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彩中医案录(4)

 雁鸣阁 2014-07-16
博文分类:
标签:

精彩中医案录[李自召]
                            陈喜刚

 

 

    李某,女,21岁,1983年8月17日初诊。其母代诉:年前与母吵嘴而病,开始郁郁寡欢,不欲多言,后寐多不醒,呼之不应,或昏昏欲睡,或语无伦次,时轻时重。多次求医诊治,屡用理气泻下之品、病无起色,迁延至今。见患者发育正常,面容呆板,两手交叉护胸,问其故,但言心中害怕,耳中如物阻塞,脉浮大,舌淡苔白。病为癫疾,证届心阳虚损。处方:
    桂枝45克,甘草20克,2剂,水煎。
    服1剂,精神好转。2剂而嗜睡除,言语增,病情稳定耳塞消失,自云如梦一场。效不更方,继服2剂,彻愈。(国医论坛1986;<3);51)

   习案要点:桂枝甘草汤证----癫疾,两手交叉护胸,耳中阻塞,脉浮大,舌淡苔白。

    2014/6/18于银川

标签:

精彩中医案录[刘永会]

                            陈喜刚

 

 

 

 

 

    秦某某,男,46岁。因头晕乏力4年,近20余日加重,于1978年7月30日住院。4年来血压一直偏低,伴有头晕,眼花,失眠多梦,健忘,浑身乏力,心悸,心前区压迫感,用西药治疗无效。体检:血压85/58毫米汞柱,余无异常。诊断:体质性低血压。处方;

    甘草15克,肉桂15克,桂枝15克,五味子25克,水煎,早晚服2次。

    4日后血压有所卜升,症状减轻。一周后血压升为110/85毫米汞柱,症状消失,睡眠明显好转,自觉周身有气力,精神愉快。巩固治疗—月出院,后未复发。(黑龙江医药)

 

 

 

    习案要点:桂枝甘草汤证----血压偏低,心前区压迫,头晕,眼花,失眠多梦,健忘,浑身乏力,心悸。

 

    2014/6/18于银川

标签:

精彩中医案录[胡梦先]

                            陈喜刚

 

 

 

 

 

    林某,男,39岁,1960年8月10日就诊。自诉:心悸而痛喜按,服许多止痛药罔效,大小便正常,时有自汗出。诊其六脉微缓,苔白滑。断为虚痛,用桂枝甘草汤:

    桂枝18克,甘草9克,顿服。服后痛即消失。(福建中医药1964;(5);封三)

 

 

    习案要点:桂枝甘草汤证----心悸而痛喜按,时有自汗出,六脉微缓,苔白滑。

 

    2014/6/18于银川

标签:

精彩中医案录[刘渡舟]
                            陈喜刚

 

 

 

    王某某,男,28岁。初夏迎风取爽,而头痛身热,医用发汗解表药,热退身凉,头痛不发,以为病已愈。又三日,口中甚苦,且有呕意,而大便下利粘秽,日四五次,腹中作痛,且有下坠感。切其脉弦数而滑,舌苔黄白相杂。辨为少阳胆热下注于肠而胃气不和之证。
    黄芩10克,白芍10克,半夏10克,生姜10克,大枣7枚,甘草6克。服3剂而病痊愈。(《新编伤寒论类方1984;123)


    习案要点:黄芩汤汤证----口中甚苦,且有呕意,下利粘秽,腹中作痛,脉弦数而滑,舌苔黄白相杂。

    2014/6/18于银川

标签:

精彩中医案录[倪少恒]
                            陈喜刚

 


    王某某,男,30岁,1953年4月11日初诊。患者病初恶寒,后则壮热不退,目赤舌绛,烦躁不安,便下赤痢,微带紫暗,腹中急痛,欲便不得,脉象洪实。余拟泄热解毒,先投以黄芩汤:
    黄芩、白芍各12克,甘草3克,红枣3枚。
    服药2剂,热退神安痛减,于13日改用红痢枣花汤,连服3剂获安。(江西医药杂志)


    习案要点:黄芩汤汤证----病初恶寒,后则壮热,目赤舌绛,烦躁不安,便下赤痢,微带紫暗,腹中急痛,欲便不得,脉象洪实。

    2014/6/18于银川

标签:

精彩中医案录[邵章祥]
                            陈喜刚

 

 


    胡某某,女,4。岁,1983年12月11日诊。患儿6日前发热、咳嗽、流涕、眼胞浮肿,泪水汪汪,倦怠思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苔白,口腔颊部见“麻疹粘膜斑”,已服辛凉解毒透疹之剂,肌注柴胡和庆大霉素。现身热躁扰,麻疹不透,舌红苔黄腻,脉浮滑数。麻疹时毒夹秽浊之邪,侵袭肺卫,蕴结阳明。方用葛根芩连汤加蝉蜕、淡竹叶各10克,清轻宣化湿浊,苦辛畅达气机。喂服1剂,热减疹透,疹色红润,分布均匀;继以前方加花粉、石斛,生津解毒;再用甘淡之品益胃化湿,依次收没康复。(四川中医U89;<3);11


     习案要点:葛根芩连汤证----身热躁扰,麻疹不透,舌红苔黄腻,脉浮滑数。

    2014/6/17于银川

标签:

精彩中医案录[杨广静]
                            陈喜刚

 

