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一语文必修一考纲

 紫曦唯幂1 2014-07-15

高一语文必修一考纲

一、字词
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沁(qìn)园春  百舸(gě)争流  怅寥廓(liáo)(kuò) 峥嵘(zhēng)(róng)  挥斥方遒(qiú) 浪遏(è)飞舟 吝啬(lìn)(sè) 嬉(xī)游  澄(chéng)清 召(zhào)唤不驯(xùn) 明澈(chè) 灰烬(jìn) 不屈不挠(náo) 摇曳(yè)  睫(jié)毛 瞳(tóng)孔惆怅(chóu)(chàng) 给(jǐ)予 迂(yū)回 眺(tiào)望 撩(liāo)起 喧(xuān)响 坐标轴(zhóu) 絮絮(xù)叨(dāo)叨 迷惘(wǎng) 炫(xuàn)耀 晨曦(xī) 沉湎(miǎn) 抹煞(shā) 面面相觑(qù)  溺(nì)爱粘(zhān)贴 怪癖(pǐ) 摭(zhí)拾祈祷(qí)(dǎo)  磕(kē)绊(bàn)  颤(chàn)抖冰雹(báo) 夭(yāo)折 碾(niǎn)成 引吭(háng)试啼 自艾(yì)自怜 干瘪(biě) 藐(miǎo)视 刻薄(bó) 啮噬(niè)(shì) 吮(shǔn)吸 恪(kè)守 钦(qīn)佩 犄(jī)角 擂(léi)鼓 纤(xiān)巧瞠(chēng)目结舌商榷(què) 忐忑(tǎn)(tè) 雏(chú)形 斟酌(zhēn)(zhuó) 甄(zhēn)别思忖(cǔn) 妥帖(tiē)跋涉(bá shè)

斑斓(lán) 狭隘(ài) 慰藉(jiè) 麻痹(bì) 戕害(qiāng) 符箓(lù) 时髦(máo) 恢(huī)宏木直中(zhòng)绳槁暴(pù) 参省(xǐng) 骐骥(qí jì)

须臾(yú) 跬(kuǐ)步 舟楫(jí) 锲(qiè)而不舍 契(qì)约 强弩(nǔ) 君子生(xìng)非异也镂(lòu) 句读(dòu) 官盛则近谀(yú) 郯子(tán) 老聃(dān)

蟠(pán) 以贻(yí)之 苌弘(cháng hóng)

炽(chì)热 疑窦(dòu) 谄(chǎn)媚

焚膏继晷(guǐ) 熟稔(rěn) 心无旁骛(wù) 城垣(yuán)  不遑(huáng)

载饥载渴(zài) 靡盬(mǐ)(gǔ) 我行不来(lài) 骙骙(kuí) 小人所腓(féi) 象弭(mǐ) 雨雪霏霏(yù) 喧嚣(xiāo) 寰宇(huán) 肴馔(yáo)(zhuàn) 神裔(yì) 宅邸(dǐ)  绮窗(qǐ) 魂牵梦萦(yíng) 酒阑灯灺(lán)(xiè) 搭讪(shàn) 悠邈(miǎo) 一饮一啜(chuò) 田塍(chéng) 濡染(rú) 烙印(lào) 匝数(zā) 侘傺(chà)(chì) 铩羽而归(shā) 恬淡(tián) 缔造(dì) 谪居(zhé) 低徊(huí) 欷歔(xī)(xū) 发轫(rèn) 方兴未艾(ài) 含辛茹苦(rú) 翘首(qiáo) 桑梓(zǐ) 蕞尔(zuì) 翰苑(hàn) 别墅(shù) 静谧(mì) 悲怆(chuàng) 矫饰(jiǎo) 游泊(bó) 迁徙(xǐ) 戈壁(gē) 按捺(nà) 颠簸(bǒ) 惶惑(huáng) 丰子恺(kǎi) 崔颢(hào) 廿七(niàn) 粘合(nián) 什刹海(chà) 烟垢(gòu) 打夯(hāng) 煮茗(míng) 蛰(zhé)居 闽粤(mǐn)(yuè) 丰腴(yú) 赭(zhě)色 乌桕(jiù) 远阜(fù) 诳语(kuáng)  惊骇(hài) 雾霭(ǎi) 喷薄(bó) 阴霾(mái) 攫来(jué) 混沌(dùn) 瘴气(zhàng) 剔(tī)透  粗犷(guǎng) 奔放不羁(jī) 千峰万壑(hè) 咆哮(páo)(xiào) 壬(rén)戌举酒属(zhǔ)客  窈窕(yǎo)(tiǎo) 冯(píng)虚御风棹(zhào) 扣舷(xián) 袅袅(niǎo) 酾(shī)酒 横槊(shuò) 匏(páo)尊相与枕藉(jiè) 嫠(lí)妇愀(qiǎo)然  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lú)  蜉蝣(fú)(yóu) 衽(rèn)席攒蹙累积(cuán)(cù) 斫榛莽(zhuó)(zhēn) 箕踞而遨(jī)(jù)  颢(hào)气 引觞(shāng)满酌僇(lù)人 施施(yí)(yí)而行 无尽藏(zàng) 垤(dié) 涟漪(lián)(yī) 鼬(yòu) 蓊郁(wěng) 鳘鱼(mǐn) 忧悒(yì) 酢(cù) 追溯(sù) 嗥叫(háo) 驯服(xùn) 迸发(bèng) 毛骨悚然(sǒng) 蜿蜒(wān)(yán) 湍急(tuān) 饿殍(piǎo) 艾蒿(hāo)

