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妓”與“鎖骨菩薩”

 真友书屋 2014-06-22

 

“佛妓”與“鎖骨菩薩”

“佛妓”是令中國人最困惑的說法之一。它似乎將最聖潔與最污穢結合在一起。

《太平廣記》卷一零一釋證類》“延州婦人”條目載:昔,延州有婦人,白皙,頗有姿貌,年可二十四五,孤行城市,年少之子,悉與之遊,呢薦枕,一無所卻。數年而歿,州人莫不悲惜,共醵喪具,為之葬焉。以其無家,瘞於道左。(唐代宗)大曆中(776779),忽有胡僧自西域來,見墓,遂趺坐,具禮焚香,圍繞讚歎數日。人見,謂之日:此一淫縱女子,人盡夫也。以其無屬,故瘞於此,和尚何敬耶?僧曰:非檀越所知,斯乃大聖,慈悲喜舍,世所之欲,無不徇焉。此即鎖骨菩薩,順緣已盡。聖者雲耳不信,即啟以驗之。眾人即開墓,視遍身之骨,鉤結皆如鎖狀。果如僧言。州人異之,為設大齋起塔焉。

這裡說的是古代延州府,即今天的延安市,有一頗有姿色的年輕女子,拿大白話來說,就是利用自己的單身便利與許多男人亂搞不正當的男女關係。幾年後,大概房事操勞過度,積勞成疾,竟一命歸西。當時的州人,準確地說是男州人,無不為之悲惜,將之葬在路邊。不久,一西域來的和尚見此墓,即敬禮焚香,磕頭如搗蒜。路人都納悶,問道:這是一個浪蕩女人,人人都可作她的老公,和尚為什麼這樣尊敬她?和尚答道:“此乃大聖,是鎖骨菩薩,一生捨己為人。”眾人不信,開棺驗屍,果見鎖狀骨架。眾人驚異之極,便設大齋建塔樓,以作永久追思。

與此類似,《續玄怪錄》記載:昔延州有婦人頗有姿貌,年少之子悉與之遊,狎昵薦枕,一無所卻。死後有西域胡僧於其墓敬禮焚香讚歎。人怪之,僧曰:斯乃大聖,慈悲喜舍,世俗之欲,無不徇焉。此即鎖骨菩薩,順緣已盡。眾人不信,開墓視之,見遍身之骨,鉤結皆如鎖狀,果如僧言。《傳燈錄》也提到,僧問:“如何是清淨法身?(延沼禪師)曰:“金沙灘上馬郎婦。”賢女馬郎婦,於金沙灘上施一切淫人。凡與交者,永絕其淫。死葬後一梵僧掘之,乃鎖子骨也。

這些說法有三點讓人驚訝不已:

一是革命聖地延安寶塔山上的寶塔居然與那個鎖骨菩薩有關係——其始建時,為鎖骨菩薩的舍利塔,建於宋代;

二是那個人盡可夫的浪蕩女子居然就是鎖骨菩薩本尊;

三是鎖骨菩薩並非等閒的菩薩,根據考證而是佛教信徒最信奉的觀音菩薩的化身。《韻府續編》具體指出:馬郎婦即觀音大士之化身也。觀音菩薩為慈悲普渡眾生,專門從事“佛妓”的凡世之職。

中國民間廣為流傳一種魚藍觀音的傳說:觀音幻化為市井美女,當遭到色誘的男子欲與這個“佛妓”求歡時,所顯現的卻是骷髏,故用此警示塵世的虛妄。

佛教密宗有一個令世人費解的故事:兇殘暴虐的國王毗那夜迦瘋狂屠殺佛教徒,佛祖釋迦牟尼派觀世音化為美女同這個暴君交媾,沉湎色欲的毗那夜迦最後降服於“佛化美色”,也就是“佛妓”而皈依佛教,轉變為佛壇上眾金剛的主尊。

《華嚴經》曰:“先以欲鉤牽,後令成佛智。”用色欲來引人上鉤,並使其立地成佛,這也不枉為一個高招。淫女竟與菩薩二位一體,淫行乃是為德行獻身,乃為某種方式的普渡眾生。

據紅學家考證,從有關的志怪、佛典和佛家公案等著作中,可以推斷曹雪芹筆下那個常領寶玉遊太虛幻境的警幻仙姑是從文化源流中所借鑒的原型。寶玉嘗試與警幻妹的雲雨之事,就從色欲向“意淫”昇華,達到“自色悟空”的境界。警幻之所為就是對寶玉的性啟蒙或性意識的教育,從而能夠與各種女性正確相處。這也就說明了寶玉為什麼成了後世情種的偶像。

燦爛的唐代佛家藝術令人遐思,很少人知道,當時的畫匠竟以歌舞妓為模特,取其豐腴嫵媚姣好為形,來傳佛經眾菩薩之神。

其實,佛家禪宗數萬個公案中,不少是寓意荒誕,使人道者見道,淫者見淫,深者見深,淺者見淺。任何事物原本只有真假之分,若是人們硬要加以善惡美醜,那就為之套上了主觀評判標準。

筆者本人在印度訪問時,就在佛教聖地親眼看到數百尊進行各種性交的男女雙修造像。“佛妓”並非中華文化的產物,實際上是受到“性力派”影響的印度密教的真諦。同道家陰陽房中術遭遇一樣,受到儒家的限制,漢傳佛教在表現這種“佛妓”的題材時當然不如印度密教和西藏密宗那般張揚。即便如此,上述延州婦人一類的傳說,在儒家衛道士看來,也已經是大逆不道了。

西藏密宗對歡喜佛的供奉是一種心性和佛性的修煉,乃一種建立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教義上的“以欲制欲”。什麼是“歡喜佛”的宗教寓意?密宗分別以女陰的變形蓮花和男根的變形金剛杵為象徵,運用瑜珈修煉法將想像的陰陽交媾和真實的男女交歡相結合,最後達到涅槃的極樂境界。密宗傳說中,貌似殘暴的明王與千媚百嬌的明妃合為一體。後者乃前者密不可分的修行伴侶,以美色和愛欲供奉,繼而感化那些殘暴的神魔,終將再把他們引進佛的境界中去。

從文化來看,“佛妓”之說,最終還是源自遠古人們對生殖和宇宙生命的崇拜。

不過,男人真是奇怪的動物,《太平廣記》和《聊齋志異》上許多故事縱然明知講的是白骨、妖狐、蛇孽、鬼怪,也要捨命為色。真乃“生作灑脫人,死為風流鬼”。

倘若真有以色欲勾引,而引人達到佛法大智大善的“佛妓”,恐怕不少原本不信佛的人們要擠破頭了。


作者:丁子江,旅美學者、作家,研究領域為東西方哲學與思想比較文化與歷史哲學以及社會政治哲學。曾研究或任教於北京大學、美國普渡大學、芝加哥大學和加州州立科技大學等。著有《羅素:所有哲學的哲學家》《思貫中西》《中美婚戀的性學分析》等著述。曾獲加州州立科技大學寫作金棕櫚獎、臺灣舞臺劇本大獎賽第二名、國際詩作協會佳作獎等,作品還多次入圍《聯合文學》和《聯合報系》等文學首獎決選。

題圖:飛天,唐代壁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