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常识】从“黑便士”到“红便士”

 红豆居士 2014-06-26

【收藏常识】从“黑便士”到“红便士”

2014-06-26 宝泉钱币

从“黑便士”到“红便士”

1840年5月6日,英国正式启用1便士邮票,世称“黑便士”(Penny Black)邮票。盖销邮票使用马尔它十字戳,起先用红色油墨,发现极易消去,后来改用黑色油墨,但是盖销黑便士又不易看清。为此邮政总局决定将1便士邮票由黑色改印红色。1840年12月底用黑便士11次版模,开机印制红棕色1便士邮票,1841年2月10日红棕色1便士邮票开始发售贴用,人称“红便士”(Penny Red)邮票。


红便士为黑便士的姐妹票,早期的“红便士与“黑便士一样,也是没有齿孔的。寄信时要用剪刀将邮票一枚一枚地从版张上剪下来贴用,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长牙齿”的红便士

据史料记载,在1848年,一位记者急于往外寄发稿件,在往信封上粘贴邮票时,身边却找不到剪刀来剪开邮票。他急中生智,用领带上的别针在两枚邮票的间隔处先扎出一排小孔,然后再撕开贴用。一名爱尔兰籍年轻人亨利?阿切尔,目睹了此情景后受到启发。他经过反复研究、实验,发明了“邮票打孔机”经过一番斡旋,邮局采纳了他的为邮票打孔的建议。从1854年1月28日开始,“红便士邮票就开始“长牙齿”了。这就成了世界上最早有齿孔的邮票。齿孔不但方便了邮局和用户,很多集邮爱好者,还根据齿孔的疏密和形态异同鉴别邮票真伪,区分版别和年代。


为满足不断增加的用邮需求,“红便士”邮票在维多利亚女王执政期间,曾反复再版加印了一百多次,累计发行了210亿枚!虽然“红便士”邮票发行量巨大,使用时间较长,存世的信销票也较多;但由于它具有邮票史上第一枚有齿孔邮票的特殊地位,早期“红便士”实寄品便成了传统集邮爱好者和邮史研究者眼中的宝贝了。特别是接近打孔首日的,尤为罕少难觅,身价自然高贵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