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棋戏

 宁似卿 2014-06-25
除围棋和象棋以外,还有六博、塞戏、格五、弹棋、双陆、樗蒲、五木等多种。这些棋戏在中国古代的不同历史时期曾风行一时,其中有的曾传入印度。后秦释道朗《大般涅盘经·现病品第六》:“樗蒲、围棋、波罗塞戏、狮子象斗、弹棋六博……一切戏笑,悉不观作。”《大般涅盘经》是一部记述佛国印度的宗教制度和文化历史的佛经,这证明樗蒲、围棋、波罗塞戏、弹棋、六博等中国古代棋戏,均曾传入印度。

  六博 比象棋古老得多,大约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至战国时期则已相当流行。《战国策·齐策》记述齐国都城临淄的情况时曾提到六博(图1)。

  六博的棋盘叫梮,是在方形或近似方形的木盘上,阴刻矩纹,漆绘 4个红色圆点。棋子叫棊,大都是骨质的,共12枚,红黑各 6枚,也有6枚为正方形6枚为长方形的。骰子叫箸,多半由半边细竹管制成,两旁各置一细铜丝,中间填金属粉。箸外涂黑漆。由于它的一面是平的,另一面为圆弧形,所以投掷时有正背面之不同。

  塞戏 由六博脱胎而来的一种古代博戏,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 塞又写成簺。 在古代文献中,常以"博塞"并称。《庄子·骈拇》有"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 成玄英《疏》说:“投琼曰博,不投琼曰塞。”塞戏在汉代很盛行,当时又称“格五”。西汉王朝设有“棋待诏”的官衔, 《汉书·吾丘寿王传》说他"以善格五召待诏",《后汉书·梁冀传》说梁冀“善格五”。塞戏的玩法,汉边韶《塞赋》有详细的叙述。它与六博的区别是,行棋时不用投箸。从西汉古墓中出土的塞戏棋局,发现两种形制。一种是湖北云梦西汉古墓出土的棋局。棋盘长38厘米,宽36厘米,厚 2厘米,正面为白地矩纹,与博局完全一样。它与六博的唯一区别是无博箸。另一种是甘肃武威县磨咀子汉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塞戏,棋盘为黑彩底,上绘白色的矩形图案,与博局图案稍有不同。塞戏的棋子是立方体的,绘有龙虎两种形制。

  弹棋 相传是西汉成帝时刘向仿蹴鞠之戏而作,东汉时盛行。棋盘类似古代的蹴鞠球场,以石为之,棋子每方 6枚。魏文帝非常喜欢弹棋,技艺甚高,他写过《弹棋赋》。三国时弹棋已由每方6枚棋子增至每方8枚。唐代时弹棋仍极盛行。从柳宗元《序棋》中看,弹棋的形制在唐代又有变化,棋子由每方 8枚增至每方12枚。由于象棋的盛行,弹棋到了宋代以后就不那么时行了。 双陆 由握槊演变而来,因局如棋盘,左右各 6路,故名。据北宋初晏殊《类要》载,双陆始自天竺(今印度),即《大般涅盘经》之波罗塞戏,三国魏黄初年间传入中国。南宋初洪遵在《谱双》中说:“双陆最近古,号雅戏,以传记考之,获四名:曰握槊,曰长行,曰波罗塞戏,曰双陆。盖始于天竺,流于曹魏,盛于梁、陈、魏、齐、隋、唐之间。”相传唐代有韦后与武三思打双陆,中宗点筹,杨贵妃与玄宗打双陆将输放白鹦鹉乱局的故事。双陆的形制很多,据《谱双》载,有北双陆、广州双陆、大食双陆、真腊双陆、日本双陆等多种。这些双陆局的棋盘和象棋盘有些相似。双陆的棋子,除日本双陆和真腊双陆的棋子是圆形的以外,其他均为立体的,约 3寸长,形似小棒槌,也有点象[国际象棋]中的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