廡殿装配到了斗拱层,由于零部件多到恐怖,软件不给衍生、不给优化,Inventor软件崩溃了好几回,向Inventor发送错误报告也未得到明确解答,好在博主和这款软件打交道多年,几经迂回,终于把这座廡殿的斗拱全装上去了。
在本博主之前的图解斗拱的博文中,关于七踩重昂斗拱在廡殿中的装配位置与顺序已有很详细的描述,在图解廡殿的博文中就不再重复说了。在这里,只是提一下斗拱的斗口,斗拱的攒数对我们这座廡殿整体尺寸规模的实际作用。
这里为解说方便,不使图面太乱,我先隐去斗拱附件的枋件与桁件。还有一个要说明,斗拱中昂的昂嘴在前边图解时都改成了明式,现在要改成清式昂嘴工作量太大,还是用明式的吧。
好了,先说面阔。这个廡殿建模是根据《工程做法则例图解》卷一的九檩单檐廡殿建造的,斗拱的斗口为二寸五分。我是按一营造尺等于320毫米换算的,一斗口为80毫米。廡殿的通面阔为385斗口,换成公制是30800mm。上个通面阔的正投影:
传统建筑中的面阔还细分为明间面阔、次间面阔和稍间面阔,在这里一个个来说。
明间是檐面正中的那一间。明间两柱头之间安放六攒平身科斗拱,明间面阔为77斗口,6160毫米。
两攒斗拱之间的间距也称为攒档,我们这个规制的廡殿为11斗口,880毫米。
明间两旁排列次间和稍间。次间与稍间面阔在这个廡殿中斗拱攒数是同样的。
两柱头间安放五攒平身科斗拱,面阔为66斗口,5280毫米。
最边上角科与柱头科之间叫廊步或廊深,廊步架应是指斗拱层以上的结构,在建筑间隔平面图中这个距离称廊深。
这两个柱头之间安放一攒平身科斗拱,这个距离叫斗拱两攒,22斗口,1760毫米。

说完檐面说山面,拿进山面透视图:

山面的通进深为176斗口,14080厘米。廊进深为22斗口,1760毫米。进深为132斗口,10560毫米,在进深方向,两个柱头科隔出三个空挡,每个空档中安放三组平身科斗拱。

其实这个布局是为了对应金柱而设定的,金柱位置是为廡殿的上部结构而设定,这个观点,在以后的廡殿装配中可以得到印证。
好了,这回就到这,下回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