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之第一章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二)

 恬静的日子 2014-07-09
  ③白虎加人参汤证(原文26)   7.白虎加人参汤(知母6两、石膏1斤、甘草2两、粳米6合、人参3两)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大烦渴不解——热已入阳明,邪热伤津。   ④葛根黄芩黄连汤证(原文34)   8.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半斤、甘草2两、黄芩3两、黄连3两)解表清里,协热下利。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脉促——促而有力,外邪入里化热。喘——肠热迫肺。汗出——里热逼迫津液外越。   ⑤太阳与少阳合病(原文172)   9.黄芩汤(黄芩3两、芍药2两、炙甘草2两、大枣12枚)黄芩配芍药,治热利组合。   172.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10.黄芩加半夏生姜汤(黄苓3两、芍药2两、甘草2两、大枣12枚、半夏半升、生姜1两或3两) 虚寒证     ①心阳虚(原文64、118、112、117)   64.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冒心:按在心胸部位)   1.桂枝甘草汤(桂枝4两、炙甘草2两)顿服,急救心阳。辛甘化阳,温通心阳。   118.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2.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1两、甘草2两、牡蛎2两、龙骨2两)桂枝配甘草补益心阳,龙骨牡蛎潜镇安神。   常用组合:   补心阳:桂枝配甘草;补脾阳:甘草配干姜;补肾阳:附子配干姜;肝、胃两寒:吴茱萸配生姜。   112.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心神被伤,心神失养。阳不足者,阴必乘之,阳虚则易生痰、生水生饮,痰浊内生,痰浊扰心,进而出现惊怍不宁。)   分析:本方需要纯辛甘化阳,去芍药因其酸甘阴柔。   3.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3两、甘草2两、生姜3两、大枣12枚、牡蛎5两、蜀漆3两、龙骨4两)蜀漆:常山的幼苗,现在很少用,可用温胆汤或其它化痰药代之。   117.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灸其核上各一壮:属热敷,利于红肿热痛消散。心阳被伤,下焦寒气上冲,引发奔豚。奔豚:有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水邪上冲、郁火上冲都可能引发奔豚。)   4.桂枝加桂汤(桂枝5两、芍药3两、生姜3两、炙甘草2两、大枣12枚)桂枝,温通心阳,降冲逆。   桂枝的作用:温通心阳,平冲降逆,解表邪,开结气。   用于心阳虚的四方比较:   桂枝甘草汤:心阳虚,心脏失充,出现心慌,心跳急性发作,心主血脉功能失调。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心主神志功能失调(轻)。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心主神志功能失调(重)兼有痰浊扰心。   桂枝加桂汤:神志功能失调,寒气上冲。   ②阳虚兼水气的证候(原文65、67、28)   下焦是水液代射的重要场所:肾阳的温煦功能正常、脾阳的运化功能正常、心阳的镇摄功能正常(肾阳、脾阳、心阳),才能保证水液代射的正常。 水气病 (原文65、67、28)   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分析:心阳不足,下焦水邪欲乘虚上逆。其人脐下悸——病人自觉证状。   1.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半斤、桂枝4两、甘草2两、大枣15枚)茯苓配桂枝,平冲降逆。治下焦水邪欲作奔豚,或引发奔豚后都可用该方(发作前有脐下悸动)。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分析:心下逆满——心脾阳虚,下焦水邪上逆;气上冲胸——水邪使胸中气机不畅;起则头眩,脉沉紧——水邪上冒清阳,水邪内盛,心脾阳虚,清阳不升,头目失养。以上现象持续存在不能称作奔豚。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发汗易伤害经络阳气,加上水邪侵渍经络,人体出现振颤,行路不稳。   2.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茯苓4两、桂枝3两、白术、甘草各2两)温补心脾,利水降逆。   