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促进教师分享的智慧

 亭溪秋实 2014-07-02

促进教师分享的智慧 - 思想家 - 教育科研博客
 

促进教师分享的智慧

    陈大伟

    实践中的教师教育工作者对教师专业成长承担着组织、管理、支持和引导等多重任务。作为引导者,教师教育工作者需要表达认可的教育知识和主张,需要宣扬对教育现实的认识和理解,需要交流教育实践的经验和智慧。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就其广义的理解来说,这是一个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在精神上不断的丰富和更新的多方面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的特点是,各种现象具有深刻的个体性:某一条教育真理,在第一种情况下是正确的,在第二种情况下是无用的,而在第三种情况下就是荒谬的了。”因为在实践面前我们表达的东西有可能“正确”、也可能“无用”、甚至可能“荒谬”,和教师交流时我们就不能狂妄地宣称“培训”,而只能谦逊地说彼此分享和共同讨论,“都在精神上不断丰富和更新”。

    我以为,提高教师教育工作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促进教师分享,需要关注和修炼以下几个方面的智慧。

    一、“让马感到饥渴”

  有一次和中小学教师交流,说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我引用了一句西谚“你可以牵马到河边,但不能摁下马的头让马喝水”,一位老师说:“为什么要牵马到河边,牵马到河边也是不容易的。最好是让马感到饥渴,它自己就会找水喝。”分享这位老师的智慧,我意识到促进教师主动地参与分享和交流;我们应该“让马感到饥渴”。

    “让马感到饥渴”,我把这看成需要管理。

    作学校管理者的时候,我知道最难管理的是没有需要的人。因此,需要管理首先是要引起需要,引起需要一是引起对现有生活状态的不满,二是引起对更美好的教育生活的向往。

    有一位教研员朋友观察一节课后,很想和上课的老师讨论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您对这一节课的感觉如何?   

    教师:“不错啊!我觉得很好。”

    教研员:“如果有可能再上,您是否会做出一些调整?

    教师:“我觉得没有必要。大家都是这样上的。”

    这时,教研员决定另辟蹊径:“您觉得班上的学生学得怎么样?

    教师:“看着他们那不来气的样子我就生气,现在的学生是一届不如一届,成绩是越来越差……”

    教研员:“我观察到,课堂上学生兴趣不高主要有这么一些原因,我想,有这样一些办法或许可以改变这种现状……”这位老师对进一步交流有了兴趣。

    分享这位教研员的智慧,我们可以发现:只要以学论教,我们就会有很多的不满意,这是引起不满的一条途径,老师们会对提高自己教学成绩的交流感兴趣。

    需要管理一是要引起需要,二是要指引需要的方向和对象。比如,人人都需要幸福,教师的幸福生活是什么?教师的幸福生活在哪里?这就需要认识和澄清。

    幸福是人审视自身生存状态所获得的愉悦感受,因此可以说幸福的实质是主观的,幸福的对象是客观的。我经常和老师们分享这样的幸福生活状态:(1)课前有期望,老师盼望进教室;(2)课中有创造,教学过程中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回应教育事件和情境,能创造性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3)课后能审美,对课堂教学回望和审视,能获得符合期望的愉悦和温暖体验。达成这样的生存状态需要能力,人的幸福能力需要通过学习来获得,需要通过接受教育来发展。对参与教师而言,为了幸福生活而参与学习,为了幸福生活而专业成长,爱自己栽培自己,梳理和澄清了这样的需求以后,老师们的参与状况就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二、“弱者,道之用”

    在《道德经》第四十章,老子说:“弱者,道之用”。就“道”的含义,一方面,我们可以把它看成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并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在这样的语义中,“弱者,道之用”是指“道”在发挥作用的时候,用的是柔弱的方法,道创造万物,并不使万物感到有什么强迫的力量,而是自然而然地使其发生和成长;另一方面,“道”与“导”相通,按照“道者,导也”的理解,“弱者,道之用”中的“弱”就成了“引导”的原则和方法,要发挥好引导的作用,引导者需要“示弱,和“用弱”。

    “示弱”和“用弱”有这几个方面的好处:第一,为他人“发现真理”提供可能。人总更愿意以轻松的方式得到自己的东西,当我们主动甚至迫不及待地“奉送真理”的时候,他们就可能放弃自己去“发现真理”的努力。第二,使参与者学会承担责任。每一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未来生活、为自己的成长进步负责。“示弱”“用弱”传递着这样的信息、“你不要靠我,我是靠不住的”,“示弱”和“用弱”可以在引导者和参与者作用的“此消彼长”中让参与者承担自己的责任。第三,让参与者体会作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快乐。这种快乐源于受尊重,源于有相对自由的思考空间,源于“发现真理”以后的心灵震颤,源于对自我发现能力的欣赏和赞美。

