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婆包办装修

 老王79 2014-07-16
  10多年前,尚在家里执掌财权的老王见房价低位调整,不顾王婆迟疑反对,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拍板以32.5万买下一套二手房。 

  老王之所以拍板买下二手房而不是一手房,主要考虑就是一个字——“省”。

  在他这样一个一辈子好逸恶劳的人看来,省心省力省时还省钱,就是压倒一切道理的硬道理。

  记得当时简单打扫了一下卫生,就搬了家,前后也不过一个星期。
 
  不管买一手还是二手房,一旦住下总会逐渐暴露种种不如意甚至可称为硬伤之处。纵是天下尤物,也经不起这么日复一日地零距离细看哪!

  最不满意的是王婆。有好长一段时间,她都在不停地对这套房子横挑鼻子竖挑眼。
 
  老王暗想,生米煮成熟饭之后,还这么干,不仅是自寻烦恼这么简单,无非是想证明老王决策武断、草率甚至昏聩,为进一步夺权做铺垫。

  对于老王的辩白,王婆的回击是用铁一般的逻辑:对方既不是雷锋又不是傻子,如果是好房子,凭什么打折卖给你,连装修费也白给?
 
  好在此后房价不断上涨,更重要的是王婆就近捧上了铁饭碗,有关这套二手房,买得对还是不对的争论,才逐渐消停下来。

  风水轮流转。近年来,随着年逾花甲,老王有些意兴阑珊,不再愿意打理一地鸡毛的家庭经济账,把财权逐渐移交给王婆打理,一门心思当个太平家眷。
 
  他安慰自己说,反正每个月都有一笔花不完的工资收入按时到账,即使王婆卷款跑路,只要把房子留下,这日子也能过得相当舒坦。

  去年春节前后,王婆突然宣布,她决定买一套新房子来住。
 
  她分析道:房价的走势谁也看不透,有的说会降,也有的说还得涨。但看本地房价,下降空间有限,上涨空间无穷。如果不赶紧买下一套,即将退休的我们,一辈子就可能与新房无缘。

  按老王的本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买新房加上装修的这笔钱,如果放在银行生息,一年为数也颇为可观,用来改善生活,日子不要太舒服了。
 
  但今时不同往日,自己不掌财权,对究竟有多少家底也糊里糊涂,人微言轻,说了不算数。

  有权在手的王婆,作主买房,正应了一句老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只好由她去。万幸的是,她既不是拿钱去赌博,也不是拿钱去老家扶贫。如果硬要阻止,万一房价再涨,老王就要背一辈子黑锅了。
 
  不过,老王有言在先,你退休了,在家闲着,我还没退休,还得上班,这装修的事,我是撒手不管的,你也别来烦我,我只管退休后跟你住新房。

  王婆对此似乎早有成算,眼睛也不眨地一口应承下来。
 
  其实,对这样的安排,老王有时也觉得亏心,按社会分工,装修这么大的工程,男子汉责无旁贷,怎能全部推到一个妇道人家身上?传出去也不好听哪!

  后来转念一想,经济学上有一个“比较优势”理论,核心理念是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才能发挥比较优势,取得最佳经济效能。
 
  装修这事,其实并不需要亲自动手,主要就是与有关人等博弈——讨价还价。

  试问咱们王家两夫妻,谁更能肩负起这一“与魔鬼打交道”的重任?显然,王婆拥有无可争议的比较优势。她在菜市场与小商小贩讨价还价了几十年,锻炼得眼眨眉毛动无比精明,为老王望尘莫及,佩服得五体投地。
 
  想到这里,老王才稍觉心安。

  说是撒手不管,装修毕竟是当前家里的头等大事。老王老担着心:这世道无商不奸,一不小心就会遭了暗算。这段时间他脑海里常浮现的一幕是王婆受骗后泣不成声的情景。
 
  那天下班回家,王婆一边算账,一边叹气,抱怨那位外表忠厚的装修承包商黑心昧了咱们几千元装修面积。

  老王顿时怒发冲冠,要求立即撤换承包人。
 
  不料王婆笑道,天下乌鸦一般黑。黑吃面积已经成了装修业的行规。不吃,他就会觉得吃了亏。想不被黑吃,除非不装修,如果换另一家装修,只怕吃得更多。

  相对而言,这只乌鸦还算胃口小,而且与我们相熟,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得知装修的水这么深,老王非常懊悔,怪自己当初丧失立场没有坚持买二手房,可惜现在开弓没有回头箭了。

  这些日子,老王上班比平时还勤,其实,还有几个月就要荣休的他,已不需要按照作息制度天天到卯了。

  不为别的,只为可以转移注意力,不用为装修的进程捉急担惊受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