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分析:脾虚水停。头项强痛,翕翕发热——太阳经气、腑气被水邪所遏;小便不利——水邪内流,阻滞膀胱气机;心下满微痛——水邪阻滞中焦气机。   3.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芍药3两、甘草2两、生姜、白术、茯苓各3两、大枣12枚)去桂枝的原因,不使药走表而走里,以健脾,利水祛湿。芍药,养肝血助疏泄,畅三焦,利小便。《神农本草》芍药利膀胱,利小便。   胃虚水停中焦:心下悸,手足厥冷,上腹部有振水声,以茯苓甘草汤主之。   4.茯苓甘草汤(苓桂姜甘汤)(茯苓、桂枝各2两、甘草1两、生姜3两   四方比较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苓桂枣甘汤):心脾阳虚,下焦水邪欲上冲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苓桂术甘汤):心脾阳虚,下焦水邪上逆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脾虚水停   苓桂甘姜汤(茯苓甘草汤):胃虚水停中焦   阳虚水邪上冲的奔豚者可用1、2方   苓桂剂:温化水饮。心功能差,气管炎,秋冬预防,可用苓桂术甘汤 脾虚证     脾虚气滞腹满证(原文66)   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分析:脾气脾阳不足,运化失司→水湿内留,湿聚为痰;痰湿阻滞,气机不畅→腹满。虚中夹实。   1.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厚朴半斤、生姜半斤、半夏半升、甘草2两、人参1两) 介绍: 腹满虚证:喜温喜按,时满时减,得温得按后缓解。治疗用理中汤类温中补虚。   腹满实证:腹满不减,减不足言,按之痛。治疗用承气汤类。   腹满虚中夹实:上午轻下午重,重时不喜温按。治疗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补三消七之法治疗虚三实七之证) 气血两虚心脏失养证 (原文102、163)(温中补虚,益气养血)   10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健中汤主之。   分析:心中悸而烦——气血两虚,心脏失养。伤寒二三日,正气抗邪于表而不能顾护于里,气血两虚表现更明显。心脏失养则心悸,心神失养则心烦。   1.小健中汤(桂枝3两、甘草2两、大枣12枚、芍药6两、生姜3两、胶饴1升)温中补虚,益气养血。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注意:饴糖不能用其它糖代替。) 协热下利证 (原文163)   163.太阳病,外病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分析:利下不止——脾阳虚,脾气虚,运化失司,升降紊乱,寒湿下注;协热而利——(协同)伴随着表证发热而下利;心下痞硬——脾阳虚,脾气虚,运化失司,寒湿凝滞。   1.桂枝人参汤(桂枝4两、甘草4两、白术3两、人参3两、干姜3两)(理中汤加桂枝)   区别桂枝人参汤证的协热下利:里虚寒证兼有表证的之发热;葛根芩连汤证的协热下利:里热下利兼有表证之发热。 肾阳虚证 (原文61)   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分析:昼日烦躁不得眠——躁烦,肢体躁动而不自知。肾阳虚衰,弱阳在自然阳气的扶助下勉强和盛阴相争,争而不胜。夜而安静——弱阳无力与盛阴相争。不呕——除外了少阳病胆热扰心之烦;不渴——除外了阳明里热里实上扰心神而烦躁;无表证——除外了太阳病大青龙汤证无汗而热的烦躁;身无大热——尚未出现阴盛格阳之象;脉沉微——真阳衰微。   1.干姜附子汤(干姜1两、生附子1枚)顿服。急救后,可用四逆汤(甘草2两、干姜1两半、生附子1枚)   干姜附子汤与四逆汤的不同:干姜附子汤用于救急,救急不能用甘草,只能顿服,不能多服;四逆汤有甘草甘缓,药效温和、持久,发挥作用较慢。 阴阳两虚烦躁证 (原文69)   69.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分析:心阴虚,肾阳虚。   1.茯苓四逆汤(茯苓4两、人参1两、附子1枚、甘草2两、干姜1两半)回阳益阴,阴阳双补。 阳虚水泛证 (原文82)   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分析:太阳病汗不得法,肾阳被伤,不能制水,导致水邪上泛。其人仍发热——表邪仍在或虚阳外浮;心悸——水气凌心的表现(心脏疾患,心功能不全);头眩——水邪上冒清阳;身瞤动,振振欲擗地——阳虚,经脉失温,水邪浸渍经脉。   1.真武汤(茯苓、芍药、生姜各3两、白术2两、炮附子1枚)温阳利水。肾阳虚水邪上犯。 