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师熊十力的道歉

 尚雅轩 2014-06-30
     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并不可怕,怕的是文过饰非。如何对待自己的过失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胸襟和气度。
      熊十力,著名哲学家、新儒家开山祖师,人称国学大师。熊十力曾与湖北同乡废名同在北大教课。一天,两人因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竟扭打起来。熊十力指着废名说:“你错了,我的道理对。”第二天一早,熊十力就找到废名说:“昨夜我回去想过之后,还是你的道理对。”说罢,两人哈哈大笑。熊十力为人自负,且脾气暴躁、性急如火,但他一旦知道自己错了,立刻就能放下架子主动道歉,不失大师风范。
    有一个后来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讲过这样一个真实故事。他说自己年轻的时候,留学国外,在一家实验室给一名享有世界级声誉的诺贝尔奖得主做助手。一天,他因为一个实验数据和导师产生了分歧。导师凭借自己的权威声望轻易地否定了他的意见,并断言:“你的数据不可能对。我敢保证,绝对不会是这个样子。” 
    谁料,第二天一大早,还在睡梦中的他隐约听见有人在敲门,出去一看,只见他的导师站在门外。老先生涨红着脸说:“昨晚我反复考虑,我不得不承认,你说的没错。是我错了。”说着,他弯下腰向自己的学生鞠了一躬。导师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勇于承认错误的胸怀,让他铭记一生。
    美国遗传学家、1962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詹姆斯·沃森,因在一次采访中无意间发表了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讲话,而招致各方面批评。对此,詹姆斯·沃森非但没有文过饰非,反而坦诚地就自己的言论向公众作出公开道歉。在道歉中他说,自己因这些言论感到丢人,并为过去发生的事情感到耻辱。
    与历史上的这些大师相比,今天勇于承认错误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即使是道歉也大多流于形式。更让人遗憾的是,个别自诩为“大师”的人,面对自己昔日做下的那些铁证如山的事实,硬是“背着牛头不认赃”,不但不道歉,而且百般地辩解、抵赖,实在是有损“大师”形象。道一个歉又能如何呢?很多时候,道歉,特别是那些来自内心深处的真诚道歉,非但无损于当事人的形象和人格,反而会让人对其肃然起敬,刮目相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