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拒绝悲情 叛逆是避免被控制逼疯的武器 不幸福的原因:控制欲越来越强烈

 青衣问道 2014-07-09
控制欲是人类原始的本能之一,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想要控制住一些事物或其他人。通常内心有较强不安全感的人控制欲望也强烈一些,那些谨小慎微、追求完美、心里总不踏实的人更希望控制别人。但并不是每一个控制欲望都能得到满足,于是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甚至有些极端的人会做出过激的行为。


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成长,是从拒绝悲情开始的。强烈的占有欲,只说明太过依赖。完全没有办法适应没有别人的生活,自然只能狠狠的抓牢别人。爱哭的人,难免带有一定程度的表演欲,表演悲观消极,更是因为想希望让别人看到、从而让人心疼。小我的表演欲,清醒地知道,酿造一些小悲剧是索要爱的筹码。贪婪地享受着别人的心疼和焦虑,并且每次都能得逞。往往最小的孩子的所作所为统统被原谅,而这恰恰助长悲情性格的成长。


很知道如何把自己放置到一个悲情的角色当中,将悲情作为一种姿态定格。在想象中虚构或者加深他人与社会对我的伤害。而却没有想到,当将自己置入这个戏剧角色之中时,也同时在无情地伤害着他人,用我的“无辜”,用我的“牺牲”,用我的“伟大”,用我的“流泪”——所有的悲情,都蕴含着一种巨大的非理性。这种非理性包裹着你,以至于你看不到他人的处境,而只看到自己(深入血液和灵魂的浪漫主义病根)。


把个人的欲望投射到他人,进而投射到社会,试图用自己的悲情和疯狂去感染他人,寻找自我的绝对的认同,寻找大众的绝对认同,这都会酿成必然的“悲情症”。而这正是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拒绝悲情。拒绝牺牲。拒绝英雄主义。拒绝表演。直到有一天,你不需要再刻意地控制占有任何东西,任何人。因为,你知道你已经痊愈。




叛逆是避免被控制逼疯的武器. 通过制造可控错觉来增加能动性、参与性和认同一旦我们感觉到结果是由我们掌握的,我们就会安心,也会表现得大度和沉稳。退一大步说,即使你不能实质性地给予控制权,也可以通过营造某种“操之在我”的错觉,来降低随时可能泛起的“负能量”。


控制永远只能是一种欲望,没有人会被真正地控制住,所谓的被控制也只是对方为了某种需求的妥协。






 报告剖析现代人不幸福的原因:控制欲越来越强烈


近日,一家心理学研究中心发布了一项最新的心理学调查报告,报告中指出,现今社会中,大部分人都有强烈的控制欲望,希望一切事物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具体表现为“试图控制别人的思想”。


很多现代人都有一个无时无刻不环绕在自己脑海中的想法,那就是“他肯定不认同我的观点,我必须说服他”。太强烈的控制欲望使我们离“幸福”越来越遥远。


对于这一现象,心理学专家埃莉诺·罗斯福解释道:“其实人们之所以总认为别人不认可自己的想法是有原因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太大,导致人们的精神压力过于繁重,所以必须通过得到别人的认可从而获得心灵上的一种放松和满足,不允许出现任何分歧,这些分歧包括各个方面,宗教,政治,科学,哲学,情感等。归根结底这种旺盛的控制欲望是自卑的表现,我们总是担心别人小看自己的能力,别人小看自己的可能性只有一个,那就是首先自己看不起自己。”此外罗斯福还建议人们,一定要改变这种心理状态,不要总觉得别人反对自己,这样下去会酿成严重的心理疾病,最终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




另有心理学研究者说:“近几年来我们遇到的病人大多数都表现出了类似的病症,他们有的因为别人与自己持不同意见而感到失落和空虚,有些更严重的病人则因此而感到愤怒和焦虑。目前看来,过度的控制欲望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性格或者是特征了,如果大部分人都受到了这种不良情绪的影响,那么我们将不得不宣布,人类又多了一种新的心理疾病。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情绪会越来越丰富,这些情绪也同时伴随着各种各样新型的心理疾病,比如数万年前的人类生活得悠闲自得,他们绝对不会有这样不幸经历。”




对于这些控制欲望过于强烈的人,罗斯福指出:“他们已经把观点不同这一现象完全归咎于人文问题,简单来说,当他们看到有人与他们观点不同时,不会像正常人一样去思考,我们的观点差异在哪里?而是会很警觉地认为,这个人在质疑我的能力,所以他才不同意我的观点,因此我必须说服他。对于这些病人来说,他们的观点就好像‘精神财富一样’,一旦有人不认同,就好像被盗窃了一样。”



心理学家们认为,想要说服一个人并不是容易的事,就算真的成功令一个人信服了我们的观点,我们不但可能面临着失去一个好朋友的危险,而且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完全是不值得的事情。正是这种强烈的控制欲望破坏了很多人们之间原本非常亲密的关系,包括父母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由此可见,这种负面情绪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给我们生活的环境以及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危害,如果现在这一现象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那么将来的社会状况将是难以想象的艰难,因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观点和逻辑是最正确的,那么所有人之间都没有办法沟通。



当然出现这样的状况也是无法避免的,千百年来,人类的知识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知识后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思考,现代社会,很多人都受到了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响,喜欢把一切东西都具象化,不管它是具体的财产,还是抽象的思维,就像心理学家对病人内心的分析结果一样,我们已经习惯把一切都归为自己的所有物,包括思想,也正因如此,我们才会想要控制一切,渴望别人的认可。其实每个人从懂事开始就有了自己的看法,只是那时还不够坚定,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阅历变得逐渐丰富,这些最初的看法就会慢慢固化,沉积,最终形成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思想,这时的思想就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与自己的其他资产一样不可侵犯。





然而,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因为我们在无形中混淆了两样东西的概念,那就是我们的思想和我们自身,别人不认同我们的思想,并不代表他们不认同我们本身,所以完全没有必要争论出一个所谓的“谁对谁错”。现实中经常可以看到两个人因为对于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而展开争论,其实双方的内心深处都明白,人和人的想法有不同之处是一件很自然而且很正常的事,根本没有对错之说,可是还是情不自禁地想要去证明自己,这就是现代人内心的问题所在。



别人的一句赞同和悠闲的生活心态比起来,显然是后者更加重要,所以,给自己和对方多一些理解,是现代人的处世之本。



控制欲是弱者的心理,是示弱的行为,是控制者为了抚慰自己的焦灼与不安。事实上控制对对方是无效而有害的,最直接的后果是破坏关系,于事无补。


控制永远只能是一种欲望,没有人会被真正地控制住,所谓的被控制也只是对方为了某种需求的妥协。  控制者的精神心理是痛苦、焦灼的。而被控制者则常常是控制者的心理的遥控器。一举一动都牵扯着控制者情绪。


一旦谁成了控制者,他就会越来越弱,越来越紧张、恐惧、绝望。  控制者是紧张的,内心有爱的人是放松的。  我们可以有期待,却不必处心积虑地控制他人。假如我们能够坦然接受任何事实,我们就战胜了在心理上胁迫我们的危机。

控制者永远处在不安全之中。而最大的安全感,来自我们能够打开心门,坦然接受事实,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勇于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恐惧和爱是相对立的,当我们懂得了如何爱自己,学会给自己内心填满爱的能量,恐惧就会渐渐消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