阴阳两虚证 (原文29、68、177、178)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者,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分析:脉浮——太阳表证;自汗出——风阳伤卫阳,卫外失司,卫表不固;小便数——阳不摄阴,阳虚;心烦——阴虚,虚火扰心;微恶寒——表邪未解;脚挛急——小腿肌肉挛急。咽中干——阴液更加不足;烦躁——阳虚则躁,阴虚则烦;吐逆——寒邪上逆的表现。谵语——阳明经别上通于心,阳明燥热循经上扰心神,使心主言的功能失调,出现谵语。   1.甘草干姜汤(甘草4两、干姜2两)温扶中阳。   2.芍药甘草汤(芍药、炙甘草各4两)养血柔筋,缓急解痉。可用于痉挛引起的各类疼痛。现代用于柔筋解痉,白芍最少用30g。常以药对的方式加入相应的方剂中。   3.调胃承气汤(大黄4两、甘草2两、芒硝半升)清胃热,和胃燥,少少温服之。阳明腑实证,服用量相对要大。   4.四逆汤(甘草2两、干姜1两半、生附子1枚)强人可用大附子1枚,干姜3两。 介绍: (甘草、干姜)温补中阳(温补脾阳);(桂枝、甘草)温补心阳;(附子、干姜)温补肾阳;(吴茱萸、生姜)散肝胃寒邪。   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分析:恶寒——肾阳虚,表阳不固,温煦失司;小腿痉挛(以方测证)——阴血虚,经脉失养的表现。   5.芍药甘草附子汤(芍药、炙甘草各3两、炮附子1枚)阴阳双补。酸甘化阴与辛甘化阳结合的组方思路。   177.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分析:脉结代——气血两虚,脉道不充,脉博不匀。心动悸——气血两虚,心脏失养。心动悸——心率失常病;脉结代——脉膊不匀。   6.炙甘草汤(复脉汤)(炙甘草4两、生姜3两、人参2两、生地1斤、桂枝3两、阿胶2两、麦冬半升、麻仁半升、大枣30枚、清酒七升水八升)阴阳双补,通阳复脉,滋阴养血。   分析:清酒,养血通脉,行药滞(解除生地、麦冬滋腻)。用麻子仁的意义——心动悸,心率失常病,最怕大便秘结,加麻仁可润肠通便,降低危险。   178.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结脉——脉受邪气阻滞后,再跳时加速补偿的表现,主邪盛。代脉——动而中止,良久复动,欲借其它力量代替一样,主正气虚。古人有结生代死一说。 结胸证治 (原文128、131、134、135、136、137、132、133、138、141、129、130、137   结胸是邪气与痰水结于胸膈脘腹的证候。(邪实而正气未衰的证候)   热实结胸:大结胸,邪热与水饮结于胸膈脘腹;小结胸,痰热结于心下。   寒实结胸:寒邪与痰水结于胸膈脘腹。   脏结:内脏阳虚,阴寒内凝,正衰邪实的证候。   128.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分析:按之痛——实证;寸脉浮——邪由外来;关脉沉——水饮痰饮邪气内生。外邪与内邪结合形成结胸。 介绍: 针灸中的烧山火:进三退一;透天凉:退三进一。 热实结胸 (原文131)   131.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亦项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分析:病发于阳——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有不同的理解,这里指发于太阳表证;病发于阴——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有不同的理解,这里指发于里。   柔痉,有汗出;刚痉,无汗出。   大结胸病位偏上的表现:部位偏上,项强如柔痉状,汗出,胸痛,短气,烦躁,病位在胸。用药:峻药缓攻。   1.大陷胸丸(大黄半斤、葶苈子半斤熬、芒硝半升、杏仁半升熬黑、甘遂末1钱匕、白蜜2合)泻热逐水破结,峻药缓攻。顿服,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本方不能用甘草而用白蜜,甘草与甘遂属十八反。白蜜,甘缓,防峻药直下肠胃,延长药效。   大结胸证病位偏中的治法(原文134、135、136   134.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恼,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分析:数则为虚——热邪没有与有形的病理产物相结。   湿热发黄。湿热互结如油入面,难解难分,热欲外越而为汗,因受湿邪牵制而不得汗,因此余处无汗,但头汗出,因头为诸阳之汇;湿欲下泄,因受热邪牵制而不得泄,因此出现小便不利;湿热内郁,迫使脾之本色外露(脾黄说);影响肝胆疏泄(胆黄说)。   2.大陷胸汤(大黄6两、芒硝1升、甘遂1钱匕)泻热逐水破结,甘遂有效成分不溶于水,冲服。得快利,止后服。   135.