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仲师的警醒之语——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条文T016

 谷秀稻香 2014-07-13

仲师的警醒之语——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条文T016


原文: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胡老讲解: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到这是一段,底下是另一段。“桂枝本为解肌”,应该为另一段,这(两段)搁一段是错了,成无己本就是分为两段。


这段说是太阳病将三天,经过发汗,发汗是对的,太阳病当发汗嘛。发汗没好,如果表不解,你还得想法子服桂枝汤。那么这个大夫,就是三天的功夫,发汗他还没好,他就是“若吐,若下,若温针”,乱来一阵,这些治疗都是错误的,所以这个病仍不解,这个病不会好的,此为坏病。这个“不解”,就是治坏之病呀,他这样子又吐又下又温针,这个病决不会再在表了,它是逆治而成的坏病。这一段它也跟上边有关系,(上边)说“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但不能说是你经过治疗这个病不解,就吃桂枝汤,这也是不对的,他这是仅举一个例子。这(些)都(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来论述的,哪个应该用,哪个不应该用。如果是治坏的病,那可就不能用了,所以“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那桂枝(汤)不是一个万能的药啊。那得怎么办呢?详审其脉症。他这个书啊,就是辨脉辨证,看其结果“知犯何逆”,这个“知犯何逆”面很广,不是光问他是怎么治坏的,那个是可以问的,不是不可以问的,主要的还是在这个结果,它是津液亡失太厉害的变化里虚证啊,或者由于这种错误而(引)邪入内呀,发生陷胸汤证了,是发生阳明证了,或者发生阴寒重症,这都不一定的,这都是治逆的结果,“知犯何逆”,让你考察这些东西,随证治之,这是中医辨证的主要精神,这句话不要把它轻易放过了。中医治病就是随证治之,不是你拿脑瓜想。那么有什么证,你就应该怎么治,现桂枝汤证用桂枝汤,现承气汤证用承气汤,这叫随证治之,随所现之证而来治疗,不是你(拿脑瓜)想,那不是中医辨证这句话很重要,它是一贯全书的。所以刚才讲这个桂枝汤,在临床上你遇到桂枝汤(证),这个证候合适,你就用你的,什么病都是,随证治之嘛。


胡老自按:


注解:太阳病三天,已经发过汗,但病未解,医不详查所以不解之故,而又行或吐、或下、或温针等非法的治疗,故病仍不解,此为逆治的坏病,则不可与桂枝汤也,应观其脉证,详审其所犯那种逆治,而随当时的证候,予以适应的方药治之。


按:隨证治之,是辨证施治的大眼目,读者不要轻轻看过。

观其脉证之证,是指各别的症状言;随证治之的证,是指方证言,即是说,综合脉证的观察分析,而辨其为什么方药的适应证,而后随证以适方治之,如白虎汤证、承气汤证、柴胡汤证等等,陈修园谓为书中最大着眼处者是也。


冯老按语:

【解读】隨证治之,其实质是指辨方证。12条首先提出太阳中风用桂枝汤主之,不是说凡是中风都用桂枝汤治疗,而是用于太阳中风,见脉阳浮而阴弱,热自发、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若出现其他症状,要据其证用药,以上所述桂枝加葛根汤及以下桂枝加附子、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等即是其例。又表解向里或半表半里传变,无桂枝汤证后,再不能用桂枝汤治之,而要依据所现症状辨六经、辨方证,以适证治之,亦属随证治之。


观其脉证之证,是指各别的症状言;随证治之的证,是指方证言,即是说,综合脉证的观察分析,而辨其为什么方药的适应证,而后随证以适方治之,如白虎汤证、承气汤证、柴胡汤证等等,陈修园谓为书中最大着眼处者是也。


学生总结与体会:

老师的两句话值得反复体会:

1. 隨证治之,是辨证施治的大眼目。

2. 隨证治之,其实质是指辨方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