2、正确书写下列加点的字。
沁园春 怅寥廓 遒 曙光 轻蔑 沉湎 晨曦  急躁惆怅  翱翔  蒙蔽恪守 啮噬 斟酌甄别 商榷 思忖 妥帖  犄角 面面相觑 干瘪残骸跋涉 闲暇 斑斓 狭隘 慰藉 麻痹 戕害符箓 恢宏 骐骥 须臾 跬步 锲而不舍强弩 金石可镂 官盛则近谀 贻 真知灼见 出类拔萃炽热 疑窦 谄媚 焚膏继晷 熟稔 心无旁骛 城垣 按部就班 喧嚣 寰宇肴馔 神裔 宅邸 绮窗 魂牵梦萦 酒阑灯灺 搭讪 悠邈 崎岖田塍 濡染  侘傺 铩羽而归恬淡 缔造 谪居 低徊 欷歔 根深蒂固发轫 方兴未艾 含辛茹苦 翘首  蕞尔 翰苑 别墅熠熠闪光 静谧贫瘠 悲怆 矫饰 迁徙 颠簸 崔颢 辜负 菜圃 烟垢仓皇煮茗  蛰居  丰腴  赭色  乌桕  诳语  惊骇  雾霭  阴霾  攫来  剔透  粗犷  奔放不羁  千峰万壑  壬戌  棹  扣舷袅袅   酾酒  横槊  相与枕藉  嫠妇  愀然  引觞满酌  施施而行  涟漪  忧悒  酢  追溯  嗥叫  毛骨悚然  蜿蜒  饿殍  艾蒿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漫江:满江。 百舸:大船。 怅寥廓: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心绪。 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 粪土:名词用作动词,视……如粪土。 到中流击水: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浪遏飞舟:阻止。嬉游:游戏,玩耍。  不驯:不顺服。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 依偎:亲热地靠着,紧挨着。 惆怅:伤感、失意。不屈不挠:不屈服。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似水流年:像水一样流逝的光阴。流年,光阴。 炫耀:照耀;夸耀。 沉湎:沉溺。 摭拾:拾,拣。文中指袭用现成的词语。焦灼:非常着急。自艾自怜:自己怜惜悔恨自己。 怨天尤人:抱怨上天推及到他人。 入不敷出:收入不够开支。 刻薄:(待人、说话)冷酷无情;过分地苛求。落寞:寂寞;冷落。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鬼迷心窍:比喻受到迷惑。妄自菲薄: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指自轻自贱,自暴自弃,不求上进。恪尽职守:严格遵守自己的职责。完美无瑕:完善、美好,没有缺点。瑕,缺点。 瞠目结舌: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多形容吃惊或窘迫的样子。瞠:瞪眼睛。冥思苦想:深沉地思索。冥,深深地。苟延残喘:勉强维持一线生命。也比喻其他事物勉强存在下去。苟延,勉强延续;残喘,临死前残存的喘息。水落石出:喻指事情真相大白。 一如既往:完全跟从前一样。既,已经。跋涉:爬山趟水,形容长途奔波。 慰藉:安慰。 戕害:伤害。沉溺:陷入不良的境地,不能自拔。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举一反三:比喻懂得一件事就可以类推出其他许多同类的事。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薇亦作止:作,生,指初生;止,句尾语气助词。岁亦莫止:莫,同“暮”。 靡室靡家:靡,无。 不遑启居:不遑,不暇,没有空。载饥载渴:载,又。靡使归聘:聘,问候。 忧心孔疚:孔,很。彼尔维何: 彼路斯何:路,同“辂”,大车。 戎车既驾:戎车,兵车;既,已经。 四牧业业:业业,高大的样子。四牡骙骙:骙骙,马强壮的样子。小人所腓:腓,隐蔽,掩护。 岂不日戒:日戒,天天警惕戒备。雨雪霏霏:雨,下(雪);霏霏,大雪纷飞的样子。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 安然无恙:很平安,没有什么疾病和事故。恙,病。惠赐:敬词,用于指别人赠送给自己的(物品)。 寰宇:寰球,天下。肴馔:丰盛的饭菜。 审慎:周密而谨慎。魂牵梦萦:形容思念非常深切,达到梦中都在牵挂的地步。搭讪:为了跟人接近或打破尴尬局面而主动找话说。悲欢离合:泛指人生的种种经历、遭遇和感受。 侘傺:失意的样子。铩羽而归:指失败或不得意,灰溜溜地回来。铩,摧残、伤害。悠邈:久远。邈,遥远。 寄人篱下:比喻依靠别人过活。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方兴未艾: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形容事物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蕞尔:形容小(多指地区)。 逃遁:逃跑,逃避。熠熠:形容闪闪发光。概莫能外:一概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一概不能例外。 静谧:安静。 奇诡:奇特,诡异。贫瘠:(土地)薄,不肥沃。悲怆:悲伤。 按捺:克制,抑制。 惶恐:惊恐而疑惑。 索然无味:形容呆板枯燥,毫无趣味。粘合:粘贴胶合,引申为聚合。 僻静:地方偏僻、清静。悠然:形容悠闲舒坦的样子。仓皇:仓促而慌张。见证:当场目睹可以作证的;指见证人或可作证据的物品。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虚无:有而若无,实而若虚。诳语:骗人的话。  忧悒:忧愁不安。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洋溢:(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惊世骇俗: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人震惊。  安谧:安宁,安静。  愤世嫉俗:对于不合理的社会和习俗表示憎恶。  息息相通:说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密切。  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饿殍:饿死的人。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二、文学常识
1、词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它原本是配合燕乐曲调的歌辞,在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起初是称“曲子”“杂曲子”“曲子词”,后来也称作“乐府”“长短句”或“诗余”。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词的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风格。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2、说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可以叙事,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讲究文采,和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
3、 古文运动
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是这次运动的倡导者,他们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持摈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4、《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7世纪)约500余年间的诗歌305首,又称“诗三百”,反映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近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因它的内容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国风》为主,所以文学史上把这类诗歌称为“风体诗”。
《诗经》依据内容及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诗大部分是民歌。
《诗经》主要有三种表现手法:“赋”:铺陈叙事。“ 比”:借物托情。“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风”“雅”“颂”“赋”“比”“兴”,文学上合称“六义”。
5、荷马史诗简介
荷马史诗是《伊利亚特》与《奥德赛》的合称。相传是公元九世纪一位叫荷马的盲诗人所作。荷马史诗被称为欧洲文学的始祖,是西方古代文艺技巧高度发展的结晶。
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从氏族社会过渡到奴隶制时期一部社会史、风俗史具有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的很高价值。这部史诗也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肯定了人的尊严、价值。这是人类童年时代艺术创作,在思想上、艺术上不免带有局限性。
6、摄影散文
《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表达的手段也在发展变化。
7、赋
“赋”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赋”着力于铺陈事物,较多地采用散文化的句式。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究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
8、记
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9、作家作品
(1)毛泽东(1893--1976)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杰出的诗人。词作有《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水调歌头·游泳》等。
(2)郭小川(1919--1976),河北丰宁县人。郭小川作为一名著名的“战士诗人”,他的诗歌始终与时代共鸣,从中可以“看到时代前进的脚步,听到时代前进的声音”。他曾采用阶梯式、民歌体、自由诗、新辞赋体等多种诗体形式进行创作,尤其是在学习我国民歌和古代诗歌、词赋的表现手法,倡导与实践新格律体诗歌创作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3)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食指早期的诗歌有一种对待生活“不抱幻想,也不绝望”的存在主义的精神。
(4)张洁(1937--),生于北京,原籍辽宁。《森林里来的孩子》《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分别获1978、1979、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电视剧《有一个青年》获全国优秀电视剧评一等奖。《沉重的翅膀》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张洁以“人”和“爱”为主题的创作,常引起文坛的论争。
(5)毕淑敏,女,汉族,祖籍山东文登,1952年出生于新疆伊宁,长在北京。著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散文集《婚姻鞋》《素面朝天》《保持惊奇》《提醒幸福》,短篇集《白杨木鼻子》《毕淑敏文集》(8卷)等。
(6)赫尔曼·黑塞,诗人、小说家。生于德国,后入籍瑞士。代表作《在轮下》《荒原狼》《纳尔齐斯与哥尔德蒙》《玻璃球游戏》等。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7)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
(8)韩愈(768-824),字退之,祖籍昌黎(今辽宁省凌源县),韩愈在文中多次自称“昌黎韩愈”,人们也称他韩昌黎。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提倡三代两汉散文,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在文学形式上力主创新,对后世散文影响深远。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险怪,讲究用奇字,造奇句,人们评为“以文为诗”。与孟郊、贾岛等人自成一派,史称“韩孟诗派”。诗文被门人辑为《昌黎先生集》。
(9)柯灵:原名高季琳,浙江绍兴人。现代作家。少时因家贫失学,走上了文学道路。建国前的主要著作有儿童诗歌《月亮姑娘》、童话《蝴蝶的故事》、短篇小说《掠影集》等。建国后主要著作有杂文和散文选集《遥夜集》,短篇小说集《同伴》,散文集《暖流》,电影文学剧本《腐蚀》《不夜城》。根据夏衍的剧本改编的《秋瑾传》等。
(10)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1937年,其代表作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1944年,老舍开始创作以沦陷了的北平为题材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1951年北京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此间他创作了话剧《方珍珠》《龙须沟》《茶馆》。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的驾驭语言,善于准确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老舍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
(11)郁达夫:名文,字达夫。郁达夫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12)高建群:新时期重要的西部小说家,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作协副主席。
(13)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散文领域也有很高成就,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14)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也称“柳柳州”。提倡“古文”创作。其散文以山水游记和寓言成就最大。在他的山水游记中常把自己的身世遭遇和个人情怀融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代表作是《永州八记》。
(15)梭罗:作家、思想家。他是19世纪超验主义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代表作《瓦尔登湖》。
(16)奥尔多·利奥波德: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沙乡年鉴》的作者。