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分析:大结胸三证——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水热邪气阻滞心下。   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分析:但头微汗出——热邪被水邪牵制而不得外越,阳热上蒸,但头汗出。   3.大柴胡汤(柴胡半斤、枳实4枚、生姜5两、黄芩3两、芍药3两、半夏半升、大枣12枚)有方注加大黄2两。   大结胸部位偏中的临床表现: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但头汗出,短气烦躁,心中懊恼,膈内痛。   大结胸部位偏下(原文137)   137.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分析: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整个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都存在。(弥漫性腹膜炎)。   大结胸证病位偏下的临床表现: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   结胸证与大柴胡汤鉴别(原文136)   结胸证与阳明腑实证鉴别(大陷胸汤与大承气汤的鉴别)(原文137):结胸证有反跳痛和肌紧张,病位在腹膜、腹腔;阳明腑实证没有反跳痛和肌紧张,病位在肠道,在消化道。   大陷胸汤现代临床应用:消化道穿孔引起的弥漫性腹膜炎,急腹症如肠梗阻。重者用汤剂,轻者用散剂,或先用汤剂后用散剂。汤剂(大黄9g、芒硝9g、甘遂3g)一天的量,分两次服,芒硝,甘遂末冲服;散剂(甘遂0.9g、大黄0.6g、芒硝0.3g)一天的量,分两次服用。   大陷胸汤的禁忌(原文132、133)   132.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分析:脉浮大——正气散乱,虚阳外脱。脉浮大中空,按之无力。   133.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   分析:烦躁——正气不胜邪而出现的肢体躁动不宁而不自知的症状。   小结胸病(原文138)   138.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分析:痰热结于心下。脉浮滑(浮主有热,滑主有痰)——里热盛,鼓动气血,气盛血涌,血管扩张。   4.小陷胸汤(黄连1两、半夏半斤、栝楼实大者1枚)清热除痰开结。   应用:小陷胸汤应用广泛,凡是胸脘部各脏器、器官的病变,只要有痰热阻滞导致的疼痛都可使用。 寒实结胸 (原文141)   141.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三物小白散)。   5.文蛤散(文蛤5两)每服1方寸匕。   6.五苓散(猪苓18铢、白术18铢、泽泻1两6铢、茯苓18铢、桂枝半两)   7.三物小白散(桔梗3分、巴豆1分,熬黑、贝母3分)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温寒逐水,涤痰破结。病在膈上必吐,病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分析:进热粥一杯——增加辛热之性,促进药物吸收;进冷粥一杯——制约药物的辛热毒性,减缓药物的吸收。 脏结证 内脏阳虚,阴寒内凝的症侯。(原文129、130、167)   129.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分析:饮食如故——邪在脏而不在腑。时时下利——内脏阳虚,运化失司,阴寒不化。舌上白苔滑——阴寒内凝。难治——正衰邪实,攻补两难。   130.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分析:不往来寒热——除外了少阳病,其人反静——除外了阳明、太阳病。   167.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傍,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   分析:这里的痞——肿块,肝脾肿大,寒滞日久,气血壅结;入阴筋者——也叫缩阴证。 注: 肌肉痉挛造成单纯的缩阴(或叫缩阳证)可用艾条同时灸会阴穴、关元穴、气海穴,配相应的药物治疗(助阳,散寒,祛湿,疏痉)。 心下痞证治 (原文151、131、154、164、155、149、157、158、161、159)   心下痞是心下胀满堵塞不通的一个自觉症状,凡以心下痞为主证的证候,则叫心下痞证。   151.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131.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亦项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分析:中焦是阴阳、气血、水火、气机升降的枢纽。