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笑城:读《道德经》的乐趣之九——“聪明”的人

 养生丸子 2014-07-13
摘要: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大道似水,世道可见;世道似水,人道可见;人道似水,水为何物?    荀子说:“君者,舟也;庶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大道似水,世道可见;世道似水,人道可见;人道似水,水为何物?

   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但是很显然,单从政者论,不能见民心。天地之道固然可以其无私而成其私,圣人效仿天道的无私成私者古往今来又有几人?

   遥想当年唐太宗汲取了前车之鉴固然可以开创一代贞观之治,然而论及权利传承时不免仍然落到封建制度的窠臼之中,在其身后,以无其私而成其私的帝王实在是乏善可陈。所谓的“千古一帝”者,便是种下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惨痛屈辱祸根的人!

   大道似水,有进无退。前人被后人推着往前走,前浪被后浪推着向前进。哀嚎遍野时,圣人落泪;嗷嗷待哺时,父母揪心……天地仁慈不仁慈或许只有天知道,但是万物的生生不息又在无言地证明。故而仁慈和不仁慈的定义本身就是触及到了人类私心的问题,单以人道论,天地只对人类仁慈的话要不要既顾及今人又顾忌后人呢?单以世道论,天地只对与人有关的一切仁慈的话,是不是也要顾及到当下和未来呢?

   因此说,天地的仁慈和良善只是用人心揣测的天心而已,天地无需回答任何问题,只有继续营造一个不自生的共生体系,才是大道理!

   但人性自身本是自私的,如果没有理性对欲望的收束,人其实与任何其它动物本质上无异,这也就是人道从古至今的“水性”,原本遵从自己动物的天性,后来随着智慧的迸发便有了理性。如果不信的话就看看至今人类历史活化石般的土著人,一叶遮私时可知其有羞耻之心,一花插头时可知其有爱美之心,一堆篝火点燃时可知其有众乐乐之心……善和美的原始状态,也有着我们视为造作矫揉的淡淡痕迹。

   人类历史长河的终极推动力,毫无疑问地要交给后人。后人的推动力中,就有着空乏而不能够满足的各种欲望,因此前人只要还健在,就有着一颗填满后人欲望的心。这也算是文化传承的规律之一吧……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什么人能够持而盈之呢?原始的人类生存状态下,无人可以做到这一点,故而老子谈的不是他之前的古人,而且必然是能够而且有条件持而盈之的人。对此老子的态度是:差不多就行了!

   揣而锐之又是什么样的行为呢?毛遂自荐道:脱颖而出!呵呵,老子或许会说:“恭喜你,答对了!”但是,这样的锋利之物老子认为不可能长期保持。故而有人以此感慨道:“创业难,守业更难!”、“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总体而言,天道的不自生决定了人道的自生之心可以一时而不能长保,这个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说明了的道理,今天依然适用。

   以占有欲的私心而论,持而盈之的结果在人类最顶峰造极的象征当属封建帝王时代,正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过去时,这是人类的私心最顶端的象征,那可真算得上“都是我的!”故而,争来斗去的不过是为了这个独享的权利,如果没有理性的收束,则欲望无止境的结果就是相互残杀而剩下最后一个,然后孤独地活着,再孤独地死去,他们都自称自己为“寡人”、“孤”和“哀家”。但是封建时代没有这样孤独一人活着的结局,却有着这样的一颗又一颗不断涌现的“心”。这也恰恰证明这样私欲至极的时代同时受到了人类理性的收束,虽然没有真正的仁,但也还是要在不自生的天道之下向前迈进。

   这样的情况也反映出了如今世界国家版图和世界文明的相互关系,就好比欧洲也跟中国一样有着封建制度的历史时期,但是欧洲的各国版图明显碎片化,不如印度和中国这样在一个古文明的发展中能够保持长期的大面积国土范围,这就是文明的功效之一。

   之所以中国的先进文明在历史上屡屡被落后文明所蚕食侵扰,又反过来证明了“持而盈之”的道理,就是不思进取,恰如河道的淤积,后浪必然推动前浪,后人必然取代前人,这又是大道似水的规律使然。

   故而欧洲版图的碎片化体现在封建帝国时代的人类彼此争斗上,又因为相争而变,直到欧洲文艺复兴后又因为发现了新的大陆,而将这种封建帝王时代的争夺和满足私欲像洪水一般宣泄了出去,其实质仍然是封建性的文明,即:殖民主义,帝国主义。

   如今这样的主义几经变幻后仍然像是在历史的漩涡中一般,打着各种各样的转转,这就是文明的收束力仍然不足以将其导入大道使然。

   因此又有人提出“文明冲突论”以印证时代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其实这个趋势老子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早已说明了,实在不是什么文明的冲突,而是人性本身的私欲和理性难免最终汇于一处,注入更大的江河湖海中。

   在今天看来,这个更大的江河湖海就是这样的两个趋势:全球经济一体化为代表的互惠互利,核武器打击为代表的自相毁灭。一个是共生,一个是共灭,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请君做出明智选择!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后人的嗷嗷待哺,催生了前人的不断努力,其中就有着各种各样的拼命积蓄。好或者不好,对或者不对,只能说是一份心意。但是这样的心意又有了如封建制的社会体制作为护盾,则金玉满堂而不知施舍者又似乎有了理论的依据,法度的维护,从而加剧了私欲的坚持。当然,这也是人性,用不了,看着高兴!

   但是大道似水,身不由己,如果今天的财富化为明天的负累时,不舍弃也得舍弃,金山越大越搬不走,聪明者于是想出了今天的银行账户,但也难保明天人类又发明出了让聪明者还是带不走的东西,而且终极的人生归宿,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故而总有人追求的就是人活着钱没花了,故而人活着钱没了的人就会觉得不公平!哪种人多呢?加上脚趾头就能算得清的时候,这些少数人不低调能行么?

   故而富贵而骄者只有在人类体制的护盾下才能够存在,又必然随着体制的更迭而自遗其咎。在那样的体制下,前人是想着积蓄留给后人的,可是后人欲壑难填实在等不及了,就先干掉你吧!这就是没有理性收束的私欲结果,就是翻开人类历史时,触目惊心、比比皆是的骨肉相残、战乱不已!

   老子说:“不见可欲”,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大道理,都需要人类自己加以普及,真正地开启民智才好上行下效,一代新人温柔地换了旧人。

   功遂身退,天之道。

   大功未成,故而老子和孔子这样的先贤还无法身退。如果有一天,人类已经懂得普遍的不自生了,他们的思想真的在这个世界上可能会被忘记。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人类自己把自己毁灭,也就是因为自生而自灭了,当然他们的思想也就不存在了,这个结果也符合天之道的规律。

   究竟人类的结局如何,自生还是不自生的权利掌握在谁的手里?人心似水,善用则善,滥施则滥,故而只能问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