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学习中医(中医真缔)

 分享快乐168 2014-06-27

   《皇帝内经》是学习中医的第一本书,也最基础和最深奥的医书典籍。

   但是,中医给陌生者产生牵强附会的印象,那些人的思想观念认为:中医的知识就是牵强附会、甚至说成是七拼八凑而形成的典籍、学科!其实这些朋友没有能够深入了解中医的临床经验,无法理解中国各历朝历代著作的中医典籍——包括中医理论知识和实践地各个医案记录内容!

    之所以让这些朋友产生错觉——认为“中医的知识就是牵强附会”,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习《易经》这本书。因为《易经》里的知识仅需依据一种思维(取物类象)去学习才能够明白书中的所有知识!那么,取物类象的思维是怎么样回事?

    其实,现代的小学生都知道《语文》课里有关于比喻造句的说法,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比喻方式。而比喻就是取物类象的思维的具体应用到文字领域

    因此,学习中医必须具有物类象的思维,必须应用比喻的思路。中医的基本知识是阴阳五行,通过取物类象的思维对阴阳五行与人体进行联系,从而达到比喻的思路!下面一个表格就是描述中医的基本知识。

中医诊断推测生理、病理之图表

自然界

五行

人体

五味

五时

五色 

五化

五音

五气

五方

五季

五脏

五藏

五腑

五窍

五形

五荣

情志

五质

五液

五声

五嗅

病变

平旦

臊(膻)

握紧

日中

小肠

忧郁

日西

湿

长夏

呕吐

日入

西

大肠

咳嗽

夜半

膀胱

齿

战栗

看见了上面的表格之后,就必须充分理解此表格里面的内容是如何应用的?

    中医的思想认为,人体有一个丢车保帅、壮士断臂的舍局部留全部的疾病发展规律,比如说,被毒蛇咬到手或者脚,就必须马上砍断被咬的局部组织,通过舍弃被咬部位来挽救个人的性命,以免中毒身亡!

    因此,不管是内伤、还是外感的疾病均应用此壮士断臂的疾病发展规律来诊断疾病的发展趋势是转好还是恶化,甚至死亡!

    凡事诸物均有始有终,中医思想认为,五脏根源、开始,而六腑、九窍、五形(或者叫:五体)、五荣(或者叫:五华)、五情志、五质、五液、五声、五嗅皆是枝叶、支流。所以,疾病是先由“枝叶”病变,再逐渐病至五脏“根源”!所以,五脏是就像壮士那样,枝叶就是断臂的臂——局部组织、器官!比如,脾系统包括了:甘、日西、黄、化、宫、湿、中、长夏、土、脾、意、胃、口、肉、唇、思、津、涎、歌、香、呕吐

    汤药治疗疾病均以五脏六腑为诊病断证的依据!

    而经络是联系人体的“根源”与人体的“枝叶”的通道!针灸治疗方法是以经络为诊病断证、治疗疾病的依据!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感冒是人们常见的疾病,处理得当则康复,处理失当则加重病情!

    中医认为感冒是,感受外邪,以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喉痒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30%-50%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

    中医把感冒划分为:“感冒分型:风寒感冒(以身冷身痛为主证)、风热感冒(以不冷但咽痛发热为主证)、外寒内热(有怕冷症状,但有口苦咽干便秘等内热症状)、风湿感冒胃肠型感冒)、燥邪感冒(以干燥津液亏少为主的感冒)、虚人感冒(气虚感冒、阳虚感冒、阴虚感冒、血虚感冒)的不同。”。

    中医对感冒的常见辨证:
  感冒的主症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脉浮
  风寒感冒:恶寒重,轻热或不发热,无汗,鼻痒喷嚏,鼻塞声重,咯痰液清稀,肢体酸楚,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感冒:微恶风寒,发热重,有汗,鼻塞浊涕,咯痰稠或黄,咽喉肿痛,口渴,苔薄黄,脉浮数有力,夹湿则头痛如裹,胸闷纳呆;夹暑则汗出不解,心烦口渴

    就拿风热感冒而言,作为学习中医知识者必须抱着谨慎的态度进行学习知识,我们不能够死记硬背书上的知识,必须充分理解书中描述的经验——风热感冒知识。通过取物类象的思维去充分理解书中描述的经验——风热感冒知识。中医思想认为,五行的木代表风邪,风邪是六淫之一,当人体的肝系统出现功能失常就感应到风邪(六淫之一)——同气相求的思维、也是取物类象思维、物以类聚的比喻思维的应用。肝的功能有两个:疏泄、藏血。当肝的疏泄功能出现衰弱的时候,就很容易感应到风邪(六淫之一)。故需要清肝风。热生风,也清热

