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古诗词欣赏系列(四):乐声感人心

 冰海明月 2014-07-04
1.笛

  笛,管乐器,是典型的中国民族乐器。笛子也称“竹笛、横吹、横笛”等。笛子音色粗犷、高昂、嘹亮,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诗人巧借笛声渲染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高适《塞上闻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吹奏《折柳曲》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赵嘏《长安秋望》:“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残星几点,一行秋雁,高楼悠扬、哀婉的笛声是在喟叹人生如晨星易逝,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怀远人呢?



  2.箫

  箫,管乐器,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其音色圆润、浑厚、柔和,但音量较小。有一种悠远、苍凉的感觉,因此极适于演奏较为哀婉的乐曲。箫的别称有“洞箫、凤箫、排箫”等。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呜咽的箫声和着低声的啜泣,实是作者以嫦娥的思念来表达内心的苦思和追求。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呜咽悠扬的箫声飘散在江南秋夜,唤起诗人对江南风光的无限向往。



  3.笙

  笙,管乐器,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乐器,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笙也称“芦笙、凤管、凤吹”等。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唐代郎士元《听邻家吹笙》:“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笙声清亮,宛如凤鸣,故曰“凤吹”,笙曲似从天而降,极言其超凡入神,间接烘托出笙乐的明丽新鲜。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行云去后遥山瞑,已放笙歌池苑静。”放了笙歌,庭院恬静,写出了词人清澈恬淡的心境。

  4.琵琶

  琵琶,弦乐器,初称“批把”,又称“四弦”。音色清澈、明亮,穿透力强。唐王翰《凉州词二首之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边地歌舞总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域情调,易唤起无限的乡愁。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已不再是诗人的艺术夸张,而是当时琵琶名副其实的演奏效果,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给人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5.琴

  琴又称“焦桐、鸣琴、丝桐、绿绮、七弦琴”等。琴清越、古朴、圆浑而又极富穿透力和质感,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特色。李白《听蜀僧濬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诗人听琴,自己的心好象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清脆、流畅的琴声让诗人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不觉时间的变化。韩愈《听颖师弹琴》:“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琵琶行》、李贺《李凭箜篌引》并称为“摹写声音至文”。颖师弹琴给人之感喜惧哀乐,变化倏忽,百感交集,莫可名状:悦耳赏心、移情动志。



  6.筝

  筝,拨弦乐器,常称其为“古筝”,亦称为“秦筝、瑶筝、云筝、素筝”等,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它发音凄苦,令人“感悲音而增叹,怆憔悴而怀愁”(汉侯瑾《筝赋》)古人曾有“坐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句形容筝演奏艺术达到令人神弛的境地。白居易《夜筝》:“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闇低容。”“自弹自感”把演奏者灵感到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写得惟妙惟肖。柳中庸《听筝》:“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诗人由秦筝联想到秦人之声,渲染了听筝而引起的感时伤别、无限悲怨之情。苏轼《甘露寺弹筝》:“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和欧阳修《李留后家闻筝》:“不听哀筝二十年,忽逢纤指弄鸣弦。”亦点出筝声“悲怨”。



  7.箜篌

  箜篌外型是最漂亮、最特别的,与古琴一样悠久。音色柔美清澈,音域宽广,表现力十分丰富。它也是唯一可以用左右手同时弹奏出旋律的乐器。李贺《李凭箜篌引》:“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昆山玉碎;时而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诗人通过写乐声、音乐效果,把自己对于箜篌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为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外在物象和内在情思融为一体,构成了赏心悦目的艺术境界。



  8.胡笳

  胡笳原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吹奏乐器,它音量宏大,用于军乐以壮声威。李欣《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胡人落泪向边草,汉使断肠叹归客。”文姬归汉时,感笳之音,翻笳调入琴曲,作《胡笳十八拍》,弹奏时,胡人、汉使悲切断肠,反衬琴曲的感人魅力。此诗巧妙地把演技、琴声、历史背景以及琴声里历史人物的感情结合起来。戎昱《听杜山人弹胡笳》:“南看汉月双眼明,却顾胡儿寸心死。”成功地表达了当时复杂环境下的心情,无疑是非常感人的。

  9.瑟

  瑟是我国最早的弹弦乐器这一,先秦便极为盛行,汉代亦流行很广,南北朝时常用于相和歌伴奏,唐时应用颇多,后世渐少使用。《诗经·小雅》:“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土女。”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诗人取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他的一首送别诗说:“庾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筝瑟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可想而知。

  10.筚篥

  筚篥亦作“悲篥”又名“笳管”。簧管古乐器,今已失传。以竹为主,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口插有芦制的哨子。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枯桑老柏寒飕飀,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用不同季节的不同景物,形容音乐曲调的变化,把听觉的感受诉诸视觉的形象,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