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肯堂和他的《证治准绳》:一个注重方法论,懂时间管理的大家

 成中行 2023-02-09 发布于山西

他是在规矩家庭出身的孩子,他也最注重方法论,懂得时间管理的医学大家。

他的代表作是《证治准绳》。当然他的书不仅仅是这一本,还有《医镜》、《医辨》、《医论》、《灵兰要览》、《胤产全书》、《胎产证治》、《郁冈斋医学笔尘》、《医学穷源集》等。

没错,他就是王肯堂(1549 ~ 1613年),字宇泰, 一字损仲,号损庵,自号念西居士、郁冈斋主。

这本《证治准绳》他花费了十一年完成,被四库全书称为:“博而不杂,详而有要,于寒温攻补,无所偏主。”

他可以说是出身在官职家庭,基础好,又有家人指点,虽然他很喜欢医学,在年轻时,就因为医术好,被一方称赞。

但因为其父给他规划的路线是从政,告诉他不要再习医。

于是他也得以顺理成章进入了仕途,但人这一生,真的很奇妙,你怎么知道你啥时会不会犯错呢,对王肯堂就是这样。

他因为抗倭一事,于是被降职受贬,他自此负气,称病返乡,这时他正值中年,从这时开始,他才真正算是钻研中医。

(一)

当你成长起来有问题时,你最大的机会,就是把自己再回炉重新塑造一遍。

对于王肯堂来说,当他在仕途上,因为提出了和管理者相背的建议,结果就是他在这个位置上,没能再继续往前。

但真的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之后,还是被再次起用,做到了南京行人司副的位置。

说明他还是幸运的,这个世界上其实有才华的人很多,但真正能被看到的,还是少数。

其实他应该感谢这次的被贬,让他在医学上能够有这么大的成就。

从一本书里是能看出一个人的格局,就如同说当官家庭出来的,那他就是会做官。做买卖家庭出来的,那他买卖肯定就做的不错,会读书的家庭,自然坐得住,爱看书的习惯是延续下来的。

对于王肯堂来说,他最值得称颂的地方,是他没有门户之见,他的格局立意足够高,他能把所理解的内外妇儿杂病科,设置出一个准则,目的就如同我们现在的标准化一般。

小而美,是好,但上不了规模,也不会被更多的人接受。就如同中医一样。

而流水线,固定套路,就很容易上量,上规模,但要有能耐人,真正把这个内容标准化实施起来。

他估计不单单是方法论运用得好,而且是个时间管理的高手,因为他光是有关“准绳”系列的著作,就写了六部,《证治准绳》包含了《杂病证治准绳》、《杂病证治类方》、《伤寒准绳》、《幼科准绳》、《妇科准绳》和《疡科准绳》。

不知是不是因为他是个藏书家的关系,他的著作很多,诸如《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医学正宗》、《念西笔尘》等,都是常被行业人士提起。

可惜的是,当他64岁得以退休,告老返乡,但在得病去世时,他的儿子刚刚九岁,若不然,他的藏书能被收藏流传下来的,估计会更多。

如果现在从仕途来看,他的做官,他的名望,没能超过他父亲,毕竟他父亲当年可是历任刑部员外郎、右都御史的职位,放到现在,那都是最高法院院长的官职。

王肯堂在这点上,比起他父亲差远了。

但在专业上,在名留青史上,他可以说是后浪推前浪,超过了他父亲。

(二)

真的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吗?

前几天,一位朋友和我聊天,他说:我觉得无论自己再如何努力,可能都没有我父亲的成就大。

他为何发出如此的感叹呢。

因为他觉得现在的社会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推陈出新,各个大厂,都在收缩,因为整体行业都不景气。

他说我即便是一再降低要求,我能找到工作,能养活自己,但若是能在大都市有一席之地,能够像在老家一样,衣食住行阔绰绰的,像父母辈那样一生体体面面的,似乎达不到那个层次了。

我知道他父母,因为技术好,在当地很受人尊敬,也算是有些知名度。而且在他父辈时代,因为对金钱不太在意,最主要,也是不知道如何把自己的名气转换成金钱。

所以,他虽然在大都市读书了,但真正能安营扎寨下来,靠不了家人。本来那些是父母安心的养老钱,若是拿出来资助他在北京买房安家,他说,估计不安心的该是他了。

结果就是,他说自己在北京过得完全没有自己想象中的样子。但他知道,他也不会回去,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更加能往他想象中的样子靠近。

