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覆烧与印花的关系

 芝润斋 2014-07-02

覆烧与印花的关系

覆烧与印花的关系
      中国古陶瓷的印花技术早在汉代就已形成,但那时的印花仅局限于用作辅首之类,而没有形成较系统的一套专门技术。印花,是在早期模压工艺基础上建立的,至唐代时才正式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出现于陶瓷装饰上。

      图为北宋中期定窑生产的芦雁纹和凤纹印花盘、碗。[大英博物馆藏]这二件以飞禽为题材的装饰图案,虽然表现内容各不相同,但其工艺技术都达到了炉火纯清的地步。繁缛的装饰不失层次感,画面的整体构图,将所要展示的主题思想交待得非常清楚。与金代定窑印花不同,北宋中期的印花装饰更侧重对线条上的追求,两者相比,北宋印花轮廓清晰,透视感强烈;而金代印花则线条松散,边廓模糊。

      定窑印花瓷真正成为系统的是在北宋早期,它的研烧成功一方面增添了陶瓷装饰工艺一门新技术,另一方面也为该窑的覆烧装烧技术作配合,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讲定窑印花瓷的诞生有它特殊的历史背景与现实的需要。

     定窑全新的覆烧工艺技术既提髙了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强化了陶瓷品质。于是这种新工艺很快在全国各主要瓷场被广泛采纳运用。覆烧工艺不仅是装烧技术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也给古代印花装饰工艺的发展与推广带来新的商机与拓展空间。覆烧与印花两种新技术的完美结合,进一步地丰富了陶瓷文化内涵,所以说定窑的这二种新技术是中国陶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伟大的创举与变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