三、课文理解
(一)中心、结构、技巧
1、《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一扫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诗人笔下的秋景充满生命的活力,对壮丽河山的描写,不仅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感情,也表现了诗人主宰山河的壮志。本词分为上下两阙:上阙:描绘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下阙:抒发慷慨激昂的革命情怀  写作特点: ①借景抒情,借充满生命活力的湘江秋景图(一系列充满生机的意象),抒发诗人热爱祖国的感情,表现了诗人主宰山河的状态。②语言上,具有诗歌的跳跃性(开头前三句),运用多组对比使其所描绘的形象更加鲜明。如:万山红遍漫江碧透,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被诗人视为粪土的“万户侯”,“万类”的自由??民生的压抑。语言上还运用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遍”“击”“翔”等。③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如设问、对偶、夸张等。
2、《致青年公民》: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是一位经过革命斗争考验的,有着党性原则的坚强战士。“我”号召、希望全国广大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大业中去,在祖国建设事业中大显身手,建功立业。本诗采用“楼梯式”的诗体,使得语句简短,节奏分明急促,音节铿锵有力。结构:表达期望:青年是祖国建设的生力军----总写单纯乐观的青年应积极投身建设祖国建设需要青年 ----具体写青年应继承先辈事业 青年的奋斗会改变祖国的面貌青年会在祖国建设中提升自己的价值 ----照应上文   写作特点:①诗人采用马雅可夫斯基阶梯诗的形式,诗句简短有力,节奏鲜明,热情奔放。②这是首政治抒情诗,采用大量排比句形式,节奏分明、声韵铿锵。
3、《相信未来》:此诗鼓励人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无论命运多么坎坷,都应不屈不挠地努力,“相信未来,热爱生命”。全诗可分为三层:第一层(1--3):写残酷现实,以突现主旨。第二层(4--6):言历史公正,以推说理由。第三层(7):书“相信未来”,表内心呼唤。写作特点:该诗层次鲜明,结构清晰,反复吟咏“相信未来”,使主题更加明确。
4、《六月,我们看海去》:青年人蓬勃的活力,对自己力量的确信和无限探索的诗句都是在一种鲜明的节奏里表现出来的,让人在诵读时似乎看到一群欢呼雀跃的青年向遥远的大海跑去,去探险,去接受惊涛骇浪的洗礼,让青春的思想在风浪中成熟。结构:1—13句:现实多姿多彩的快乐生活 14—25句:想象—寻梦的感觉(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写作特点:①这首诗歌有一种强烈的音乐感,这种音乐感源于诗歌的两种节奏,一种节奏是诗歌语言的声调,全诗多是省略标点的长句,但读起来并不费力,原因就是诗句中有自然而成的韵律。另一种节奏主要由诗行中重复与变化相交错的词语来显示,如“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六月是我们的季节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了很久”。②语言组合巧妙。本诗语言巧妙的组合使得诗意浓郁而悠远。
5、《十八岁和其他》:杨子在孩子生日之际,以自己深刻而具体的人生感受,围绕十八岁所关涉的人生话题,敞开心怀,诉说对长子东东的理解、期望和深爱,给了孩子一份珍贵的人生礼物。全文分为四个部分:每个小标题是一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诉说自己面对孩子十八岁时的心情。第二部分:写两代人的矛盾与冲突,主张父子之间的理解和交流,增进了解。第三部分:谈读书的苦与乐,在理解与尊重的前提下向孩子提出读书的建议。第四部分:作者规劝自己的孩子珍惜青春的大好时光。写作特点:①小标题的运用表现了作者非常清晰的写作思路。②谈话式的行文方式容易让人产生亲切感。③语言朴素、真挚,表现了淋漓尽致的父母之爱。
6、《我的四季》:人生四季就是一个历练的过程,充满希望的播种,不辞辛劳的浇灌,无怨无悔的收获,冷静的检点。我们要把握人生四季,无论困难、挫折,都要从容品味。行文脉络:春耕春种夏季管理??秋季收获??冬季享乐,反思。写作特点:本文的语言富有生活哲理,能够引发人们对人生的诸多思考。
7、《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以十七岁的年纪谈了青年在选择时应遵循的若干原则,以及自己职业选择的初步方向。写作特点:①本文富有激情与理性。马克思以自己十七岁的年纪向社会发出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宣告:要为人类的幸福而献身。字里行间充满了青春的激情。在这里,激情和理性并不矛盾,激情是建立在深思熟虑的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全文既是激情的职业宣告,也是理性的深入思考。我们在文章中到处可以看到作者理性思考的身影。②文章逻辑性强。全文行文自然流畅却不失严密的逻辑性,作者先谈怎样选择职业,再谈选择怎样的职业,然后谈自己的职业选择原则及自己的职业理想。在每一部分,行文中都能让我们看到作者思考的缜密和思想的睿智。
8、《我的五样》:主要记叙了一次“测验”过程,从而探讨“我因何而生?”这一生命存在意义的哲学追问。写作特点:①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本文多处用了衬托、对比手法。用空气、水、阳光对生命的宝贵衬托鲜花的可贵,生命固然重要,但没有鲜花存在的生命会失去多少的光彩。用空气、水、阳光、鲜花来衬托笔,前四样东西固然宝贵,可他们和写作的笔一比,都不是最宝贵的。用同学们写的父母、孩子、爱人与自己想写的笔作对比,在诸多的忍痛割舍后,还是强调了自己对笔钟爱的理由。②比喻手法的运用。本文的一些地方比喻运用得十分妥帖。比如,“万物好似压缩成超市货架上的物品,摆在那里等待你的挑选。货筐是那样小,世上的林林总总,总有五样可以塞入”。再如,“教室内变得很寂静,好似荒凉的墓冢。” ③逐层推进的写法。本文交待“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先说空气、水、阳光,因为这是构成生命的三个基本要素,在一般人看来,如果生命都不存在了,其他一切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接着作者写鲜花,因为鲜花代表着爱,生命中如果没有了爱,那生命还有什么值得珍惜的东西呢?最后作者引出了一般人不会选择的笔。就是这最不被人们所看重的笔,在毕淑敏的笔下变得至关重要。
9、《获得教养的途径》是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文章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阐述读书是获得教养的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作者以亲身体验说明,许多论述充溢着对读书的感情。  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第二部分(2—5)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第三部分(6、7)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本文作者指出文章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如把不同的阅读品位作对比,以人成长的不同追求作对比等。文章用的是谈话方式,亲切自然,语言富有哲理和诗意。
10、《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讲的是学习的基本道理,从修正立德的角度出发,谈的更多的是个人的学习。本文第1段第一句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第一段从学习的意义论述“学不可以已”;第二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已”;第三段从学习方法和态度的角度来论述“学不可以已”。在第三段中共用了十个比喻来论述学习是不断积累的过程,不能停止,这一段分为三个层次。本文阐述道理,以常见的事情或现象设喻,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也有感染力。
11、《师说》讲的是从师而学,就是“说说关于从师的事”。第一段揭示全文总话题,说“说”。起句便说“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句话概括了要论及的话题范围,成为文章的中心论点。为论述从师而学的必要性,文章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从三个方面作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先以“古之圣人”的“从师而学”与“今之众人”的“耻学于师”作对比,再以人们为子“择师而教之”与自身“则耻师”作对比,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
师”与“士大夫之族”的“群聚而笑之”作对比。三组比较形成鲜明对照,彰显不从师而学的荒谬,对不良风气作了有力的批判。
12、《贵在一个“新”字》紧紧围绕独立思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出了学习中应注意博览群书、深思多问、兴趣广泛、细致观察及长期坚持刻苦钻研,注意思想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文章采用谈话的方式,侃侃而谈,自然亲切,通俗平易。有些论述具体而微,实用性很强。