    按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认为,水不能够生木则木之曲直(肝功能)就失常。或者说,金旺克木也会导致木之曲直(肝功能)就失常。或者说,本身体木功能使用太过、损耗增加而引发自身的衰弱——木之曲直(肝功能)就失常。肝功能失常就引发魂、胆、目、筋、爪、血等器官组织异常或者出现怒、泪、呼、臊等生理、心理疾病的信号!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由于肝系统的枝叶之一“五质”血,而久视伤血。所以,坐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比体力劳动者更加容易患感冒,就是因为在办公室工作的人员皆久视电脑,对精血损失的速度来得快!血损失则肝功能也受影响,如果日常生活得不到补救措施来补血、行血则肝功能的衰弱就感应外邪之风邪而形成感冒——同气相求的病因!所以需要养血。

    然而,感冒的常见辨证的主症却没有描述肝系统的枝叶(魂、胆、目、筋、爪、血、怒、泪、呼、臊),只是说: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脉浮。原来肺功能与肝功能十分接近(肺功能之一是宣发、布散;与肝功能的疏泄是十分接近、相似。),所以,肝病则传递给肺系统的枝叶,形成鼻塞、流鼻涕的症象,毕竟肺开窍于鼻。而肺系统的枝叶之一“五液”是所以需要宣肺。

    另外,心系统的枝叶之一是脉,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的诊脉就是通过脉象来了解人体气血运行是处于什么状态,从而为了治疗疾病提供更加准确的细致的依据!风邪为什么侵入到人体的心系统?因为按五行理论知识认为,木生火,当木的力量衰弱则火的力量也随之衰弱,心系统属火,肝系统属木,既然肝系统失常则心系统也随之异常!浮为表、沉为里,六腑属表、五脏属里,而心为里、小肠为表;所以,脉浮则说明小肠功能也异常了。小肠位于腹中,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下端通过阑门与大肠相连。小肠与心互为表里。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幽门,下接盲肠,全长约3-5米,张开有半个篮球大,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部分。

    风热感冒,其起因通常是便秘,很多时属于阳明经症。通常情况是这样的,便秘两天以后,喉咙痛一两天,然后出现感冒症状,这就是风热感冒(也可以是外感热邪,首先犯肺)。

4.便秘

便秘是指排便不顺利的状态,包括粪便干燥排出不畅和粪便不干亦难排出两种情况。一般每周排便少于2—3次(所进食物的残渣在48小时内未能排出)即可称为便秘。便秘是消化系统常见病症之一。便秘按病程或起病方式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便秘;按粪块积留的部位可分为结肠和直肠便秘大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消化道的下段,成人大肠全长约1.5m,起自回肠,包括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六部分。

    大肠包括了直肠与结肠!肺与大肠是里表关系!既然流鼻涕是肺经系统的枝叶出现故障,那么便秘大肠也是肺经系统的枝叶,当然也出现故障!

脉浮则说明小肠功能也异常。——这个是从中医理论分析的结果,与现实的便秘病症状态吻合!

    《皇帝内经》认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水谷之精就是从小肠化出之物,小肠也属火,火生土,当火出现问题则脾土的运化功能也随之衰弱,而脾土的运化功能的衰弱则引发肺金的宣发、布散功能也衰弱,肺金的宣发、布散功能衰弱则形成同气相求而引发肝木的疏泄功能也随之衰弱,从而感应到外邪之一“风邪”而产生疾病——感冒。

   上一段文字是对感冒病的发生、发展进行概括性描述!通过描述知道人体的消化系统之小肠功能失常而逐渐病变至感冒的症状。

    另外,《皇帝内经》认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系统属火,小肠是心系统的枝叶,所以,小肠也属火,当然头脑的阳气不足则引发头痛的现象!简单地概括而言:“头痛等于心痛=小肠痛=小肠化物功能失常。”。龟背洛书说,“九宫图: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八六为足,五十居中,寄于坤局。”,乌龟头有九个点,离卦代表九这个数字,而按后天八卦看,代表头脑的部位是离卦,离卦属火,与人体的心系统属火形成同气相求——感应到头脑疼痛!所以需要止头痛。                  

