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说王静安其人其词

 木立 2014-07-17


我昨夜读王静安的《人间词》,读至他的浣溪沙时,意味百端,辗转不眠,遂萌生写此文的意思,兹录此词于下:

掩卷平生有百端,饱更忧患转冥顽,偶听啼鴂怨春残。

坐觉无何消百日,更缘随例弄丹铅,闲愁无分况清欢。

王静安这个名字,我是在电视里知道的,那时我还是初中学生,偶然看到中央台播放的节目,便记下了这个名字,那个节目是讲王静安自沉昆明湖的事情,但是别的我就不记得了,好像是纪录片《大师》罢。我很好奇,他何以会自沉呢?那时我便对这些人生出一种钦佩与怜悯,这个自沉昆明湖的人,就那么留在了我心里。我爱上诗词后,便更加知道了他,先是看他的《人间词话》,再几度读他的《人间词》,我记得我第一次看到他的一句 “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时便觉得惊艳,现在看来这首词未必是他最好的,但是那时留下的影响是深刻的,我觉得同是写花的词句,王静安此句能和王雱的“海棠未雨,梨花先雪”相媲美。然而整观这两阙词,便知道王静安和王雱的区别,王雱是清幽的愁绪,而王静安却是深刻的苦意了。苦字最能形容王静安一生,可为一叹。

王静安无疑是个学人,但是他的词却是才子词,且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才子,王静安在词中表现出的才力,大概能与顾贞观相伯仲,王静安对他的《人间词》相当自信,然而终未达一流境界,然而《人间词》词中有浣溪沙几首,蝶恋花几首等能和冯延巳词相媲美,晚清四家后,王静安即成绝响,在他之后之词人,莫有能过之者。大多词人之词,都莫能摆脱写作范围狭窄之弊病,王静安词在这点上尤为明显,如温庭筠柳永之流,耽情于儿女情长,绮语丽梦,王静安词耽情于人生之苦,相思之苦,终未能逃。我之所以说王静安词是才子词,一是词中处处透出他的才力,二是词中处处透出他的任性与遐想。王静安在学术上做出了大格局,大境界,甚至在论词的《人间词话》中显露出了高格局,高境界,然而在他的《人间词》中却始终是小格局,小境界,这也无怪,词者,最近心声,王静安一生都在做大格局,大境界的事,自然要有小格局,小境界的词来平衡一下。王静安对词再有一个贡献是他在词中有意将现代的事物揉入词中,比如他的《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与此相同,有个词人将摩托写入了词中,此又是更进一步的,由此观之,王静安在词中虽有新意,但仍是偏于保守,他依旧重视词的古味。

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则摆脱了才子的身份,是作为一个学人来写的,他在《人间词话》中一针见血,公允公道,故能在前面众多词论中脱颖而出,前人之词论,大多摘句摘字来评论,是从小处着眼,而王静安则是处处从大着眼,不沉耽于一句一字,从大处高处入手,别具一格。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多是肯定褒扬之语,更能见他的大师胸怀,然而亦有任性一面,即是极其偏爱一些词人,对这些词人不惜浓墨重彩的夸奖,用语偏于极端,如说纳兰容若是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即是极端之语,对不爱之词人,便一笔带过,或一笔不写。

然而王静安的《人间词话》绝不单是论词之书,更是王静安的野心之作,他凭此书构建起中国特有之美学,正如王攸欣说:王国维寥寥几万字的《人间词话》和《红楼梦评论》比朱光潜洋洋百万字的体系建树在美学史上更有地位。

说词暂止于此,且说说其人。

王静安其人,我不敢多说,就举一例。王静安自沉于昆明湖时,留有一遗书,开头便是: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王静安死之原因,历来众说纷纭,梁启超、曹云祥、吴宓、鲁迅、罗振玉等人主张殉清说,又有逼债、惊惧、文化殉节、阻谏说,我私以为,逼债、惊惧、文化殉节、阻谏等原因皆有可能存在,然而只是皮之病,不需要一死,独国亡一事,则是骨中绝症,非死不可,王静安之死,殉清而已,可成定论,不需再辩。

王静安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之语和著僧袍入殓的吴伟业之“一钱不值何须说”何其相似,两人皆是先朝亡灭,剩做遗民,心境自然相同,古今之悲剧人物,无过于遗民,国灭家亡,心肝催断,死便是众多人的选择了,清朝早已亡灭了,何以亡灭时王静安不死,要此时死?我估计是王静安知道他不但有殉国之责,亦有中国文化之责任,国已亡,文化未绝,不可以死,然而王静安死时,正是壮年,假以时日,成就更是一番天地,然而他终究是决意死了,不可再晚了,五十知天命,他知殉国为他之命运,便不会再踟蹰了。

王静安虽和吴伟业都是遗民,然而吴伟业受大明恩重,王静安受大清恩薄,吴伟业犹还惜死,王静安却决然赴死,二者之人格,高下立判。

呜呼,如王静安者,在其后三百年能再出一人乎?

 

2014/7/17

于筑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luoruisheng/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luoruishe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