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蚌埠"钓鱼台"历史可上溯至四千年前 保护性发掘启动

 洁洁赢 2014-07-16

在发掘现场,考古人员正在忙碌着

  位于蚌埠市禹会区境内的钓鱼台遗址近期启动发掘,专家据出土文物推测,遗址历史可上溯至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晚期。据了解,蚌埠市此后将在这里建设占地40亩的古遗址公园。

  历史上溯四千年前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禹会区钓鱼台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该遗址由相距不远的4个台形高墩组成,在当地依次被称为大陈迹、二陈迹、三陈迹和四陈迹。4处高墩大小不等,在涨水时不会被淹没,因此被称作“钓鱼台”。

  由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人员联合组成的专家队伍正对4处陈迹位置的12个探方进行细致清理,出土的陶、瓷、石等有序地摆放在周围,分别属于商、西周、春秋等历史时期。经鉴定,该处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晚期至商周时期古人群聚的生活遗址。

  蚌埠市博物馆馆长辛礼学表示,钓鱼台遗址早在1982年便被列入第一批市级文保单位,当时文物部门就组织人员进行初步钻探,从表面和断层上采集有鼎、鬲、罐等陶器残片。

  将建设古遗址公园

  指导发掘工作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义中馆员介绍,他们在工作中发现大陈迹、二陈迹保存较好,三陈迹、四陈迹破坏严重,遂决定对三陈迹、四陈迹进行抢救性发掘,之后,文物部门还要对大陈迹、二陈迹作保护规划。

  辛礼学介绍,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钓鱼台遗址,蚌埠市此后将启动遗址公园建设。遗址公园主要依托大陈迹区域,建筑面积约占40亩,以展示钓鱼台文化考古发现成果及文物遗址保护为主要内容,介绍先人们生产、生活及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基本状况,从而打造一个集教育、文物保护、市民健身、散步休憩为一体的综合性古遗址公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