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孤芳,可以自赏(林劲博)【附评】

 江山携手 2014-07-01

 总评:在同流合污者多,孤芳自赏者寡的现今社会里,“孤芳,可以自赏”这样的观点无疑很有新意,也显得很有时代感。但很可惜的是,在本文中,作者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后,却纠结于观点的对立,没有抓住“为什么孤芳可以自赏”这个核心点加以论证,而是急匆匆地表白“怎么才可以孤芳自赏”,且选材(论据)缺乏周密,说理(论证)不充分,没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在这里,我想特别提醒作者的是,论述的目的在于使别人同意并接受你的观点,这除了要看你的观点是否“有理”,还取决于你是否会“说理”。只有说理充分,分析透彻,论证周密,写出来的内容才会有说服力,行文也才会摇曳多姿,与读者达成共鸣。七彩作文网指导老师:陈墨琳 

 “孤芳自赏”在我的脑海之中似乎是一个贬义之词,(在词典中的解释为: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在很多场合它被认为是一个贬义词,)自负、骄傲、无谦之类的言辞如天花乱坠地投之于上。(的确,)中国人(向来讲求)自古以来形成的价值观便是谦逊为本,以致于(在很多时候)那些自信的棱角在历史的尘埃冲击之下而磨损,一点一点地被削得光滑最后甚至变得软弱。然后一点,一点,我们再也不被允许欣赏自己而只能夸奖别人——哪怕是虚情假意地夸奖,只能自谦——哪怕是可笑至极的虚伪。但我想说:“我们要学会真实的自信,摒弃虚伪的谦虚。”(开篇即扣文题,表明自己的观点。但阐述问题的枝蔓过多,缺乏逻辑。要注意:1、因为最终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因此对“孤芳自赏”的评点,应从固有的词典中说起,如果从“在我的脑海之中”来做切入点,则与后面的“我想说”冲突;2、语句洗练是体现逻辑的一个关键,尤其是在论述文中,一定要言简意赅,任何的自说自话不但会冲淡了论点,而且影响了入题!3、作者是反向说“孤芳自赏”,为什么要赋予其褒义,应点明。显然,这就要求引经据典,而不能自说自话,倘若能以名人名言做引,则不但入题快,而且能给读者深刻的印象。

 我从小相信,极点都会害人,物极必反自负是一把杀人的利刃,而虚伪过分的谦逊也会让一个人渐渐遗忘前进的方向,本是谦卑之词的“我仅此而已,却被不幸言中,于是就这样将那些曾经的少年英才掩没于尘埃之中。像这样干巴如瘪三、味之如嚼蜡的语言表达不但违背的论述文的基本要求,而且没有论据的一家之言是苍白无力的。作者应顺应上段中提出的观点,列举事例来做辅证。

 但诸位,(对)“孤芳自赏”(的理解,)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孤芳自赏”只能被人贻笑大方,化为千古笑柄,然后被人拿来反驳。这个前提很简单:你得是一只艳丽的花朵,你确实能绽放人生的美丽。(作者倡导的“孤芳自赏”之所以没有错,是因为的有“芳”这个前提,这样的阐述给读者提供了辩证思考的空间,但要注意言简意赅。)

 孤芳自赏,你得学会自信。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士兵突击》中有一个场面让我一生恐怕都挥之不去(记忆犹新)言辞实在些比刻意的拔高来得真实,也容易让读者接受!:上级下部队挑选特战队员,在七连招收三名,当上级问说:“有信心吗?”他(这个“他”是谁?要点出姓名!)高声回答说:“如果只招收三名(,)那我就是那三名中的一个!如果只招收一个,那一定是我!”年轻的朝气在他身上尽显无疑,那不服输的韧劲才是年轻该有的本色(正是因为自信、不服输的“孤芳”映衬才能彰显一个人生命的光彩和品质的卓越!)但这个情景如果被那些作为“正人君子”之流所不经意中瞥见,也只会不屑地“嘲弄”他的“骄傲”——“正人君子”们的血液早已被时空凝固,他们刻板地搬用条条框框来“教诲”年轻人,君子们不可能再让血液沸腾列举事例展开论述,但要注意包括人名在内的论据各元素要确切;言辞要有理有据,不能可以的拔高;评析或是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抓住核心,不能自说自话、凭空臆想!

