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前,尚在家里执掌财权的老王见房价低位调整,不顾王婆迟疑反对,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拍板以32.5万买下一套二手房。
老王之所以拍板买下二手房而不是一手房,主要考虑就是一个字——“省”。
在他这样一个一辈子好逸恶劳的人看来,省心省力省时还省钱,就是压倒一切道理的硬道理。
记得当时简单打扫了一下卫生,就搬了家,前后也不过一个星期。 最不满意的是王婆。有好长一段时间,她都在不停地对这套房子横挑鼻子竖挑眼。 对于老王的辩白,王婆的回击是用铁一般的逻辑:对方既不是雷锋又不是傻子,如果是好房子,凭什么打折卖给你,连装修费也白给? 风水轮流转。近年来,随着年逾花甲,老王有些意兴阑珊,不再愿意打理一地鸡毛的家庭经济账,把财权逐渐移交给王婆打理,一门心思当个太平家眷。 去年春节前后,王婆突然宣布,她决定买一套新房子来住。 按老王的本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买新房加上装修的这笔钱,如果放在银行生息,一年为数也颇为可观,用来改善生活,日子不要太舒服了。 有权在手的王婆,作主买房,正应了一句老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只好由她去。万幸的是,她既不是拿钱去赌博,也不是拿钱去老家扶贫。如果硬要阻止,万一房价再涨,老王就要背一辈子黑锅了。 王婆对此似乎早有成算,眼睛也不眨地一口应承下来。 后来转念一想,经济学上有一个“比较优势”理论,核心理念是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才能发挥比较优势,取得最佳经济效能。 试问咱们王家两夫妻,谁更能肩负起这一“与魔鬼打交道”的重任?显然,王婆拥有无可争议的比较优势。她在菜市场与小商小贩讨价还价了几十年,锻炼得眼眨眉毛动无比精明,为老王望尘莫及,佩服得五体投地。 说是撒手不管,装修毕竟是当前家里的头等大事。老王老担着心:这世道无商不奸,一不小心就会遭了暗算。这段时间他脑海里常浮现的一幕是王婆受骗后泣不成声的情景。 老王顿时怒发冲冠,要求立即撤换承包人。 相对而言,这只乌鸦还算胃口小,而且与我们相熟,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得知装修的水这么深,老王非常懊悔,怪自己当初丧失立场没有坚持买二手房,可惜现在开弓没有回头箭了。
这些日子,老王上班比平时还勤,其实,还有几个月就要荣休的他,已不需要按照作息制度天天到卯了。
不为别的,只为可以转移注意力,不用为装修的进程捉急担惊受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