    同样是因为同气相求按五行相克的理论认为,火病则水克火的现象就更加明显——人体寒而产生恶寒、害怕寒冷的感觉!看看上面的表格知道水代表寒,微火怕旺水克,人体温度不温暖则反而形成体寒而恶寒的生理现象。所以需要通阳来提升体温而不恶寒。

    因此,感冒的主症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脉浮。除了久视伤血的日常习惯形成病因之外,而小肠功能失常是主要病因——内因,平时衣服少、身体的保暖措施做得不充足就引起风邪感应而产生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脉浮等症状。因此,治疗感冒的时候,除了选择入肝、肺经的药并且药效是以清理肝风、宣肺、养血通阳为宗旨

风热感冒
  【症状】发热,微咳,咽红,小便黄,脉浮数,舌赤无苔。
  【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桑叶6克,菊花6克,牛蒡子6克,连翘6克,桔梗4.5克,芦根15克,僵蚕6克,竹叶6克,生甘草3克,香豆豉9克,薄荷2.4克,葱白3寸6克,【用法】薄荷、葱白后下,余药先煮,水煎2次,共取200毫升,分早、晚2次温服。
【按语】肺为娇脏,清虚而处高位,选方多宜轻清,不宜重浊,这就是治“上焦如羽,非清不举”的道理。此属风热感冒,故用桑菊饮和葱豉清凉透表,宣肺化痰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
杭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之效。
薄荷,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和止痒等功效。
生甘草,清热解毒,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香豆豉,和胃,除烦,解腥毒,去寒热。
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有“疮家圣药”之称。
桔梗,能祛痰止咳,并有宣肺、排脓作用。
僵蚕,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熄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葱白,通阳气而温暖全身


    通过对风热感冒的详细研究,就深入地体会到司外揣内、以常达变、见微知著等等整体审病、阴阳平衡的思路。

    另外,古人云“食肉者残暴,而食草者愚昧而多力 ,食谷者聪明而智慧 ,食气者得道而长存”。

 

如何学习中医(中医真缔)

如何学习中医(中医真缔)
中医中药基础知识
一、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
他是人类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又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其理深不可测,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秦汉时期。
1、 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气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
2、 社会自然科学的渗透:如哲学、数学、天文、历法
3、 长期医疗经验的积累,秦汉时期提出了:气致病,开创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先河。
二、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的问世
三、理论体系的确立
《黄帝内经》的成书,实际标志中医理论的确立,它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基础理论,和辩证论治的基础之作,《神农本草》《难经》
历代医家贡献最大的有:王叔和《脉经》皇甫益《针灸》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孙思邈《千金方》等数不胜数。
我们今天主要谈中医基础知识中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病因、病机和诊断学的望诊和问诊、八纲辩证、气血津液辩证、脏腑辩证、三因论宜等。
四、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
1、整体观念:是指饰物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2、辩证论治:a-症、证、病的关系概念。