中焦胃气对阴阳、气血、水火、气机的升降有主动的调节和控制作用——胃气的斡旋作用。当胃气虚或受邪气干扰,使中焦斡旋失司,枢机不利,则气壅滞于中焦,而成心下痞。   154.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分析:按之濡——气机壅滞。脉关上浮——浮主有热,关脉候中焦。泻心汤——中满者,泻之于内。   1.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2两、黄连1两)泻热消痞。用法:沸水泡。取大黄的寒凉之气清中焦无形之热,薄其苦泄之味以防直下肠胃。“中满者,泻之于内”。   16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先解表,后攻里)   155.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分析:心下痞——热痞。恶寒——肾阳虚,表阳不足,温煦失司。汗出——肾阳虚,表阳不固,阳不摄阴。   2.附子泻心汤(大黄2两、黄连1两、黄芩1两、附子1枚)大黄、黄连、黄苓用开水泡,附子煮汁(煮1小时)。 用于热痞兼阳虚,本方寒热并用。   149.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鉴别小柴胡汤、大陷胸汤、半夏泻心汤)   分析:呕而发热——热郁胆腑。柴胡汤后,战汗作解。寒战,邪与正争,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战汗作解:寒战,邪与正争;发热,正与邪争;汗出,正胜邪却。只战不热,正不抗邪;只战不汗,正不祛邪。战汗作解应与输液反应出现的状况区别开来,出现输液反应要作紧急处理,否则严重会导致死亡。   本条体现了少阳半表半里,与中焦半上半下的枢机不利的区别。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胃虚痰扰,痰气痞。中焦斡旋失司,枢机不利,心下痞;中焦气机堵塞,胃热气逆,呕;脾寒气陷,下利。   3.半夏泻心汤(半夏半斤、黄芩、干姜、人参、甘草各3两、黄连1两、大枣12枚)消痞散结。煮去滓后再煎(药液浓缩),以下4、5、6几方煎煮法同。本方体现了辛开、苦降、甘调。辛开(半夏、干姜),苦降(黄芩、黄连),甘调(人参、甘草、大枣)。用于痰气痞证。现常用于治疗慢性胃肠炎。   157.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分析:胃气虚,胁下有气(水邪干扰),中焦斡旋失司,抠机不利——心下痞硬;胃热气逆——干噫食臭(臭:饮食味(嗳),饮食的馊腐味);中焦斡旋失司,枢机不利,脾寒气陷,又兼水邪,出现了肠鸣,下利,小便少,轻度水肿——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   4.生姜泻心汤(生姜4两、甘草3两、人参3两、干姜1两、黄芩3两、半夏半升、黄连1两、大枣12枚)和胃降逆,散水消痞。生姜,化饮消水。   158.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分析:胃气虚,客热上扰,中焦斡旋失司——胃热气逆,客热上扰,干呕,心烦不得安;心下痞而满;脾寒气陷,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   5.甘草泻心汤(炙甘草4两、黄芩3两、干姜3两、半夏半升、大枣12枚、黄连1两)补虚温中,泻热消痞。方中可能还有人参。   161.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   分析:胃气虚痰浊阻滞,中焦斡旋失司,枢机不利——胃气上逆,(噫)嗳气不除,噫气频作,久不缓解,噫气不因心下痞而缓解;心下痞硬。   6.旋复代赭汤(旋复花3两、人参2两、生姜5两、代赭1两、甘草3两、半夏半升、大枣12枚)旋复花配代赭石(旋复花用量重;代赭石用量轻,如果用量大可直入下焦,并伤胃气),化痰镇逆消痞(除噫气),半夏配生姜化痰燥湿和胃降逆。   用于嗳气不除,旋覆花用量大于代赭石。后世用该方治呃逆不止,止膈肌痉挛不止(肝气上逆,膈气上逆,胃气上逆),但方中代赭石可多用。   六方比较:   大黄黄连泻心汤:热痞。   附子泻心汤:热痞兼阳虚。   半夏泻心汤:痰气痞。   生姜泻心汤:水气痞。   甘草泻心汤:胃虚客热上扰痞。   旋复代赭汤:胃虚痰阻痞。 论治利四法 (原文159)   159.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赤石脂禹余粮方。   7.赤石脂禹余粮方(赤石脂1斤、禹余粮1斤)两者都属高岭土(陶土),涩肠固脱。药粉冲服在肠道对肠粘膜形成被复作用,从而对肠、胃粘膜形成保护层,因此对肠、胃粘膜溃疡有保护作用。它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吸附肠道的毒素、水液,对纯虚无邪,下利滑脱的症侯有很好的涩肠固脱效果。   泻心汤类:燮理(调理)升降法——中焦气机失调,脾寒气陷的下利。   