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将温良恭俭让污名化是20世纪一大误区

 孔夫子的门人 2014-07-17
    在《论语·学而》中,有这么一段话:“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温良恭俭让,温者貌和,良者心善,恭者内肃,俭乃节约,让即谦逊。通过这段话,子贡告诉我们,夫子到达一个邦国,之所以能够使这个邦国的民众对国事的看法告诉他,是因为他以温良恭俭让的态度待人,得到别人的尊敬和信任。

    读《论语》整本书,我们感受到,孔子的待人接物,是坚持温良恭俭让的风范。对学生的教育,和风细雨。对待权贵,奉行礼节,又不卑不亢。对待有缺点的人,也有一颗宽恕之心。对待处境不幸的人,有同情心。对待家乡的长辈,毕恭毕敬。对待有学问的人,虚心请教。孔子之所以为后世所尊敬,除了其学问渊博、思想深邃之外,其人格的温良谦和,也是一个至为重要的原因。汉武帝的尊奉儒家,有人把它解释为巩固自己权力。现在我觉得,这种解释,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我看来,一是孔子以民为本、克己复礼的仁政思想,蕴含深刻的智慧,以及孔子及儒生的温文尔雅的人格,感动了汉武帝,是原因之一。其二是汉武帝作为一代帝王,深深意识到,秦王那种暴政,是不能持久的,仁政才是治国的长久之道,既利于民众,又利于统治者。

    在中国古代,许多周边国家,都与中国有友好关系。有人说,是因为中国国力强大,所以与中国有友好关系的国家,自然也会多起来。他们忘记一个常识,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即一个国家虽然国家强大,但这个国家是不义的,这个国家不把本国民众的生命和尊严当回事,在国际社会也不讲信义,就不可能在国际上赢得众多朋友。中国古代,之所以与周边国家,关系良好,中国国力的强大,固然是一个因素。但还有一个因素,即中国一直是礼义之邦,中国的民众以温良恭俭让对待他人,中国统治者也以温良恭俭让的态度对待邻邦,所以才能获得邻邦发自内心的尊敬。

    温良恭俭让,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化解了一个民族的戾气和贪婪,使我们民族的不同民众能够友好相处,使我们国家能够与其他国家友好相处,使我们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不断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明。

    古今中外,总有一些人,他们所作所为,给国家和民众造成深刻的损害。如果这样的人得到推崇,就意味着人们道德伦理的堕落,就意味着人们价值观是非观的丧失。古今中外,总有一些基本价值观,如仁爱,如克己,如宽恕,如诚实,如公平,如孝敬长辈,是任何一个社会所需要的,如果把它们当做错误的价值观加以批判,就意味着人们道德伦理的沦落,就必然使这个社会动荡不安、永无宁日。

    在中国古代历史,纣王、秦始皇、隋炀帝,由于其视民众生命如草芥,数千年来一直被视为暴君。但在近若干年,居然有许多人为其“平反”,说他们才能如何出众,说他们如何顺应了历史的潮流。这与其说是现代人的聪明,不如说是现代人是非的错乱、道德水准的严重下降。同样,近若干年,人们把数千年来世代相传的基本伦理、基本规范,如温良谦恭让、克己复礼、孝敬父母,看做虚伪,看做封建糟粕,看做小生产者的落后的观念。这与其说是现代人的高明,不如说是现代人是非的错乱、道德水准的严重下降。

    今天这个社会,人们变得自私,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变得暴戾,各种暴力凶杀事件不断发生;人与人之间充满敌视,有钱有地位的人看不起下层百姓,下层百姓对有钱有地位的人充分愤怒;人们说话粗鲁,不但不以为羞,反而把粗鲁当做率直;我们的电影电视的节目,也充斥着你争我夺、炫耀武力、宣传仇恨的内容。总之,我们的整个社会严重缺乏温良恭俭让。这样的社会,谁也不可能生活得幸福快乐。这样的社会,各种矛盾与斗争必然此起彼伏。

    倡导温良恭俭让,把它当做主流价值观来引导民众,是对现阶段教育和文化必要的拔乱反正。有利于化解国民心中的自私、敌意与暴戾,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促进我们民族与其它民族的和谐相处,有利于我们这块土地,变得祥和、温暖、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