辩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病情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症候的过程。
论治:又叫试治,则是辩证分析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辩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手段。
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贯穿中医全过程,又是中医的精髓和灵魂。
四、阴阳:是哲学概念,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是对立而统一的概念。
1、阴阳的对立而制约:对立即相反,制约互相抑制、相互约束。
2、阴阳的互根互用:相互依行、相互为用的关系
3、阴阳的消长平衡:
4、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在临床应用:贯穿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疾病发生规律。
1、 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 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确定治疗原则,归纳药物的性能。
五、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
特性:
木:木曰曲直——引申生长、升华、条达舒畅
火:火曰炎上——引申温热、上升的特性
土:具有播种收获的作用——引申为承载、受纳、土为万物之母
金:金曰从革——引申为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
水:水曰润下——引申为寒浮,滋润向下运行的作用。
人与自然界的五行属表
五味   五色  五气  五方   五行   五脏  五腑  情志  五官  无声  五音
酸     青    风    东     木     肝    胆    怒    目    。。   。。
苦     赤    暑    南     火     心    小肠  喜    舌    。。   。。
甘     黄    湿    中     土     脾    胃    思    口    。。   。。
辛     白    燥    秋     金     肺    大肠  悲    鼻    。。   。。
咸     黑    寒    冬     水     肾    膀胱  恐    耳    。。   。。
1、 相生: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
2、 相克: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
3、 相乘:是以强凌弱。
4、 相侮:我克的一行过强,反克我。
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
1、 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 疾病治疗中运用:例—金水相生法,柳木扶土法,补南泻北法。
六、藏像:(脏腑的总称)
心:主血脉,推动血液运行,主神志在志喜,在液为汗,开窍于舌。
肺:主气,司呼吸,宣火、肃降、通调水道,促进水液输布与排泄。肺朝百脉,又为华盖
脾:主运化,主升,主统血,(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肌肉,四胜)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藏血(志为怒,液为泪,其华爪开窍为目)
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液,纳气,肾阴、阳,称元阳,元阴,又为真阴,真阳。(志为恐,在液为唾,主骨生髓)
六腑(略)
五脏的关系:
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而司呼吸,实际气与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心与脾:心主血,脾统血,又为气血生化源,他们表现在血液的生成运化关系。
心与肝:心主血,肝藏血,表现在血液与神志方面的依存与协同关系
心与肾:主要表现在心阴心阳与肾阴阳相互依存,又是水火相现济关系。
肺与脾:气的生成和津液输布代谢两方面
肺与肝:表现在气机调节方面,肝主升,肺主降,“肝火犯肺”
肺与肾:表现为津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方面
肝与肾:精血同液关系
脾与肾:表现先天和后天的相互滋养方面(腑与脏略讲)
七、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1、气2、血3、津液

