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络诗话:近体诗格律概说(三)

 老榆树_yhgek 2014-07-15
第三章 近体诗的平仄格式
旧体诗的音乐性,除了用韵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用字的平仄关系。一句诗,用字平仄相错,一首诗,句子之间平仄相调,即有音调上的起伏。这借了汉语所独有的“四声”,而使诗在意义表达之外更增加了艺术的表达,所谓抑扬顿挫俱成情绪。现代诗也要借助音调的变化来表现,特别是朗诵的时候,但主要依靠音高和拖拍。而旧体诗则是运用汉字本身的声调,即平上去入的发声差异,这是很不同的。
汉语的发声分为四声,有平声、上(读作赏)声、去声和入声。四声描述一个字发声的过程,平出平收中间不升不降,谓之平;平出略降然后高升,谓之上;高出而直下,谓之去;即出即收的短促之音,谓之入。平、上、去都有声高过程变化的固定模式,至今保留;入声主要取决于声长(极短)而不是声高变化,很不稳定,至今已经分化甚至消失,在东南地区及山西、内蒙的方言中还有所保留。
平声字平缓、舒展,称为“平”;上、去、入声字则多变化,即不平,所以统称为“仄”。所谓平仄,就是平声字与上去入声字的对应。平声字与仄声字交替,则声调表现铿锵、丰富,更可以强化语义和情绪的变化。旧体诗中调整平仄的规则,谓之“调平仄”。这里只谈近体诗的调平仄,古体诗以及词的调平仄都以近体诗为参照,以后分篇叙述。
就诗的句子观察,依照声调表现的需要,应该平声字与仄声字相间。一字一间则声气过促,三字一间则声气过缓,故合适的格式是两字一间,即两个平声字与两个仄声字依次排列。由于奇数字组成的句子在调整句子之间的平仄时最方便,所以随着诗人对声调的愈加注意,最早如《诗经》的四字句的偶数字句就逐渐被疏离,而五言句和七言句的诗就逐渐成为常规。
先说五言绝句的调平仄。依照两字一间的原则,五言句子的平仄格式有四种,即平起两种: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和仄起两种: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一首五言绝句就是四种格式的搭配,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其各句的平仄格式就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除第三句平平平仄仄实际变格为仄平平仄仄以外,其余均为标准格式。
按照四种句子平仄格式的不同搭配,五言绝句也有四种平仄格式,即仄起两种: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可以记作“仄起不入韵”式,意思是起句起字为仄声字,起句不押韵。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可以记作“仄起入韵”式。其实,这一式只是上一式的变格,为了押韵,起句选择了与结句相同的平仄格式。
平起两种: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可以记作“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可以记作“平起入韵”式,也是上一式的变格。
这里需要说明近体诗调平仄的其他要求。
一、近体诗要求押平声韵,仄声字不能落在偶句的末尾。
二、近体诗都是两句组成一联,一联中的前一句称为“出句”,后一句称为“对句”。要求对句与出句的平仄要相对,也就是对句相应位置的字,其声调与出句相应位置的字相异,比如,出句第二字为仄声字,则对句第二字必须为平声字。这称之为“对”。类推下来,除了第一句以外,出句的尾字必须是仄声字,因为所有的对句尾字是韵脚,是平声字。
三、要求一联中的出句必须与上一联的对句平仄相同,这称之为“粘”。当然,因为押韵的关系,尾字不可能一样,所以有一定变化,从上面列出的四种格式中可以看出来。
因为这些关系,所以五言绝句只有四种格式。
实际写出来的诗比这四种平仄格式的变化要多,都是它们的变格。变格是有规则的,归纳如下:
一、平平平仄仄,常规变格只有仄平平仄仄一种。如上面例句“欲穷千里目”。
二、仄仄仄平平,常规变格也只有平仄仄平平一种。
三、仄仄平平仄,常规变格有,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
四、平平仄仄平,常规变格只有平平平仄平一种。仄平仄仄平被称为“孤平”,诗中大忌。