 

    冯某某,女,48岁,1987年10月15日初诊。自述近半年来时有面部及全身烘热,继而汗出热退如常人,每日发作数次,不分昼夜。因服知柏地黄丸,其热较前加重而来我科求冶。来诊时正值发病,证见面红耳赤,头部汗出,口淡不渴,二便正常,月经先后无定期,肌肤微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有嗜辛辣厚味习惯。此乃湿热内蕴,熏蒸头面肌表所致。治当清热利湿,佐以凉血,以葛根芩连汤加味:
    葛根15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甘草6克,紫草10克,蒲黄10克,3剂,水煎服。
    二诊自述发热减轻,次数减少,继服5剂而愈。(国医论坛1989;(3>:37)

    习案要点:葛根芩连汤证----面红耳赤,头部汗出,口淡不渴,二便正常,月经先后无定期,肌肤微热,舌红苔黄腻,脉滑。

    2014/6/17于银川


 

中医杂谈录 突破

2014-06-14 15:57 [收藏]
标签:

中医杂谈录  突破

                   陈喜刚

 

    突破,代表着进步;突破,代表着转危为安;突破,代表着柳暗花明;突破,代表着化险为夷;突破,代表着起死回生。突破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是文化力量的展现。各行各业都需要突破。

    中医的突破在哪里呢?古人有言,不传之秘在于量。这句话道出了中医突破的方向。就拿细辛来说,古有不过钱之说。到底过不过钱呢?对中医来说,是个大事大非的问题。陈修园的两段话,很有价值:宋元祐陈承谓细辛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闭不通而死。近代多以此语忌用,而不知辛香之药,岂能闭气,上品无毒之药,何不可多用,方书之言,类此者不少。这段话是说,中医界墨守陈规,不越雷池一步。接着又说:学者不善详察而遵信之,伊黄之门,终身不能入矣。这短语意味深长。先看张仲景的小青龙汤,细辛用3两。根据目前古今度量换算制的研究结果,可有3种折算方法:一是1两折合15.6克,一是1两折合13.92克,一是1两折合3克。3种折算方法均超过1钱。近代名医刘沛然善用细辛,起步量15克,最大至120克,屡起陈疴。量成为你是不是张仲景弟子的关键。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规则的社会中,有其优点,也有弊端。翻翻我们的教科书和中药辞典,常用量捆绑住我们的手脚。如果一个中医一生当中只使用常规的10克,面对重症,疑难病,只能是束手无策。李可在救治心衰病人时,附子用到上百克,我请问,10克管用吗?

    杯水车薪,一杯水去救熊熊烈火,不是妄费心机吗?张锡纯说过,量由病定。病轻量轻,病重量重。不知此理,注定只是庸医,如果这样的中医是大规模的话,中医的前途将是黑暗的。

    太阳是对黑暗的突破,是光明的开始。

 

 

    2014/6/11于银川

 

标签:

精彩中医案录[邵章祥]

                            陈喜刚

 

   

 

 

 

    邹某某,男,43岁,1987年6月18日诊。患者3月前偶因感冒,恶寒发热,咳嗽头胀,胸闷气促,服以杏仁意苡汤,上证已解,惟见晚间夜寐汗出,湿透铺垫。服当归六黄汤、六味地黄九等,仍汗出如初。诊时得知患者肛门灼热痒痛,大便涩滞,舌苔黄腻,脉濡数。此内外湿邪相互博结,蕴郁化热,上蒸于肺,下迫于大肠。湿为阴邪,旺于阴分,蒸迫律液,故夜寐盗汗。方用葛根芩连汤解肌透热,使湿开热透,营卫和谐。服药2剂,盗汗即止,肛门舒适。(四川中医1989;(3):11)

 

 

 

    习案要点:葛根芩连汤证----夜寐汗出,肛门灼热痒痛,大便涩滞,舌苔黄腻,脉濡数。

 

    2014/6/14于银川

标签:

精彩中医案录[刘昌建]

                            陈喜刚

 

 

 

 

    赵某,女,28岁,l980年9月1日上午劳动时突然腹泻,泻下急迫,日十余次。伴发热口渴,小便短黄,肛门灼热。本村医生给予黄连素片、扑热息痛等药,治疗三日后泻止热退。1980年9月4日凌晨起床感觉下肢软弱不用,不能站立,由其丈夫用小车推来就诊,进诊室时需他人架起双肩,双腿拖拉在地。检查:神疲倦怠,面色萎黄,双下肢肌肉松懈,感觉消失,皮肤发凉,舌苔黄腻而厚,脉滑数。此湿热壅遏阳明,津液不濡筋脉。治拟清热燥湿,升提清阳。选葛根芩连汤:

    葛根30克,黄芩10克,黄连l0克,炙甘草6克,3剂晚分服,忌油腻辛辣。

    服1剂腹痛较重,下肢知其痛痒,2剂腹不痛,能步行13剂如常人。为巩固疗效,再服3剂。后几日患者喜眉登门致谢,体健如初。(黑龙江中医药1988)

 

 

    习案要点:葛根芩连汤证----下肢软弱,舌苔黄腻而厚,脉滑数,神疲倦怠,面色萎黄,双下肢肌肉松

 

懈,感觉消失,皮肤发凉。

 

    2014/6/14于银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