他说,我小时曾想着,无论如何我都能做到一代更比一代强的,但现在想送给自己两个字,服气。

你服不服,现实有的是法子治你。

他现在来看,他是没有父辈过得好,他说自己还在灰头土脸中。

因为他在思索一件事,即便他现在看不到未来,他每个月的薪水除了还贷款,没有任何的结余。但他还是心甘情愿选择了这种背负压力的日子。

他说我就是试试能不能把自己压趴下,起不来的感受会是怎么样。

一度,他有些吃不消,但渐渐习惯了之后,发现压力也能成为惯性。现在他说,对于平时工作上的压力,他都无感了。

而且,他说现在没有了太多的欲望,精简了很多,知道哪些是必不可少的,哪些无非就是消费,开销自然是少了太多太多。

他说,现在比上学时,过得那是窘迫太多。

但也正是这个过程,让他知道不能这样一直下去,他得去创造个属于他的未来。

那他是怎样做的呢,他摸索出了自己的擅长,他逻辑好,动手能力强,就下功夫琢磨代码的玩法,结果就是他写出了几个APP,结果就是他越发对自己有底了。

他说,我可能还是没有父母过得体面,我可能就只能达到码农这个程度,但最起码,我保证了父母的那个阶层没有往下掉,我守住了。

那样以后即便我再面对我的孩子,我也丝毫不怯。我没有他爷爷的社会地位高,但我最起码在大都市站稳了,没掉队。

都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想结婚要孩子,他说他从来没有这么想。

他说这就如同是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为何要脱离大部队,为何要在我这里掉下呢。

而且,你的家庭,就是个协同作战的小团体,不能图省事,图清净,就把这个给躲避掉。

当然现在即便不结婚,可以有孩子,这是这个社会的开放性。

但还是会有很多人,不愿意生养孩子。他说,我愿意,我都如此的死扛了,若是能把我的这个基因传给他,我从他身上看到这个特点是如何的表现,想到这一点,我就挺兴奋的。

(三)

有时看历史,就是看个影子,看是成为榜样的影子,还是成为你自己的影子呢。

就像王肯堂,爹是英雄,儿子就当时来说,似乎不能成为是好汉。

但若干年后再看,发现,用名医名家来形容他,都似乎有些不够有分量。

就是说,你的未来要走向何方,其实家庭,社会,未必真的就能束缚住你。

你还是得看清你的势能在哪里。

这个势能,指的是你对自己的认识,指的是你能看清楚你在趋势里的位置。

这样,你才有可能创造出你属于你的未来。

就像王肯堂,他首先是个孝子,当他年轻时,有一次母亲重病,请了好几个名医来看,结果竟然给出了迥然不同的意见,而为此耽误了母亲的病情,从那之后,他就想着要自己好好学医。

那他是如何出名的呢。

挺有意思的点,就在于距离会产生美,但距离太近的话,往往看不出一个人的光芒。

一天他妹妹生病了,病情挺重,他说他可以看,但家人根本不相信他会看病。于是找了医生来看,结果说已无法医治。

但最后的结果是他把自己妹妹的病给治好了。这下传开之后,找他来病的那真的是“延诊求方,户屣恒满”。

但他父亲那时给他定好的行走路线是功名。怕行医会影响他的科举考试,自那之后,他渐渐放下医学,转而在功名这条路上。

但兜兜转转,他最后还是回到了医学上。人生就是这么奇妙。

其实也和市场大环境有关。

在王肯堂那个时代,有两部很有名的著作,一部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部是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王肯堂,他是有名的藏书家,不知在当时,他看了这两本书没有,更不知对他是不是有影响。

但会发现,他和徐光启的背景很像,都是从政之人,而且都在自己所喜爱且擅长的领域里,留下了创世纪的作品。

他最为出名的作品是《证治准绳》即《六科证治准绳》,包括杂病、类方、伤寒、疡医、幼科、女科 6 种,全书共44卷,约450万字。书名突出“准绳”二字,何为“准绳”?王肯堂认为:“大匠 之所取,平与直者,准绳也,而其能用准绳者, 心目明也。”

想到了之前看到砌围墙时,四周围揽的绳子,在当下的那刻,这个就是标准,啥都不用多说,这时就只管照着做就好。

这就如同王肯堂的这本《证治准绳》一般,他这本书称得上是大部头,以至于很多人学习中医,都会把这本书作为参照,但普通人,还是不容易买到的。

于是,有些医家得以看过他的书后,有了借鉴,得以写出让普通百姓更容易看到的“小”著作,就像何梦瑶所写的《医碥》,里面有小门小户对各个病症的进一步详细阐述。经典著作和各门各派,就是这样交织着一代一代的传播下来。

如果你对这部书不熟悉,那有两个中成药,一个是牛黄解毒丸,一个是四神丸,应该听说过,不陌生。

而这两个中成药,出处就是《证治准绳》。

(四)

为何我说王肯堂肯定也是一个懂时间管理的高手呢,就是因为他又著书,又忙政务,而且他还研究佛经参禅,西洋历法,并且精通碑帖书画。乾隆的《三希堂法帖》里能看到他的有关内容。

他是如何做到医学,书画,经学,这些都玩得溜溜的呢?

其实所有的时间管理背后,并不仅仅看的是时间,而是你的目标,情绪,精力的管理。

一个人想做成什么,他的魄力和格局怎样,其实不用语言上的强调,就看他的书就好。

虽然他出身名门,但在这本书里,他不讲什么正统和非正统,他没有门户之间,参合而用,只要能着眼于临床,实用最关键,这是他写这部书的目的。

这就是王肯堂,务实又敢于创新。他的这部大部头里,首次论述了色盲,而且还详细论述了中医眼科的“五轮八廓”之说。

又是如何体现出他的创新呢,是他对整形外科的详细记载。对于气管切开后的缝合术,他主张需分层缝合。他自己曾成功地为一位眼窝边生毒瘤的患者行切除术;他还做过落耳再植手术;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王肯堂首次对癫、狂、痫从症状上进行了明确的鉴别诊断。

后世的医家,称其为“医界灵秀”,由此可见其在临证方面的突出贡献。他足以把中医理论做到灵活运用。那时在治疗头痛上,很多医家均无从下手,屡治无效。王肯堂却大胆提出,头为高巅之上,惟有风能到达,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思路,成为后世治疗头痛的重要治则。他又指出,头疼治风不能一视同仁,对于血虚头痛者,要细细辨之。

有些人就是注定是给别人做榜样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