    有一位校长在听观课议课讲座后说:“在这所学校,我从教师到教研组长,从教导主任到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再在校长岗位干了十年,学校每位教师的课我至少听过三次,我说他们的优缺点就像点穴位一样,可以说一点一个准。但从此以后,我不会再去这样做了。我会准备三个问题问教师,‘你为什么这样上课?’‘除了这样上,你还考虑过哪些上法?’‘以后你再上这一课,你会在哪些方面做出调整?’”我以为,这位校长的变化就是从“用强”到“用弱”的变化。校长的习惯可以培养教师的习惯,当老师们想着要回答好校长这样三个问题,时刻在心中装着这样的问题思考的时候,对他们的成长进步我们就可以怀有积极的预期了。   

    《道德经》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和老师交流,我们的主要任务应该不是提供思想,而是激发他们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寻找合适的思想方法,促进他们为自己美好的教学生活思想。

    三、为教育理论设计实践路径

    所以说继续教育中学到的东西“没用”,其中一个原因是课上讲的东西大多是从理论到理论“空对空”,和实践有距离“不靠谱”。改变现状的方法就是让我们所言说的教育理论“靠谱”,靠谱的方法就是为教育理论设计实践“图谱”,提供实践路径。

    要让中小学教师分享和实践观课议谋,我提供了反思现有教研方式、改变观课位置和视角、讲述课堂故事、对课堂故事进行案例研究、小专题研究、结合学校教学改革开展行动研究的学校推进观课议课的步骤和策略;设计了“扁担”图(1)指引观课视角和议课对话内容;提供了从评课到议课的对话改进模型……

 比如,对议课中的分享结构和话语表达,我们就有这样的操作设计:

    第一步,观课教师描述有讨论价值的课堂故事和现象。要采用“我刚才发现……”“我刚才注意到……”的起句方式,不要一开始就用“我觉得……”“我认为……”的评价话语。这样,议课的对象就不针对上课的人,也不针对完整的课,而是指向课堂上曾经发生过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教学事件。降低人被评、课被评的风险以后,教师可能就更愿意拿真实的课、平常的课来讨论。因为面对的是曾经发生的事件,彼此的交流对话就更容易心平气和,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就能得到更好的实现。

    第二步,授课教师说明对课堂事件的思考。观课教师描述课堂故事后,一定要控制住自己评点教学  事件和现象的欲望,要用问句“请问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先听授课教师说明和解释。避免先行判断首先是因为我们并不理解上课教师,我们可能想错了,说错了。其次是尊重上课教师,就要给他表达、交流甚至辩驳的机会。借助授课教师的说明,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执教者的处境、动机,选择,可以加深对课堂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判断到底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当然,面对询问,授课教师一定要诚恳地说明自己的做法,交流自己的想法:一是要谋求理解,二是要满足参与者的探究愿望,三是要赢得针对自己困惑的帮助。

   第三步,观课教师说自己对课堂事件的理解。在说明饶明和解释后,授课教师要使用回头一问:“对这种现象,你是怎么想的?”这样的问句既表达求知的主动,也为其他参与者发表意见“铺桥开路”。还可以再问:“如果你来教,你会怎么处理?”这样,参与议课的教师就需要从课程的评价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观课议课活动就将更好地指向实践,服务实践。

    第四步,围绕相关问题拓宽视野,将交流引向深入。这时可以引出和借鉴其他的经验和相关的理论:“处理这样的问题,某某是这样做的……”,“我过去遇到这样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某一本书上有这样的观点和分析……”。

    第五步,主持人小结议课的过程和收获:小结应该包括以下内容:讨论了什么现象?交流了哪些观点?讨论了哪些方法和手段?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后续的工作要完成……

    四、从实践案例中提炼操作策略

    用案例说明是一种吸引教师参与分享的有效途径。但使用案例可能“当时热闹,过后忘掉”。避免过后忘掉,需要进行从“个”到“类”、从“典型”到“一般”的分析和概括,以帮助参与者学会分析和运用案例。

    比如,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教育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但如果仅仅停留在案例介绍,有的老师就会有这样的想法:“他是教育家,我又不是教育家。”“我遇到的打架学生都不是见义勇为的,他们也没有王友那样自觉。”这样,案例就失去了影响和改变实践的价值。研读和讨论案例,我们可以帮助教师梳理这样一些处理策略:(1)在制止可能出现伤害的事件以后,教师要冷静下来,不要急着处理,要为学生留下情绪缓冲和认知反省的时间,使学生对接受批评有一个心理准备,“退后一步自然宽”。(2)在批评教育之前,老师要先做调查研究,不要在事情不清楚,情况不明白的时候教育学生。(3)教育要善于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要致力促进学生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4)对学生的表扬和肯定要有针对性,要指向学生的具体行为,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老师肯定的,从而自觉追求老师期望和鼓励的行为。(5)批评学生要注意场合,单独约到办公室面谈,可以消除学生怕在其他同学面前丢丑的尴尬心理,缓冲可能出现的紧张对立情绪,这有利于营造积极轻松的师生谈话氛围。   

再进一步,我们还应该体会到:爱学生不能仅仅只是一种态度,而是需要一种能力。这将启示我们: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锻炼这种能力,创造爱的艺术,体现爱的智慧。

摘自2013.5《上海教育科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