气:是维持人生命活动基本物质,(父母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自然界的精气)
气的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气的运行:称为气机,升降出入的最基本形式
气的分类与分布:元气——最基本、最重要的气,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根于肾,靠血滋养。宗气——聚于胸,贯注心肺。营气——称荣气,来源水谷精气,有营养人体和化生血液两方面。卫气——护卫肌表,防御入侵,温养脏腑、皮气、调节汗孔的开合

血:是脉管中流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生成:营气,津液,肾精所化而成
功能:对全身的营养和滋润作用,又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和血的关系:
1、 气能生血  2、气能行血 3、气能摄血  4、血为气之母(血是气的载体)
津液
津液:是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有赖于脾胃的运化而生成。
津:质地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
液:质地较稠厚,流动小,灌注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
津液代谢极其复杂,主要与肺、肾、脾有关
八、病因:六谣、七情、饮食不调、痰饮,淤血
1、六谣:风寒暑湿燥火,犯病特点:季节、环境,可以两种以上同犯人,可以相互转化
风:为阳邪,其性开泻,易袭阳位,善行为数变,为百病之长。
寒:为阴邪,易体阳气,主痛,主收引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升散,耗气分精,多夹湿。
湿:阴邪,阻遏气机,损分阳气,重浊、滞、趋下,易分阴位
燥:干涩分阴,易伤肺
火:阳邪,炎上,分津耗气,生风动血,生肿疡。
2、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特点:直分内腑,影响内腑气机。怒:气上;喜: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细;
3、 饮食:过肌,不洁,过偏
4、 劳逸失常
过度疲劳:劳力、劳神、烦劳过度等
九、诊断望诊
1、望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又指精神意识活动。
了解:得神、失神、假神、神乱
3、 望色:主要面部颜色和光泽
白色:主虚症,失血症
黄色:主虚证、湿症
赤色:主热证
青色:主寒、痛、淤血、惊风
黑色:肾虚、水饮痰血症
望形体、头面等可以了解一下
4、 望舌:舌诊注意部分——舌色、苔色
浅红色:气血两虚,西医认为营养不良,ⅱ度贫血
淡红色:正常色,温邪初起,表证、虚证等。西医正常色,慢性病
红色:温邪入里,心温络热,脏腑。西医感染引起毒血症,化脓感染。
绛色:温邪入里加重。西医感染引起毒血症,化脓感染,加重。
蓝色:寒邪直中肝肾,深蓝者死,肺气强。严重感染,缺氧,呼吸衰竭(紫色轻)
舌形中裂纹舌:多见阴虚亏损,舌色淡白有裂纹,血虚不润。齿痕:多是脾虚湿盛兼气虚。
苔色:
白苔:表证——虚证,寒证亦有
黄苔:里证——阳明证,热证             西医消化不良、消化疾病
灰苔:里证——阳明证,热证加重         西医认为消化疾病,脱,酸中毒
黑苔:里证加重——热寒的区别。
舌色:舌色极为复杂,数言难尽,观察仔细,注意外界影响几个问题:光线、饮食、染苔、姿势。
(腐,腻苔:可知阳气与湿气的消长。腐:阳常有余,食积痰浊为患,腻:阳被遏所致,湿、痰、食积、湿热等)
5、 排出物。痰色:黄痰——主热证,实证;白痰——主寒证,白而清稀为风痰;泡沫痰:主寒证,肺瘘;脓疮——痰中带血(了解)
望诊仅一二分析,望诊非常重要。请大家多积累经验。
九、问诊:就是患者的感受获得病情资料:以下几点必问
1、问病部位2、问时间3、问病史、服药史,特别是药物过敏史4、女性必问经期。
重点谈问汗和痛的区别:
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气虚。
盗汗:入睡则汗出,醒则止。绝汗:战汗只作了解
疼痛:腹痛——多属气滞;重痛——疼痛有沉重感觉,多为湿滞;刺痛——淤血所致;绞痛——痛绞割,实邪闭阻气机;灼痛:阴虚阳热;冷痛:寒邪所致。
十、辩证:八纲辩证(六经,气血津液,脏腑辩证只作了解)
八纲:阴阳表面寒热虚实
十、疗法
1、治病求本
2、扶正驱邪
3、调阴阳
4、三因制宜
十一、病理分析
咳嗽:风热袭肺——疏风清热:桑菊饮。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三拗汤,止咳散
      风燥袭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百合固金汤
      痰湿蕴肺——燥湿化痰: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清热啸肺: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清肝化火,化痰止咳: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
      肺阴亏耗——滋阴润燥:沙参麦冬汤
头痛:风寒头痛——疏风散寒止痛:川芎茶调散。
      风热头痛——芎芷石膏汤:疏风清热和络
      风湿头痛——祛风胜湿通窍:羌活胜湿汤
      肝阳头痛——平肝潜阳,熄风:天麻勾藤饮
      血虚头痛——养血滋阴,和络止痛:加味四物汤
      痰浊头痛——半夏白术天麻汤:健脾健运,化痰降逆
胃痛:寒邪客胃证——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香苏散、良附丸(良姜、吴茱萸、香附、乌药、陈皮、木香)
饮食伤胃证:饮食停滞,阻客胃气,治疗——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肝气犯胃证:疏肝和胃;柴胡疏肝散加减
湿热中阻:清浊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加减(黄连、栀子、半夏、茯苓、草寇、陈皮)
淤血停胃证: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
胃阴亏耗证: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或者芍药甘草汤
脾胃虚寒证: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  温馨提示:胃痛慎用: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肾上腺皮质激素。
     
