摆,而不是根据系统)

一个容易冲动、缺乏耐心的人,希望马上看到结果,永远也不会喜欢格雷厄姆式的投资,因为这种策略要求他等待一只股票在两三年后回归它的内在价值。

类似的,一个喜欢在行动前详细研究并想清楚所有细节的人不适合做外汇交易,因为这种交易要求瞬间判断、直觉行事、持续行动并一刻不停地盯紧市场。

或者,如果一个人只喜欢购买一些他看得见甚至能感觉到价值的有形事物,他永远也不会使用那种投资于科技或生物技术创业企业的系统。

我发现有三类不同的投资者:分析师、交易商和精算师。每一类人的投资方法都与其他人完全不同,这与他的投资个性有关。

分析师以巴菲特为代表,在将一笔投资的全部细节仔细考虑清楚之前,他一分钱也不会掏。

交易者主要靠无意识能力行动。这种以索罗斯为象征的投资者需要对市场有一种“感觉”。他行动果断,凭借的常常是不完全的信息。他相信自己的“直觉”,完全相信自己一定能及时撤退。

精算师琢磨的是数字和概率。他只重视整体,完全不关心个别事件,保险公司就是典型的例子。

一般的成功投资者与像巴菲特和索罗斯这样的投资大师之间的区别在于,投资大师一直坚定的遵守自己的系统。

从基本投资哲学到投资选择方式再到详细的买卖法则,每一个投资大师的投资方法都是他自己设计的,所以他从来不会在诱惑之下怀疑他的系统。

第十六章 承认错误

制胜习惯十四 立即纠正它们

投资大师:知道自己也会犯错。在发现错误的时候立即纠正它们,因此少遭受大损失。

失败的投资者:不忍放弃赔钱的投资,寄希望于“不赔不赚”,结果经常遭受巨大的损失。

成功人士重视的是避免错误并在发现错误时即刻纠正它们。有时候,仅专注于避免错误就能带来成功。

就像巴菲特经常说的:查理.芒格和我从不曾学会如何解决棘手的问题,我们学会的是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总而言之,躲避恶龙比屠龙更有利。

在认识到自己犯了大错之后,投资大师会毫不犹豫的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并纠正错误。为了保住他的资本,索罗斯的决策是先抛售、再分析。

第十七章 从错误中学习

制胜习惯十五 把错误转化为经验

投资大师:把错误看成学习的机会。

失败的投资者:从不在任何一种方式上坚持足够长的时间,因此也从不知道如何改进一种方法。总在寻找“速效药”。(交易大师发现错误时把控制亏损认赔出场看作是一种庆幸和很有自豪感的事情,而失败者则认为是一种羞辱和丢人的事情,没有把面对未来不确定性下人会不断犯错误看作是自然常态)

用巴菲特的话说:“一个公开误导其他人的首席执行官,最终会在私下里误导自己。”

索罗斯同样坦率。“对其他人来说”他说,“犯错是一种耻辱,对我来说,承认自己的错误是一种骄傲。一旦我们认识到理解上的不足是人类的先天特征,犯错误就没有耻辱可言了,耻辱的只是不能纠正错误。”

第十八章 光有愿望是没有用的

制胜习惯十六 交学费

投资大师:随着经验的积累,他的回报也越来越多。……现在他似乎能用更少的时间赚更多的钱。因为他已经“交了学费”

失败的投资者:不知道“交学费”是必要的。很少在实践中学习。……容易重复同样的错误,直到输个精光。

经受赔钱的痛苦是经验积累的重要环节。对这样的损失做何反应是决定一个投资者最终是成是败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交学费可能是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巴菲特和索罗斯都用了几乎20年才完成这个过程,但他们是以一种非系统化的方式走过这段路的。

第十九章 沉默是金

制胜习惯十七 永不谈论你在做的事(成功投资不是追求认同感的过程,独立性是必然)

投资大师:从不对任何人说他在做些什么。对其他人如何评价他的投资决策既没有兴趣也不关心。

失败的投资者:总是在谈论他当前的投资,根据其他人的观点而不是自己现实的变化来“检验”他的决策。

巴菲特拒绝与任何人谈论他的任何投资对象,直到卖掉他们。而且即使卖掉了,他也经常不去谈论它们,因为他有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候再买回来。“你是对是错并不取决于别人是否同意你的观点,”他在伯克希尔1991年年会上对股东们说“你正确是因为你的论据正确,推理正确,这是做正确决策的唯一方法。”

(交易绝不是不是一个追求认同感和可以抱团取暖的过程,现实常常相反)

第二十五章 吃你自己的饭

制胜习惯二十三 投入你的财产

投资大师:把他的钱投入到他赖以谋生的地方。例如:巴菲特的净资产有99%是伯克希尔的股份,索罗斯也把他的大部分财产投入了量子基金。他们的个人利益与那些将钱托付给他们的人是完全一致的。

失败的投资者:投资对他的净资产贡献甚微——实际上,他的投资行为常常威胁到他的财富。他的投资(以及弥补损失的)资金来自于其他地方:企业利润、薪水、退休金、公司分红,等等。

投资大师与投资权威之间的区别是:投资大师是个投资者,投资权威是个算命先生。不管他或她是个基金经理、业余通讯员、经纪行分析师还是金融顾问,他的工作只是出售观点,不是推荐有利润的投资。

不愿吃自己做的饭的投资权威在电视屏幕上可能比较讨人喜欢。他实际上是在建议做他所“说”的事而不是他所“做”的事,你究竟为什么要遵循他的建议或请他来照管你的钱呢?

第二十六章你必须是天才吗

巴菲特索罗斯他们两个人都有一个有趣的共同点:都未曾通过华尔街雇员们必须要通过的诸多证券业从业资格考试中的任何一个。如果说世界上最伟大的两位投资者都害怕或没能通过这类从业资格考试,它们的实际价值有多大呢?既然巴菲特和索罗斯都没有任何从业资格证书,它们当然也不是你获得投资成功的必要条件。你真正要做的是学到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思考习惯和思考方法。专家并不一定是在深思熟虑后提出观点的,有可能他只是不希望自己看起来像个“傻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