五、平平平仄仄,特殊变格有平平仄平仄一种,此时,第一字不能用仄声字。
六、平平仄仄平,特殊变格有仄平平仄平,第三字应仄而平,是救孤平,属于“拗救”。
七、仄仄平平仄,特殊变格可以作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但这时候必须对句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改用平声字,即平平平仄平,或者仄平平仄平,属于“拗救”的“对句救”,后一种更兼本句救孤平,是诗人显示技巧喜欢采用的。
以前常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并不准确,对照以上归纳可以知道。一般的掌握可以大概这样记忆,同时再加上“平声字宜两相连”、“不着三字尾(连续三个平声字或仄声字)”。但是准确地掌握还是要熟记以上归纳的七点才好。
五言律诗的调平仄,不过是把绝句的平仄格式再重复一遍。譬如: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其余类推。依然是保持“对”与“粘”的关系。
七绝和七律的调平仄,也只是在五绝和五律的基础上,每一句前面增加两个字,仄起句加两个平声字,平起句加两个仄声字。粘对的关系依然。只是应当注意变格时的变化,比如:
仄仄平平仄仄平,是平平仄仄平增加两个仄声字而来的,一样有避孤平的问题,第三字必须用平声字,无论第一字是平声字还是仄声字;否则,就必须“救”,救的方法是,第五字用平声字。
平平仄仄平平仄,是仄仄平平仄加两个平声字而来的,特殊变格也可以作平平仄仄仄仄仄(其他变格依五言类推),第一字可平可仄,但是对句必须救,即第五字用平声字;对句同时用孤平自救的方法与五言相同。
还有一些调平仄的手法,不属于必须遵守的规则,但也被一些诗人所采用,比如:
一、“避上尾”。就是在律诗中,出句的结尾一字分别使用上声、去声和入声字,避免同调的仄声字。如果不能够做到,也至少在相邻的两联不使用同调的仄声字作结尾。
二、“平分阴阳,仄分上去入”。近体诗大致以两个同声调字相间隔,所以,相邻的平声字宜阴平与阳平有所分别,相邻的仄声字宜上去入有所区别。更能够增加音韵的起伏和变化。
三、“忌平头”。依近体诗调平仄的规则,每句第一个字最宽松,多数情况可平可仄。但是需要注意避免所有句子均以平声字开头。
四、“平声字宜两相连”。因为变格的缘故造成孤立的平声字,虽然规则允许,但许多诗人都会仿照本句自救的方式处理,比如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一字用了仄声字,第三字就用平声字相救;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用了仄声字,第五字就用平声字相救。相似的,许多诗人也用同样的方法处理仄声字,本例第二种格式就变成平仄仄平平仄平。不能两相兼顾的情况下,宁可使仄声字孤立,不使平声字孤立。
需要注意,这些不是规则,而是一些习惯的做法。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初学者就更不必模仿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唐代诗人的写作中也出现一些失粘的例子,比如王维著名的《送元二使安西》。大致可以把它看作是近体诗形成过程中的现象。不过,后人有意模仿此种格式就是一种趣味了,还给了一个“折腰体”的名字。后人选本,比如《唐诗三百首》将王维的这一首诗归入“乐府”,似乎不承认其七绝的地位,也有一定道理,因为这种失粘的格式成为后代词(长短句)的正格。李白《登金陵凤凰台》首联与颔联、颔联与颈联均失粘,《唐诗三百首》仍将其归入七律,因为是李白刻意模仿崔颢的《黄鹤楼》故意所为。李白这一种,也应该看作是趣味,而崔颢的,似乎看作是近体诗的演化更为合理。
  
附:网上讨论
苏州人(2006-08-18 00:23:34):
较轻快的诗以首句平起为好,较沉郁的诗首句仄起可在语调上加重整首诗的沉郁格调。
无以为名(2006-08-21 14:22:54):
高兄娓娓道来,实学诗者的福音。
苏州人兄关于平起或仄起的选择,或也可算一家之言。
古人有"侧起"之说,如能聊备一格,更好。
高松(2006-08-21 15:04:25):
实在是有些诗友希望说一说,也正好看到许多初学者似乎对格律几乎全不了解,所以才略作累赘的讲解。如果能够对学诗的朋友有一点帮助,就是所愿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