13、《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第1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第2、3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第4、5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地刻画,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落到了实处。第6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从艺术上讲这首诗很有特点。首先,诗歌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展现生活图景,比如,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车、战马,写象弭、鱼服,写劳累奔波,写饥渴难当。但读者通过细节描写可以想象战争的残酷。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  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再次,是它的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唱三叹。诗的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长按时时间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特有的音乐之美。
14、《奥德赛(节选)》:可以说《奥德赛》整个就是一首归家的叙事长诗,而节选部分是奥德赛归家的转折点,叙述了奥德塞有家难回的痛苦,以及决定返家的决心,显示了人物“坚定的心灵”。第1段写女神卡吕普索向奥德修斯传达宙斯的旨意。第2段写奥德修斯在获许返乡时的疑虑和机智应对。第3段写女神再一次劝说奥德修斯留下。最后一段写奥德修斯义无反顾的返乡决心。  节选部分虽然不长,但对奥德修斯思乡的愁苦与返乡的决心描写得非常充分。  
15、《乡土情结》是柯灵为纪念《香港文学》创刊7周年而作的散文,作品以故园之思作为线索,由“小家”到“大家”,由“离家”到“归家”,将乡土情结升华为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作者叙古写今,纵横捭阖,元气淋漓,文中征引了大量的诗文、史料和典故,不仅说明了乡土情结的久远,普遍,根深蒂固,而且还通过它们营造了一个个具体的历史场景,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感人。
16、《我心归去》是中国现代作家韩少功访问法国归来后的一组散文中的一篇,总题是“访法散记”。  文章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四段,写自己在法国圣·纳塞尔访问时的情形和感慨。第二部分写作者的思乡之情,以及对“故乡”这个文化概念的思考。  《我心归去》的哲理性很强。
17、《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  文章可分为四个部分。第1段为第一部分,从摄影画面起笔,但并没有对画面进行具体的描摹,而是马上展开了联想——“他们正在路上”,图中的人们正在离家或曾经离家,从而引出下文。第2至7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对人类的离家行为进行叙述和分析。第8至11段是文章的第三部分,重在分析人类悲剧性的精神状况。最后一段是对文章开始的呼应,同时也在引导读者进一步思索。  作者从摄影作品引出联想,由离家想到人类的精神境遇,充满了悲悯之情和深刻的人文关怀,行文的过程中,作者的目光又几次落到摄影画面上,具体的画面与展开的想像及思考相结合,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18、《想北平》:作者通过对北京的描绘,写出了作者心中的属于他的北京,表现了他对故乡真挚的情感。  第1段交待自己对如何写北京的考虑。第2、3两段正面描写作者对北京特殊的爱。第4、5、6、7段,通过对比等方法写出北京的特点,以此表达作者对北京的喜爱。最后一段虽然只有一句话,但包括的情感很复杂。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撼人心。  文章语言通俗、纯净而又简洁、亲切。通俗是为了加强作品的生活气息,使它亲切感人,也是锤炼语言的结果。
19、《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一篇有关故乡的散文,是一篇情感深藏不露,多少显得克制、理智的作品。如果说许多乡思作品是在反复吟咏人与故乡的依恋之情的话,那么《今生今世的证据》则去进一步追问这种感情何以会产生,人与故乡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故乡对一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人在家乡,人离开家乡,家乡成为故乡,这其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变化深藏其中?  第1段是一个铺垫,是为了与下文作对比的,叙述一个人在没有懂得怜惜旧物时,对故土的轻慢之举。第2至8段可以看做一个部分,这是文章的主体,从各个角度反复说明故乡对人生命的意义。最后一段,既是对上文的总结,又是全文主题的升华,短短的一句话,含义非常深刻,它设想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从日常性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情感、意义,以至过去的生活,特别是“一个人内心的生存”,都是抽象的,无法把握的,它们只有通过具体的物、具体的场景才能表现出来。因此,《今生今世的证据》在写作上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对场景细腻的描写,这种描写是浸透了作者的感觉的。它表明,物与场景总是个人化的,是人感觉的延伸,它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比如“一场一场的风吹倒旧墙、刮破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地深处的大风”,“更黑,更猛,朝着相反的方向,刮动万物的骨骸和根须”,“恒久明亮的月光”,“它一夜一夜地已经照透墙、树木和道路,把银白的月辉渗浸到事物的背面”,这些对物的记忆显然是非常个人化的,换言之,故乡对人的意义并不是雷同的。这就是故乡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存在着不可替代的意义的道理所在。
20、《江南的冬景》:  总写江南冬景与北国冬景的不同之处,突出江南冬景的可爱。
                                        寒郊散布——特异的恩惠
                                        江南的雨景——悠闲迷人
具体描写江南的冬景  江南雪景——美丽
无雨无雪(旱冬)——快活逍遥、最受欢迎
                    亲身感受江南的冬景
  写作特点:(1)情景交融;(2)语言清新简洁
21、《西地平线上》:文章共写了西地平线上的三次落日。第一次日落呈现在群山之巅,在苍茫的远方。第二次日落的背景是罗布淖尔荒原。第三次日落是在北疆的草原,这次不是直接写日落,而是借火烧云的景象间接地写落日及落日所导演的雄伟风景。  写作特点:语言简约质朴,有一种雄浑苍劲之美。
22、《赤壁赋》:这是一篇文赋,保留了传统赋体的对话特点,同时大量使用散句,行文挥洒自如,奔放豪迈;情、景、理水乳交融,景中含情,情中寓理;全文波澜起伏,由喜而悲,转悲为喜,但始终喜中含悲,悲中见喜,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全文的结构:首先点明与客泛舟赤壁下,描写江山风月的景色,是何等飘逸。接着,借萧声引起悲感,并引出客人的谈话,道出曹氏往事,指出人生易尽,不如江水明月的无穷,又是何等黯淡。继而,引出自己的看法,来回答客人,说明物我水月,皆无穷尽,且吾人可以共享山风明月的乐趣,又是何等超脱。结尾以痛饮酣睡收结,又是何等畅快。此篇行文,有如天马行空,空灵飘逸,笔端寄兴,如有神助。本文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这就是:“于是饮酒乐甚”——“托遗响于悲风”——“客喜而笑”,也就是由乐而悲,由悲而喜。作者以旷达的胸怀和人生态度,蓄天地之灵气、化万物之精魂,感悟大自然所包含的生命的真谛,也同时表现了作者高远的情志。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不仅仅停留在客观对象的简单再现上,而且结合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升华为具有独创性的审美意象。
23、《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游记首先记述了游西山以外山水的情况,然后重点写始得西山宴游的情况。写西山,突出了他形势高峻、气象雄远的特点。作者寄情于景,把自己的身世早育、思想情感与山水结合起来,表现了他寂寞惆怅、孤标傲世的情怀。
写作特点:(1)描摹山水与言志抒情完美结合;(2)以群山衬托西山的描写手法,产生了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3)语言上,句式多变,语言精练。24、《寂寞》:文章1--6段主要是平白的叙述语言,静静地将作者的“寂寞”描述出来,第7、8两段则在前面平铺直叙的基础上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是对大自然热切的礼赞。
写作特点:(1)描写景物细致入微;(2)心理刻画细腻、传神。
25、《像山那样思考》:作者从一声寻常的“狼的嗥叫”写起,深入浅出地将自己的哲理呈现在读者面前;他提倡人类应该像山那样思考,处理好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文章第一段是对一声狼嚎的特写。接下来的一段写了鹿、郊狼、牧羊人、猎人对这声狼嚎的反应。第4至9段讲述狼被杀的命运,以及狼被消灭以后留下的生态恶果。