 孤芳自赏,你要耐得住寂寞,中国人常说“买涨不买跌”,所以在股市中尽管那些红火的股份贵得惊人却依然不断有人入股,越投越高,而新兴产业的“潜力股”却始终被人无视搁置。等到有一天那涨停股一泻千里而潜力股鸡犬升天之时,人们才会捶胸顿足。所以没有人欣赏你那是人生常态,人们往往会选择趋炎附势去阿叟奉承所谓的名人。这个例子不切合本文的题意!且存在凭空臆想成分!)林清玄先生的笔下的“百合花”始终生长在我的心田之上,那朵百合花长在悬崖峭壁之上,当它初露花苞之时与身旁的野草并无两样,但它心底坚信自己是一朵真真实实的百合花,它努力地追随阳光,沐浴雨露。它旁边的草都在窃笑“你与我们有什么两样,你不就是一棵草吗?而且即使你是一朵真正的百合花开在这荒郊野外又有谁来欣赏?”那“花”扬起头说:“我生来便是一朵花,我必须完成一朵花的使命!”时间证明了它的正确,当它在泪水之中绽放笑靥之时,那惊世脱俗的美丽让周围的野草只能惊异,一年又一年,那百合花布满山崖,无数人站在那前面惊叹这自然的鬼斧神工。论述文一定要讲求论证严密,不能用文学内容来作为论据。

 荷马生前在希腊的各个城邦流浪,靠吟诗度日,每想起明天,只会令他平添几许皱纹几丝银发。但他固执地相信(坚信)自己的双手能造就完美的诗篇(,)他欣赏自己(,)他绝不放弃(心中的信念,)终于著就传世名篇,两千多年的岁月沧海都成了桑田,多少帝国兴而复亡,多少白骨被岁月沉淀,但灵魂的高度让众生膜拜。诗本是最不能翻译的语言,他却在困苦之中“孤芳自赏”,用诗影响世界。他死后,希腊的七个城邦唇枪舌剑都说荷马出生在自己的城邦里。连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后也曾哀叹:“世间再无荷马来替我歌功颂德!”无独有偶(,)这样的例子在中国也遍地都是:孔子、杜甫二人生前皆如“丧家之犬”,真的是这样吗?!)一个坚持“仁”,一个坚持“忧国忧民”,在困苦之中孤芳自赏,相信我是对的!死后,一个成“万世师表”,一个成“千古诗圣”。(由中心句引出事例来论证,这样的思路是正确的,但要注意事例,也就是论据要充分,分析要客观有力。在以上两段中,作者引用了三更事例,但作为论据都很贫乏,没有任何的说服力。)

 孤芳自赏最重要的是超越自己。建国之后,艾青曾拿着一幅画上门拜访齐白石。齐白石仔细看后问艾青:“我能拿我刚画的两幅画与你交换吗?(”)艾青笑着答应了。是夜(当晚夜深)(不要白话与文言混用!)齐老先生的儿子深夜发现父亲的灯还亮着,他奇怪地走进去发现父亲还是在研究那幅画,他问:“您现在德高望重,画得如此成功,还用研究这画吗?”齐先生叹了气指着那幅画说:“这是我年轻时的画,现在我随意画一笔人们都说好(,)其实我却渐渐地差了。”在人生的暮年,齐老先生依然完成的飞跃。无宾句,病句!)(当有了勇于超越自己的韧性时,孤芳而自赏,也就成了才思涌流的催化剂。在这段中,作者只是举例,没有深入例子的核心,抓住本质的要点来论述。)

 (著名影星陈道明曾这样表述自己的人生观点:孤芳自赏已经成为一种难能可贵的品格——因为要孤芳自赏,你就必须坚守自己的个性和原则。至少,它还是一种对自己负责的人生态度。我们不难看出,孤芳自赏其实就是拥有一份独属自己的坚定原则和鲜明个性。当有一天,我们能如哲学巨匠叔本华所说的“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时,孤芳不是不可以自赏,我相信适度的自赏会带来极其重要的自信。孤芳自赏中(将)一样别有洞天(,并由此开拓辉煌)(结尾的综述乏力。如能引用名人名言压轴,则会出彩!)

【注】本文原创作者林劲博,系乐成公立寄宿学校九(19)班学生。 

作文批改老师: 陈墨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