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动孩子积极性也得学会“拍马屁”

 我生气了哈 2014-06-25

小文问我:“你是怎么做到让兜兜对什么都充满兴趣,自愿去学习的?”

我说方法很简单:在公司怎么对待你的上司,在家怎么对待你的孩子。

很奇怪是吗?通俗的讲其实只有两条:

A、 提出备选路径,让他反复做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你会问老板“这个怎么做?那个怎么做?”不会。你会拿出两套方案让老板裁定哪一套更适合。

B、  “拍马屁”似的溢美之词作为赏识教育在激励孩子兴趣方面屡试不爽。你会天天骂你的老板是个笨蛋?不会。那你为什么骂你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呢?把你花在老板那里的小心思省出一点儿给你的孩子,我相信亲子关系、孩子的能力都会有很大提升。

比如说周末兜兜在家做作业吧,一般是语数外三门课程。

如果我问兜兜:“宝贝,你想先做什么作业啊?”

你们用脚丫子都能想出来,孩子的回答一定是:“什么都不想做!”

所以我不这样问。我先给出第一道选择题:“兜兜你想先做英语还是数学?”

兜兜说:“让我看看作业纸,英语是什么,数学是什么?”

英语只需要背课文单词、预习课文单词,没有纸质作业,可想而知,兜兜毫不犹豫选择了最省事的英语。我虽心知肚明其中缘由,但也不会竹筒倒豆子实话实说,只是装作若无其事的夸赞一句:“我猜也是!英语老师都说了,你的听力成绩在班里简直是数一数二的!你这么喜欢英语难怪学得好呢!···”

兜兜听得受用,自然学习的热忱也如星星之火迅速燎原,爱学、主动学与被迫学习的效果绝对不可同日而语:课文听三遍就背得滚瓜烂熟,我在厨房做着饭都能听见兜兜自己窸窸窣窣在本子上写单词的声音,完全不需要监督、催促。等我搞定一桌早餐,所有复习预习已经万事俱备只欠验收了。

你们肯定想说:对自己的孩子还虚情假意的讲策略这合适吗?那不妨先听一个故事:

1968年罗森塔尔带着一个实验小组走进一所普通的小学,进行一个所谓“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他们在6个年级随机抽取了18名学生,并煞有介事地以赞赏的口吻,将这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他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成绩和智力表现上有明显进步,而且在兴趣、品行、师生关系等方面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现象被称为“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或者“皮格马利翁效应”。

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而这种暗示,正是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罗森塔尔认为,由他们提供的“假信息”最后出了“真效果”的主要原因,是“权威性的预测”引发了教师对这些学生的较高期望,就是这些教师的较高期望在8个月中发挥了神奇的暗示作用。这些学生在接受了教师渗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信息之后,会按照教师所刻划的方向和水平来重新塑造自我形象,调整自己的角色意识与角色行为,从而产生了神奇的“期望效应”。

“期待效应”给我这样一个育儿的启示:赞美、信任、期待具有改变孩子行为和能力神奇魔力,当一个孩子获得了长辈(尤其是外部的权威性长辈,如老师)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整个社会支持与认可,拥有了积极向上的动力,不由自主的提升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心甘情愿、竭尽所能去达到长辈的期待,以避免长辈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期望的连续性。我不认为对“期待效应”的利用是虚伪的手段,相反,我推崇这种自觉自愿的平衡过程。

 

1、 借他人之口提出明晰的夸赞,好过父母一句简单概括的“你真棒”

“英语老师都说了,你的听力成绩在班里简直是数一数二的!”这句话可谓一掷千金,因为英语老师就是兜兜心目中最权威的评判。她的一句评价就可以给孩子强烈的暗示与积极的引导。

吃饭的时间兜爸爸问:“兜兜,英语老师真的说了?你英语真的这么棒?”

