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肯堂与《证治准绳》

 johnney908 2014-06-30

    王肯堂(约1552~1638),字宇泰,一字损仲,号损庵,自号念西居士,江苏金坛人。祖父王皋,父王樵,均进士。王皋任过知府,迁山东按察副使,王樵官至刑部侍郎,右都御使。

    1579年,王肯堂乡试中举;1589年,中进士,同年选为翰林检讨,备员史馆4年。1592年授检讨,因上书抗御倭寇事,被诬以“浮躁”降职,引疾归,1606年,又补为南京行人司副;1612年,转任福建参政。

    王肯堂因母病志于医。1570年,妹濒死,经王氏治愈。由是延诊求方者,庭户常满。父王樵以为害举业,戒止之。罢归后,复肆力医学。居家期间,他边疗民疾,边撰医书,曾成功地为一位眼窝边生毒瘤的患者行切除术,作过落耳再植术,“以惊驱惊”治愈一富家子弟因科举得中惊喜过度而得的精神病。

    王肯堂交游甚广,1579年秋,遇缪仲淳于白下(今南京),友谊颇笃。王肯堂与来华传教士利玛窦有交往,探讨过历算。王肯堂兴越广泛,与郭澹论数纬,与董其昌论书画,与曾柏大师论参掸,对他改善知识结构,开展医学研究是有益的。

    王肯堂著有《证治准绳》44卷,《医论》4卷,《医辨》4卷,《胤产全书》1卷,《医镜》,辑有《古代医统正脉全书》,含书44种,由吴勉学校刊,王氏所著《郁冈斋至麈》(1602),为读书见闻扎记,有十之三、四为医学内容,并记述有他与利玛窦的交往,此外,还撰有《〈尚书〉要旨》、《〈论语〉义府》、《律例笺释》等。

    王肯堂在医学上的贡献,主要是他编辑了《证治准绳》一书。这是一部具有医学全书性质的巨著,共44卷,历时11年(1597~1608)完成。这是一部集明以前医学大成的名著,书中对各种疾病的症候和治法叙述“博而不杂,详而又要”,为历来医家所推崇。由于这部书对疾病的证候和治法叙述详细,意在使不明医理的人也可作为准绳,“因证检书而得治法”,故名《证治准绳》;又因其包括杂病、类方、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等六科,故亦名《六科准绳》。由于《证治准绳》采摭繁富,记述详尽,条理分明,详而有要,故深受医家欢迎,以致有“三百年来承学之士奉《六科准绳》为宝山玉海”之说。流传甚广,明以来多次翻刻,有近20种版本,并被收入清代御纂《四库全书》。

    王肯堂是一位主要依靠自学取得成功的医学家,他一生无棋酒之好,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从事医学研究和著述。他受范仲淹“不为良相,愿为良医”思想的影响,以治病救人为己任,还在青年时期求诊者即已应接不暇。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对那些其他医生束手无策的重病患者,凡来求诊无不立应,毫无厌烦之意。他在编撰《证治准绳》时不怀偏见,兼收并蓄诸家之长;他从临床实际出发,周密精细地观察疾病证候;在比较忽视解剖学的明代,他最早详细而又比较准确地记述人体骨骼解剖;他在中国医生中最早接受西方的天文、历算知识,都体现出他在学术上的严谨态度和开明作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