(二)重点语句(例)
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点明了时间、地点和写景抒情的独特环境。在深秋季节,诗人独自站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奔流不息,滔滔向北。)
2、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还记得吗?到水流的中央游泳,激起的浪花,阻挡了飞快行驶的船只。以设问句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巧妙回答。)
3、它的每一秒钟都过得极不平静,/它的土地上的每一块沙石都在跃……(充满了时代的特征,充满了新生的创造力。火热的时代正召唤青年人投入“火热的斗争”。)
4、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现实是残酷的,诗人选择的意象也有了灰暗的色彩,如“蜘蛛网”、“灰烬的余烟”等等。这些意象不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且饱含着许多矛盾复杂、难以言明的情感。尽管这样,诗人依然坚持理想、相信未来。)
5、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诗人摆脱了前面两节中的灰色、冷峻的一面,尽量采用色彩明亮的、气象壮阔的语词,以此来强调心中永不泯灭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使诗人豪情万丈,“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是“我”竖起的“手指”,“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是“我”展开的“手掌”,诗人要用这样的巨手,“摇曳着曙光”,“摇曳着”“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在海天的大幕上,“用孩子的笔体”率真而坚定地写下:“相信未来”。)
6、六月,我们看海去(“六月”就不再单纯是一个季节,而成了生命的青春驿站,“看海去”也就负有了一种探索的时代意义。诗人没有用静止的画面去刻画,而是在一种节奏里,在流动的生活画面中向我们表达了青春的激情以及激情背后的探索精神。)
7、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人既然拥有了生命,就是为自己的生命地块负责。在人生的历程中不要指望别人来为你的人生做出什么,自己的生命质量只能由自己来决定和完成,自己的人生只能是自己走过,每个人都应该肩负起生命的责任。)
8、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一个人在生命的四季里只要认真地无愧地经历了,所有的欢乐和痛苦,所有的成功和失败,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人生的收获,在生命的最后季节,一个人就不会有什么生命的愧疚和寂寞。生命的要义重在一个人有没有真正地为生命认真负责地耕耘过。)
9、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在这句话中,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以“体育”为喻,把抽象的道理阐述得很形象,指出“真正的修养”的呈现形式是“永远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完成又是激励”是说完成了一个目标,又有下一个目标,上一个目标是下一个目标的激励。“真正的修养”是“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的”,与大地同在,与日月共存,永远也不会消失,也永远也不会停止。因此,人应当具有终身学习的追求。)
10、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出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本身就具有很高的人文和文学价值,如果深入理解,一定会在思想、思维方面得到有价值的提示。)
11、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指在阅读杰作时需要有追求文明文化的态度,只有怀着敬重之情阅读,才有可能获得教养。)
1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译:想起我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飘飞。如今我在归途中,纷纷扬扬雪花漫漫。这四句情景交融,感情凄婉往复,以乐景写哀(出征时),以哀景写乐(返途中),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13、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故乡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不管是喜,是悲,它都是自己曾经倾洒血、泪、汗水的地方。故乡在我们的记忆中永远是美好的所在,尽管也有痛苦的历程,但那是真实的生命,是我们自己。)
14、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失望来自爱,一种能滴血的爱,于是为之奋斗,于是有了收获。)
15、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为故乡艰辛劳动过奉献过,才表明那里是你真实的生命,你才拥有故乡,而如果仅仅在某地出生,我们不会对它有十分浓烈的感情。)
16、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①祖先为生存不断迁徙,奋进的习性与欲望成为人们的无意识积淀;②外界的诱惑,闯荡世界的生命快感或虚荣心使人克制不住离家的欲望;③身或心受不住家的束缚,要远行。)
17、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表明生命是需要伴随生命成长的一些痕迹来证明的。证明来自于他人,来自于自己生活的地方,来自于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些都是人生命的痕迹。这样的表达方式,表明了作者强烈的家园情结和寻根意识。同时,作者强调了精神寻根对于人生命的重要。)
18、在那时候,那些东西不转身便正面背面都领受到月光,我不回头就看见了以往。(那时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熟悉,月光对事物的渗浸,也可以说是作者情感对事物的浸透。)
19、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一个人要想将他生命的物质痕迹全部留住是不可能的,但它们会长久地留存在记忆中,成为人的精神财富和思想资源。只有这样,“家园”才不会废失,否则,就如结尾所言,人只能在“虚无”中了。)
20、 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江南的冬天实在美得诗情画意,人到此境界,
当可与自然合一,尘世的碌碌俗务,名利之心,纷争之意,更难立足于此,自然迷人,使人旷达洒脱,不计荣辱得失。)
21、 并不比瓦尔登湖更寂寞。(从自然的角度来说,瓦尔登湖始终独处于这片森林中,大自
然是寂寞的,瓦尔登湖也是寂寞的,而“我”基于人与自然平等关系的认识,把自己作为大自然的一员,自由来去,平等视物,就明显感到最富于自然性的才是最人性的,于是可以感到有许多“同类”,许多“伴侣”,因而并不寂寞,更不必瓦尔登湖寂寞。)
22、 我并不比一朵毛蕊花或牧场上的一朵蒲公英寂寞;我不比一张豆叶,一枝酢浆草,或一
只马蝇,或一只大黄蜂更孤独;我不比密尔溪,或一只风信鸡,或北极星,或南风更寂寞;我不比四月的雨或正月的融雪,或新屋中的第一只蜘蛛更孤独。(这组排比句出现在对景物的充分描写之后,深切表达了作者将自己看成大自然的普通一员,消除了自己作为人类的优越性之后的感受。这是对大自然的爱,也是对自然万物平等、和谐相处的追求,更是对自然的尊重,是一曲人与自然相融的赞歌。)


