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腰痛未必是椎间盘突出 解放周一28-生活 孝心-解放日报

 达成书藏 2014-07-16
余飞

    “腰酸背痛腿抽筋”是老年人的常见症状。由于平素就对医学科普知识比较关注,很多老年人都习惯于自我诊疗。要是遇到无明确病因且通过常规“自疗”手段无法缓解的腰痛,不少老年人都会给自己戴上腰椎间盘突出的“帽子”。

    市十医院骨科副主任、脊柱外科及脊柱微创中心主任贺石生教授提醒:尽管在所有腰椎疾病中椎间盘突出的发生率最高,但并不是导致老年人顽固性腰痛的首要原因,真正的祸首另有其他。老年人更应关注另一种腰椎疾病——椎管狭窄。

    腰间盘突出症好发于青壮年,而腰椎管狭窄症多发生于中老年。前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腰腿痛,腿疼以放射性疼痛为主。而后者很少有下肢放射痛,其典型表现是间歇性跛行,即当病人直立或行走一段时间后,下肢即发生逐渐加重的疼痛、麻木、沉重感等,以致于不得不改变站立的姿势或停止行走,蹲下或以其他姿势休息片刻,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间歇性跛行的症状可持续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逐渐缓慢加重,有的患者最初能正常行走几百米,最终会发展到走十来步或直立不到五分钟就出现下肢麻木、疼痛、乏力等症状。有些重症患者会寸步难行。因此,中老年人腰腿痛,不要动不动就给自己扣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帽子”。

    目前治疗椎管狭窄主要采用微创疗法,大致可分为微创介入、微创内镜和微创手术。 1.微创介入包括射频、切吸、臭氧、激光、低温等离子等,手术没有切口,又称 “针眼手术”,术后4小时便可下地活动,住院时间5~7天,适合于早期椎间盘突出或狭窄较轻患者。 2.微创内镜包括后路椎间盘镜和椎间孔镜,又称“钥匙孔手术”,在局麻下完成,术后恢复快,第二天可下地行走,往往适合于椎间盘脱出、椎管狭窄患者,或年龄较大、不能耐受手术者,可做有限减压。3.微创手术又称“迷你手术”,适用于狭窄较严重的患者,合并有腰椎滑脱患者以及椎间盘突出较大患者。

医生手记

午后易“睡出”消化不良

    研究表明,在夜间睡眠中,青年人平均觉醒次数为5.8次,而老年人则多达21次,是青年人的3.6倍。绝大多数老年人本就有睡眠障碍并伴随许多基础疾病,夜间睡眠深度不够,因此不得不主动或者被动地选择午睡。尽管午睡解决了一部分身体机能问题,但午睡过后带来的消化不良却成了老年朋友们挥之不去的痛。

午睡虽爽,消化不爽

    不少老年人在午睡醒来后,总是感觉到上腹痛,上腹饱胀,恶心呕吐,早饱嗳气等,特别是中午吃的东西比较油腻,或者含蛋白质比较多的时候,这些症状就会变得更加明显——这就是午睡后带来的消化不良。

    食物进入体内消化吸收,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过程,柔软的胃肠道平滑肌不断地收缩,不断地蠕动,我们称之为机械性消化;与此同时,消化系统分泌出几升之多的富含各种消化酶(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等)和有效成分(如胆汁)的消化液来分解食物,我们称之为化学性消化;动员肠道免疫系统对食物中的各种致病菌和抗原进行处理,我们称之为生物性消化。这些消化方式都需要消耗人体的大量精力和能量,更会给消化系统增加沉重负担,逼着胃肠道加班工作,在这时午睡,则非常不利于消化。

面对窘境,求助胰酶

    面对窘境,很多老年人都会选择服用一些促胃肠动力的药物,如吗丁啉、西沙比利、莫沙必利等来解决这样的消化不良,但效果往往不如人意,原因在于没有对症下药。这样的问题不单单是机械性消化不良引起的,化学性消化不良同样是罪魁祸首之一。

    过去常用如多酶片、胰酶肠溶片、胃蛋白酶等补充消化酶,但由于工艺的限制,其效果普遍欠佳,后来新一代的消化酶制剂泌特具有更好的抗酸性,可在十二指肠释放消化酶,不但含有丰富的胰消化酶,而且还含有强效促进胆汁分泌的成分,同时还添加了独特的二甲基硅油,可以消除胃肠道的气体,多重效果共同作用,促进糖类,脂肪类和蛋白质类物质的消化吸收,是值得老年人一试的方法。 (陈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