消渴
《内径》中有记载,《金匮》专篇讨论《证治准绳》分型:渴而多饮为上清,清谷善饥为中清,渴而便数如膏为下清。
  分类:上,中,下三清。          本病与现代医学糖尿病,尿崩症相似。
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比较复杂,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皆可导致消渴主要是病俯阴津亏损,以阴虚为本,燥热为表,两者为因果。
病机:阴津亏损,燥热内盛
诊断要点:1,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
治疗: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大法。
上清:肺热津伤
  主证:口渴多饮,口舌干燥,尿频餐多,烦热多汗,舌边夹红,苔薄黄,脉张数
证机概要:肺燥热,津液失布,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代表方:消渴方加减(天花粉,葛根,麦冬,生地,藕节,知母,黄连,黄芩)
中清:胃热炽盛证
  主证:多食善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突有力
病机:胃火炽盛,胃热清谷,耗伤津液
治法:清胃消火,养阴增液
代表方:玉女煎(生石膏,知母,黄连,栀子,玄参,生地,麦冬,川牛膝)
   气阴亏虚证:主证: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无力,体瘦,舌质淡黄,苔白而干,脉弱
   病机:气阴不足,脾失健运
治法: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代表方:七味白术散加减(黄芪,**,白术,茯苓,山药,甘草,木香,葛根,天冬)
下消
肾阴亏虚证, 主证:尿频餐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舌红苔少,脉细数
   证机概要:肾阴亏损,肾失固摄
  治法:肾阴固肾,   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山萸肉,枸杞子,五味子,山药,茯苓,丹皮)
   阴阳两虚证:小便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波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苔淡白而干,脉细无力。
  证机:阴损及阳,肾阳衰微,肾失固摄,
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
   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加减(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泽泻,茯苓,肉桂,附子)
忌:糖类,节制饮食,油脂,  戒烟酒,浓茶,**,起居规律
中药基础知识
什么是中药?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也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了解中药的历史概要:
中国药物学发展很早,文字记载公元前一千多年西周已有专业“医师”聚毒药供医事,到秦汉时代中国医学原典《黄帝内经》的出现,不仅创建了中医药的理论体系,而且总结了四气五味的的药学理论,为后的药学发展奠定基础。
东汉末年,中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问题问世,全书3卷,365味,俺功用把药物分上中下品,无毒为上品(120种)能治病或无毒,斟酌使用为中品(120种)专治病,多毒,不可久服的药物(125种)为下品,书记载朴实有验,沿用至今。
梁代陶宏景以神农本草为基础,著成《神农本草集注》创用了按自然分类的新方法,创诸病通用药,如治风用防风,治黄疸用茵陈
这两部书可为中药学的经典
药的性能
含义:性能又称药性,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内容:主要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
      内容:药物防治病的原理,药物针对病情各具有独特的作用,也称为药性
            中药的作用: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毒副作用)
            形状、气味、滋味、质地、以药材为观察对象
四气:又称四性——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
五味:是我们的药祖根据药物的功效参以口尝而得出的药物的真实味道
分为:辛、酸、甘、苦、咸
辛:能散、能升、能行、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副作用:耗气伤阴,气血虚,阴虚者慎用
甘:能和、能补、能缓、具有补虚和中,调和药性的作用。副作用:能腻隔碍胃,中满气滞慎用。
酸(涩):能收、能涩、还能生津安蛔。副作用:凡邪未尽者慎用。
苦:能泻、能燥、能坚、能燥湿。副作用:苦太多伤津、伐胃,脾胃虚弱者慎用。
咸:能暖、能下。副作用:不宜多食,伤脾胃,脾虚便溏者慎用。
升降浮沉
含义:药物作用于人体的作用趋向,药物大概分类起相互作用
临床作用:升浮类:上行向外,升阳发表···沉降类药品能下行向内。
归经
含义:即药物作用的定位,也说明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临床指导意义:有助用药的准确性,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
有毒无毒
含义:是指药物用于人体后能否造成不良反应而言。
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1、毒为药物的总称。2、毒指药物的偏性3、药物的毒副作用
确定依据:1、含不含有毒成分2、整体是否有毒3、用量是否适当
影响有毒无毒的因素:入药部位、时间长短、病人体质、年龄等
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1、品种混乱;2、误服毒药;3、用量过大;4、炮制失度;5、剂型失宜;6、管理不善;7、疗程过长;8、配伍不当;9、辩证不准;10、个体差异。
使用有毒药的注意事项:按照以上原因应对
应用
含义:根据病情、治法和药物的诶性能选择两种以上的药物
目的:增强疗效,扩大治病范围;适应复杂病情
内容为七情配伍和君臣左使配伍,七情高度概括了中药临床用药的七种基本规律
七情:
1 、单行:即单味药就能发挥预期效果、发挥治疗作用,不需其他药辅助的称为单行。如独参汤,只用一味人参治疗元气大脱证即效。
2 、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如石膏配知母可以增强清热泻火的功效。
3 、相使:即在性能和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使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物的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增强黄芪补气利水的效果等。
4 、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故说生半夏畏生姜。
5 、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副作用,故云生姜杀生半夏的毒。从上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
6 、相恶:即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药物相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药效。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7 、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 十八反” 中的若干药物。
应用原则:相须、相使充分利用;相畏、相杀考虑应用;相恶注意使用;相反原则禁止使用
用药禁忌: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用药禁忌。
十八反歌
张子和《儒门事亲》
本草明言十八反,乌。
俱战草,