文言文部分(字词句梳理)

一、文言文字词。
1、通假字(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再一次;“暴”通“曝”,晒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使之然也:“  ”通“  ”,火烤。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赋,资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山川相缪:通“缭”。 僇,通“戮”,这里是遭贬调的意思。 趣,通“趋”,往。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2、古今异义(例)
古今异义字 古义 今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广博地学习 一般指学问广博精深
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藏身 通常指托付或者把理想、感情、希望放在某人或者某事物
金石可镂 金属制品 黄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来……的 表结果的连词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 一般的人 大众
古之学者必有师 求学的人,读书人 有专门学问的人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不一定 用不着,不需要
吾从而师之 跟从并且 表结果、目的的连词
小学而大遗 小的方面要学习 学制的初级阶段
而未始知西山这怪特    古义  未尝                 今义  没开始
攒蹙累积              古义  重叠、积压           今义  积累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古义  这样以后             今义  转折连词
游于是乎始            古义  从此,从这时         今义  递进连词
醉则更相枕以卧        古义  更换交替             今义  更加
到则披草而坐          古义  拨                   今义   覆盖在肩背上。
颓然就醉              古义  接近                 今义  就是
然后知吾向之末始游    古义  从前                 今义  
故为之文以志          古义  记                   今义  志气、志向
是岁元和四年也        古义  代词,这             今义  判断动词

