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人才工作的重要性 做好人才工作的着力点

 指间飞歌 2014-07-16
论人才工作的重要性
作者:chenchenshow 于 2014-03-10 18:37 发表 只看该作者  
《墨子·亲士》有云:“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这句话是说,事业的发展需要众多人才的力量。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人才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党和国家命运的兴衰。作为选人用人的组织部门,要贯彻落实好党管人才的原则,做到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不妨从三个成语的逻辑入手。
一是要“周公吐哺”,礼贤下士。 周公旦权倾天下,但为了接见贤能之士,他“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作为组织部门,要贯彻好党管人才的原则,首先要礼贤下士。组织部门往往被别人“高看一眼”、“敬畏三分”,但要做好人才工作,就需要组织部门转变观念、形象,当前最紧要的就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服务意识、增强互动沟通、坚持开门办部。要充分发挥好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作用,促进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搞好配合,以“礼贤下士”为宗旨,形成人才工作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格局。在这过程中,要积极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环境,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二是要“三顾茅庐”,求贤若渴。刘备为得到诸葛亮、光复汉室,在等级森严的东汉,他不惜降低身份“三顾茅庐”。作为组织部门,要贯彻好党管人才的原则,就要求贤若渴。只有求贤若渴,才能为人才创造一个优良的成长环境;只有求贤若渴,才能给予人才以真正自由发挥的空间。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建设对人才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对需要的人才,组织部门要积极“走出去”,主动将优秀的人才“请进来”。要“求贤”,关键是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工作力量,保证人才投入,打造一个“伯乐”团队,这样更多的人才才能被发现、挖掘。
三是要“楚才晋用”,不拘一格。把他国的人才吸收过来为我所用,对促进知识交流、完善人才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组织部门,要贯彻好党管人才的原则,就要不拘一格识人才、用人才。要放宽眼界,大力改革创新人才选用机制,尤其是要突破形态意识的束缚,鼓励思想的“百花齐放”,增强人才工作生机与活力。同时要针对人才成长的规律,根据不同人才的特点,制定相应评价标准、晋升机制、奖励办法,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到不拘一格选人用人上来,促进人岗相适、才进其用。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始终坚持好党管人才的原则,将组织部门建设成为“人才之家”,让人才快乐生活、工作、创业,众志成城,必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进步。

 

做好人才工作的着力点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2日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深刻认识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选准做好人才工作的着力点,使人才更好地为发展大局服务。

  转变观念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做好人才工作,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用人才;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观念,努力营造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领导干部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勇于破除一切不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条条框框,为人才服务,为人才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着力创新

  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体制机制

  人才工作的活力取决于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必须建立起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积极探索,不断深化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改革和完善人才选拔任用方式;打破人才壁垒,建立起让人才能够自由合理流动的机制,使人才在流动中成长和发挥作用。在吸引和用好已有人才的同时,从人才的实际和需求出发,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使人才能够不断得到更新知识和提升能力的机会。建立健全人才的保障和激励机制,切实为各类人才提供包括生活、学习、工作在内的保障和激励措施。

  加强管理

  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按照管好用活的要求,搞好统筹规划,制定人才工作方针政策,明确发展目标,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协调发展;针对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和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工作理论、体制和方法,使人才各得其所、各尽其能;注重整合力量,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形成人才工作合力;积极提供服务,通过政策支持、精神激励和环境保障,不断改善各类人才的工作与生活条件,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实行依法管理,加快推进人才工作法制化建设,增强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努力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知识优势、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作者系浦北县文联主席)
人才工作的重要性
 
在科学技术发展创新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竞争,终归到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的重要地位日益得到凸显。谁拥有优秀的人才资源,拥有强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谁就能在国际以及地区竞争中占有优势,赢得主动。加强人才教育培养,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建设一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成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求。
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要从基础教育抓起,着力抓好源头,筑牢基础,实施国家人才培养短期和中长期发展计划。要毫不动摇抓好优先发展教育工作,重点加大农村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逐步普及高中教育,改革优化高等教育。促进基础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加快实现教育公平,着力提高全民基本素质。
要加强发展职业教育,按照社会发展需求规划开展职业教育培训。着力加强各类技术人才储备,培养各行各业骨干人才。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使各类人才能够更好的接受再学习、再教育,加快人才知识技术更新,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要加强人才管理,营造积极、公平的竞争环境,提高人才进行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人才能够拿得出,用得好。
 
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无论是对一个行业,还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人才都是最宝贵的资源。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央人才战略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我们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需要一大批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现代科技发展水平、具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人才队伍。
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是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经济的开放性进一步加强,并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之中,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已成当今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一方面,中国充满活力的广阔市场正在不断吸引国外资本的投入,外资规模越来越大,外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实现海外投融资甚至生产。这些现状都急需加快人才培养步伐,自我强身健体,通过实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贯穿于各行各业发展的始终。我们要充分认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分析人才建设的历史和现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抓住重点,讲求实效,全面提升人才的培养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