理中汤类,温中补虚法——脾阳虚,脾气虚,运化失司,升降紊乱,寒湿下注的下利。   赤脂余粮汤,涩肠固脱法——下焦滑脱,关门不固的下利。   五苓散,利小便实大便法——水走大肠而不利不止。 心下痞证的类似证     1.下利证(治利四法)   2.五苓散证(原文156)   15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分析:下窍不利,水邪上逆阻滞中焦气机,造成心下痞;下焦蓄水,膀胱气化失司,津液不能输布上承——口渴而燥烦,小便不利。太阳蓄水证。   1.五苓散(猪苓18铢、泽泻1两6铢、白术18铢、茯苓18铢、桂枝半两)   其它类似证:   桂枝人参汤证:心下痞硬——寒湿凝滞中焦气机所造成。   十枣汤证:由于水停胸胁,阻滞中焦气机,可兼见心中痞硬。   大柴胡汤证:实邪中阻,可见心中痞硬。   3.上热下寒证(原文173   173.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分析:腹中痛——脾主大腹,腹中痛是脾气壅滞或脾寒气滞的特征。欲呕吐——胃热气逆的表现。   2.黄连汤(黄连3两、炙甘草3两、干姜3两、桂枝3两、人参2两、半夏半升、大枣12枚)桂枝,交通上下阳气,疏调气机,协调上下寒热。 介绍: 逍遥散中的薄荷,用桂枝代的意义:疏肝解郁效果更好。逍遥散方: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甘草、生姜、薄荷 火逆证 错误的用了火疗而导致的坏病或变病。(原文110、111、113、114、115、116   110.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粟,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111.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分析:其身发黄——两阳相灼,热伤营阴。但头汗出,剂颈而还——火邪伤阴内热证。但头汗出,身无汗——阴伤而汗出无源。   113.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分析:被火必谵语——热扰心神。   114.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到经:传尽六经,再至本经;清血:便血。)   115.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116.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炙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曰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 太阳病篇的欲愈候 (原文58、59、93、94)   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59.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93.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至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冒:头目眩冒,如被物所蒙)   94.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伤寒类证 (原文152、166)   152.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分析:漐漐汗出——饮邪外渗。头痛——饮邪上攻。心下痞硬满——水饮邪气阻滞中焦气机。引胁下痛——水饮邪气阻滞气机,气滞血结,造成胁下痛。干呕——饮邪犯胃。短气——饮邪阻遏肺气。   1.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各等分,捣为散,强人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大枣肥10枚)大枣煮汤冲散服,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攻逐水饮。用于悬饮。   分析:饮邪部位偏上,有热邪明显可用大陷胸丸,热邪不明显可用十枣汤。   166.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分析:胸有寒——胸中有有形痰浊邪气的阻滞。   2.瓜蒂散(瓜蒂1分,熬黄、赤小豆1分,合为散,取一钱匕、香豉1合)煮香豉,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不宜空腹服,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