3、一词多义(例)
1)绝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终止)            以为妙绝(到了极点)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隔断)
佛印绝类弥勒(非常)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横渡)
   2)强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有力的弓)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大)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勉强)
   3)假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凭借)
      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如)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不真)
   4)望
      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向远处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盼望)
      先达德隆望尊(名望)                   适冬之望日前后 (农历每月十五)
   5)闻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见)         博闻强志 (见闻、知识)
      不能称前时之闻(声誉、名声)
   6)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乐师;学习)  犹且从师而问焉(老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师)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从师)
7)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释经书的著作)
   8)从
      惑而不从师(跟随)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介词,自)
   9)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        于其身业,则耻师焉(句末语气词)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末语气词)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句末语气词)
   10)乎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在”;介词,“比”。)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反诘语气。)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与“嗟”组成固定结构,表示感叹。)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
   11)其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代词,代指“中人”)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句中语气词,表揣测)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代词,他/他们)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代词,代“书”)          
其可怪也欤(指示代词,“这”)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代词,指前文的“君子”即“士大夫”)
   12)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丛)
      ……而耻学于师(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对于)
师不必贤于弟子(比)                    不拘于时(被)
      其皆出于此乎(在)
   13)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啊”或不译。)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用于一般陈述句或语气轻微的感叹句句末,表示认定,“啊”。)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用于句末,与疑问代词“何”呼应,表示反问,“呢”。)
   14)则
      于其身业,则耻师焉(连词,表转折,“却”。)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连词,表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就”。)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副词,用在谓语前面,帮助表示判断,“就是”。)
   15)所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
圣人之所以为圣 (……的原因,“以”作“因”讲。)
   16)者
      假舟楫者(……的人)    此数者用兵之患业,而操皆冒行之(代词,……的情况)
      子瑜者,亮兄谨也(表判断)
   17)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并列)
锲而舍之(表承接)                        知明而行无过矣(表并列)
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也(表转折)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因果)             登高而招(表承接)
  觉而起,起而归  (表顺承,译为“就”、“然后”)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表修饰,译为“地”、“着”)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表因果,译为“因而”、“所以”)
   18)故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所以)           明知故犯 (故意)
      温故而知新(原来的东西)
19)如
纵一苇之所如  (往)
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好象)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比得上)
如期完成  (按照)
20)属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通“嘱”,劝酒)
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嘱咐)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隶属)
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亲属)
举匏樽以相属  (通“嘱”,劝酒)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21)固
固一世之雄也  (本来)
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险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动,使……稳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顽固)
22)适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到)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女子出嫁)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  (适合)
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  (刚刚,才)
适大病,不能行  (适逢)
23)逝
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  (流逝)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通“誓”,发誓)
淑尔远逝,往来翕忽  (去,消失)
时不利兮骓不逝  (跑)
24)曾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曾不知老之将近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25)苟
苟非吾之所有  (假如)
欲苟顺私情  (假如)
26)虽
虽一毫而莫取  (即使)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虽然)
27)异
始指异之  (称奇)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  (独特)
28)特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特别)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超出一般)  
29)为
余自为像人  (成为)
故为之文以志  [为(表目的)]
30)乎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表反问语气,译为“吗”、“呢”)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形容词、副词词尾,译为“的”、“地”)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用于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不译)