兜兜得意的回答:“当然!上次我妈妈加班,让芃芃妈妈去接我,英语老师跟芃芃妈妈说话我听见了···”

俗话说:人受一句话,佛受一炷香。老师的情绪、语言和行为就这样无声无息传染给了学生,使兜兜莫名的因为一句话的力量,强烈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殷切期望,自信自强之情油然而生,成绩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飞跃。这种“意见领袖”的真诚期待,是发自内心的、具体的、明确的,孩子能够感受到自然不会辜负。   

2、尊重孩子天性的基础上充分信任孩子,给孩子选择的自由,

吃完早餐,稍事休息,我再抛出一道选择题:“兜兜,你想先做语文还是先做数学?”

兜兜又一次拿起作业纸看看作业量:“妈妈,能先做一部分语文吗?亲子阅读和周记先不写行不行?因为我还没有看书、没有玩儿呢,没有什么好写的啊!和英语那样先读课文背课文、听写生字行不行?”

“当然行!都是你的作业,你说了算!”

兜兜感觉小主人翁的自主权得到了尊重,又一次心甘情愿、热情洋溢的学起来。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3、有限度的自由需要家长事先做好规划,制定游戏规则。

有的家长说:应该先把写的作业都写完,才能踏实玩儿。

你踏实了,孩子心里踏实吗?学习基础夯实了吗?做题的时候没有选择权心里闹着别扭,做完之后不管对错心就飞走了,再让他复习他会不会浮躁的说一句:“还复习什么?作业都做完了!”心猿意马、如坐针毡还有效果吗?所以说对孩子信任、自由还是有基础条件的。

给孩子做选择题,首要条件是:家长作为引导者要清楚每一条备选路径可能导致的走向趋势,并且设计好最切实有效的解释与点播。

对于兜兜的学习我是有循序渐进的规划的:先复习巩固基础,再做题扎实运用。为什么兜兜的选择就应了我的设想呢?因为选择题的顺序先后是事先规划好的。哪个是第一道选择,哪个是第二道,看似不经意的问答都是经过“期待规划”的。

4、家长要有所期待,有所要求,孩子才能有所成、有所为。

复习预习了语文之后,我们决定出去释放一下压抑的激情,一张一弛活动筋骨的同时加点必要的物质鼓励,下一步学习一定是事半功倍。但是我每次带着兜兜出去爬山、游湖、逛街吃美食、做运动、看电影···这些游玩的内容都不是临时随意的,是我做了充足功课,期待给兜兜留下深刻印象的,不说寓教于乐,至少可以激发兜兜写作热情,满足她的好奇心,促使她悉心观察、思考总结。

正如我们工作中,一个领导者组织者至少要明确目标,下属才能向目标努力。告诉兜兜我的憧憬与期待,她会提前进入状态,思考该做什么,怎么做,进而通过她的实践,我的鼓励,达到期待的结果。

正如这周看美国皮洛伯洛斯舞蹈团的《影子王国》,演出未结兜兜已经迫不及待呐喊:“妈妈,回家先写周记再写数学行不行?影子太有意思了!我要写下来,同学们一定都很羡慕我!”

至此,兜兜的作业都有了着落。

5、不逾越孩子的成长阶段,期待结果具有可行性

 对孩子的期待、评价、鼓励都要建立在实际基础上,对一个0分的孩子一蹴而就的要求100分不仅不会激发孩子潜能反而会抹杀孩子的努力,打击孩子的自信;反之,对一个小学生,还夸奖“你真棒啊都能自己穿衣服、吃饭了!”也十分可笑,因为表扬注入了太多是的水分,要让孩子有期待、有追求、有方向感,有能力实现。

6、规避期待效应的消极影响,防止受人操纵、控制。

生长在鸡窝的鹰不会飞,是因为期待效应错了。长期缺乏正确的引导,孩子也会没有目标吗?

期待效应一旦达到会有明显的满足感,可是如果达不到,或者有人恶意制造不切实际的期待,我们应该规避这种负面影响。正如“激将法”就是明显的利用期待效应控制他人。我们应该让孩子有目标、有激情,但是不应该鲁莽的只有斗志,只想到胜利,这样不仅会伤到自信,还会被人利用误入歧途。要避免孩子像“鸡窝里的雄鹰”——离开了期待就不会飞、不敢飞的情况发生,就应该培养孩子独立分析的能力,不人云亦云的果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