第一句:本草明确的指出了十八种药物的配伍禁忌
第二句:半(半夏)蒌(瓜蒌)贝(贝母)蔹(白蔹)芨(白芨)与乌(乌头)相对
第三句:藻(海藻)戟(大戟)遂(甘遂)芫(芫花)都与草(甘草)不和
第四句:诸参(人参、沙参、玄参、苦参、丹参)辛(细辛)芍(赤芍、白芍)与藜芦相背
长时间的药物合用实践,能得到4种不同的结果:

一是药物合用后治疗作用增强了;

二是药物合用后原有的毒副作用降低了;

三是药物合用后治疗作用没增强,其毒副作用反而扩大了;

四是药物合用后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均没有变化。

《神农本草经》中将当时用药的这几种情况概括为“七情”——“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着,有相杀者。”在药物七情中,既有单味药的应用(一说药物各行其事,相互没有影响),也有药物的合用和配伍,“凡此七情,合和视之”。药物七情中,有六种药物的合用关系,其中符合“合和”的才能称之为配伍。
  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神农本草经》云:“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茎花实,苗皮骨肉。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着,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不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合和”中的“合”,有聚集、会集的意思,亦即药物的组合、合用。“合和”指药物的聚集、组合要达到“和”的效果,“合和”中重点强调的是“和”。“和”从字面上解释有多个意义,其主旨是指和谐、协调、平息争端。“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中药诞生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中,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部分,中药理论打上中华文化的烙印是很正常的。
  从药物合用情况来看,相须、相使增强疗效,“当用”。相畏、相杀抑制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这四种药物合用产生了“和”的效果。相恶相反的合用关系,减弱药物功效,或产生、增强药物毒副作用,对人体不利,对药物功效的发挥不利,不能产生“和”的效果,故“不用”。这里就将药物的合用分为了两个大类:和与不和。和者将之利用,固定下来,扩大其作用,上升为配伍关系。不和者加以限定、避免,使之停留在药物合用的阶段,将之阻格于配伍之外,而成为配伍禁忌的内容。也可以说药物七情中,其实只有4种关系是配伍,2种关系是药物合用,且是不利的合用,属于配伍禁忌。还有1种是单味药应用的形式。
  所以,药物合用和配伍的联系与区别是:先有药物的合用,在其基础上将有利的药物合用发展升华为药物配伍。药物配伍来源于药物合用而又不同于药物合用,两者的主要区别点是“和”与“不和”。也可以说药物合用后来产生了分歧,即“和”者称之为配伍,“不和”者则是配伍禁忌。
  误解产生的根源
  上述所引《神农本草经》中的一段话中,有关药物七情的这段文字中先后出现了“配合”、“七情”的字眼,且都是有关用药内容的方面,药物的配伍又来源于合用,这也可能是现在断章取义,将“中药七情”混称为“中药配伍七情”,或将六种药物合用的关系统称为配伍的原因。
  其实,这段文字中可以读出的意思有三点:一是强调药物的配合。虽然药物用药部位有根茎花实、苗皮骨肉的不同,药的性味有寒热、辛苦酸甘咸等的差别,但药物配合要融洽和谐。二是讲药物使用的几种情况,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种用药的情况,而非“配伍七情”。三是明确提出药物合用情况要区别对待,有“当用”、“不用”、“可用”之分,这也是目前大家公认的中药配伍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所在:充分发挥药物相须、相使关系;充分利用药物的相畏、相杀关系;尽量避免药物的相恶、相反关系。
  人类发现、利用药物的本身就是一个趋利避害的过程,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对人体没利、对药物应用不利的药物合用必然会被人们放弃和淘汰,形成“配伍禁忌”。对人体有利的药物合用必将传承下来,形成“中药配伍”。
  悖论与建议
  根据现在七版全国统编中药学教材中对配伍的定义“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特点,有选择地将2味以上的药物组合应用”,如果将中药七情称为配伍七情的话,既然是配伍内容,就是有目的选择的药物,就应当是对人体有利的方面,而在用药禁忌中首先列举的却是配伍禁忌“十八反”和“十九畏”,即七情中属于相恶和相反的关系。这样一来,七情中相恶、相反的关系就有两个归属:既是配伍七情内容又是配伍禁忌内容,这使得关于“配伍”的定义、“配伍七情”和配伍禁忌之间形成了悖论。
  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建议将现行“中药配伍七情”(或单行与六种配伍关系)的提法,改称为“中药七情”(或单行与六种药物合用关系),以防发生误解。
  中药的配伍和合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药配伍来源于中药合用,但两者有质的不同。合用是任意两味药的组合,没有其他条件的限制,可以产生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的结果。配伍是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性的特点将两味以上药物组合,以利于人体和药物的治疗作用。所以,相须、相使、相畏、相杀是配伍关系,而相恶、相反应是配伍的禁忌。“中药配伍七情”应改称“中药七情”
十九畏歌
刘纯《医经小学》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槛炙焯莫相依。
妊娠用药禁忌歌
蚖斑水蛭虻虫乌头附子天雄
野葛水银巴豆牛膝薏苡蜈蚣
三棱芫花代赭大戟蝉蜕黄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
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蟅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