4、词类活用(例)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名作状)
顺流而东也  (名作动)
侣鱼虾而友麋鹿  (意动)

5、特殊句式(例)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判断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宾语前置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介宾短语后置句)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介宾短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句)
        以为轮                                  (省略句)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状语后置)
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
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二、翻译下列句子(例)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广博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天赋不是和一般人不同,是他们善于借助客观条件啊。)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我曾经整天地思考,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
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办法成为江海。)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一下就放下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而不停止,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是因为用心专一。)
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8、吾师道业,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
9、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因此,不论地位高贵还是地位低贱,不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10、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那些教育儿童的老师,教孩子们读书,让他们学会停顿断句的,并非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的老师。)
1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断句停顿不理解,向老师学习,疑惑不能解决,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地方学习,而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是明白事理的。)
1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13、莫知我哀。(没有人了解我的哀伤。)
14、忧心烈烈,载饥载渴。(忧心如焚,又饥又渴。)
15、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兵车已经起行,驾车的四匹骏马高大壮硕。)
1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17、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粒小米。)
18、 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萧声呜咽,像含怨,像
怀恋,像抽泣,像低诉。余音悠长,像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
19、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如果从没有变化的一方面
去看,那么事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尽的,还羡慕什么呢?)
20、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森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每日带着随从登上高
山,进入密林,走进弯弯曲曲的溪流,凡是有幽美的泉水和怪形岩石的地方,不论多么远,没有我们不到的。)
21、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我以为永州的山,凡具有特别形态的,
都有我的足迹。)
2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
23、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

三、名句默写(必修一要求背诵的篇章)
例:1、看万山红遍,         ;        ,百舸争流。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
     3、是故无贵无贱,              ,              ,师之所存也。
     4、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