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辉说拳(6)

 清茶清清 2014-07-18

智辉说拳(6)

 

智辉说拳(6)

 

    目录    请直接点击

 

第二编   分 (二)

 

 

第三章   太极拳套路演练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摆正架子

 

太极拳运动是符合人的生理结构的运动,拳架就是骨架,拳架的运动也就是骨架的运动。在套路演练的过程中,必须保持身体(即骨架)的中正安舒,既不能前俯后仰,也不能左偏右斜、扭膀掉胯。前面说过,要保持“三直”即头直、身直、小腿直,而“三直”中最重要的是应保持身直,而保持身直又和保持头直紧密联系在一起。

要使身正,首先必须使人的脊椎直。我们知道,人刚出生时的脊椎是基本成一条直线的。随着一天天地长大,由于走路、体力活动等的影响,脊椎逐渐变成了S形。在进行太极拳运动时,我们应尽量使脊椎的形态回归自然,回归本体。具体的方法是:收臀(即让会阴穴前送并向上提翻),命门穴后拉。而这一切又必须在轻松的状态下自始至终地坚持,直到形成习惯,回归自然的状态。其次是头直,也就是颈椎直。本来颈椎和脊椎也在一条直线上,由于分工的需要,颈椎总是喜欢脱离这条直线。只有虚领顶劲、后颈轻轻靠住衣领,才能使颈椎和脊椎基本成为一条直线。不过,这里所说的虚领顶劲,一定要以不用意过重、不用气力为前提。

人的身体特别是上身是一个圆柱体,它的横剖面是一个长方形的平面(这个问题,请看后面专门论说),而构成这个长方形平面的四个角就是两肩和两胯。在进行太极拳运动时,要摆正架子,除了要保持脊椎与颈椎成一条直线外,还必须使两肩和两胯始终处于一个平面上,任何偏离都是错误的。无论是行架,还是推手都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对于初学太极拳的人来说显得特别重要。

正与中又是密切相关的。拳诀说:“拳从心中起,落在鼻尖中。”太极拳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万变不离其中”。从行架的路线看,她起于中,向两头运行,最后收于中;从两手的运行看,大多数情况下总是或两只手一上一下守住中门,处在自己身前中轴线上,或一只手处于自己身前的中轴线上,另一只手照应配合,如“云手”和“野马分鬃”等;从两人推手看,我总是要设法使自己的一只脚踏入对方中门,让身体切入对方内圈,以便破坏对方的中正,向对方的中轴线发起全面而有效的进攻,如“野马分鬃”等。

 

第二节   稳定重心

 

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所谓重心就是物体内各点所受的重力产生的合力的作用点。在拳架演练过程中,要保持身体的中正,就必须保持重心的稳定。换言之,重心不稳定就谈不上身体的中正,身体不能保持中正肯定是因为重心不稳所致。从这个意义上说,身体是否中正是对重心是否稳定的最好的检验。

在太极拳演练过程中,人处在运动状态中,成了运动的物体。我们知道,运动的物体,其重心也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虽然有时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中心,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物体的重心不等于物体的中心。要保持重心的稳定,首先必须弄清楚重心的位置。实际上运动中人身体的重心是可上、可下、可前、可后、也可中间的,而太极运动尤其是太极推手运动中人身体的重心应当是偏下(胯或胯以下)偏前的,这从太极拳运动中“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等的要求能明显看出。“不倒翁”之所以不倒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具体来说,(1)两脚并排站立时,人身体的重心偏于身前但不超过身前垂直线;(2)前进时(如“野马分鬃”等),人身体的重心偏前腿在前进之腿;(3)后退时(如“倒巻肱”等),人身体的重心好像在后腿,实际上仍然在前腿,这从太极拳运动原理“以退为进”“反守为攻”等能明显看出;(4)虚步(如“低探马”)、悬腿(如“金鸡独立”)、踢腿(如“蜷脚蹬根”)、摆腿(如“十字单摆脚”“摆莲腿”)时,人身体的重心还是在虚腿、踢腿、摆腿与悬腿,因为虚脚踏实、踢腿、摆腿与悬腿落下,就成了前腿或前进之腿;(5)不管身体是对拉拔长,还是下蹭蜷缩,其重心都偏于两胯或两胯以下。

在太极推手或散手运动中,双方总是通过肢体或身体其它部位的接触,寻找对方身体的中心轴或重心点,找到了对方身体的中心轴或重心点,并加以准确及时的发放,是制服对方的最有效的方法。太极高手们身体的中心轴或重心点总是让人找不到摸不着的。为什么?因为人身体的重心是可以通过移动中心的方法进行自我调节与控制的。怎么调节与控制?听起来似乎很神秘,实际上很简单,只是做起来不容易。我们知道,人处于松净松透的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在保持自己身体的中正与重心的稳定、不承受对方任何力量的前提下,不管对方怎么来,我都能顺其自然怎么走。对方要寻求能体现我身体中心或重心的那个点,我的这个点就像一个气球,紧贴对方的作用点上下左右内外翻滚,让对方找不到摸不着。而能够这样做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就是全面放松,尤其是松胯,因为松胯是调节和控制身体重心的关键。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太极拳演练过程中,就应当保持身体的中正与重心的稳定,在全身放松的前提下特别注意松胯;在太极推手与散手中,应学会通过中心的移动来调节与控制身体重心。

 

第三节    全面放松

 

全面放松,这是太极拳行架与推手的前提;松净松透,这是太极拳行架与推手追求的目标。在太极拳架演练中,不能做到全面放松,就不能做到轻灵柔活;在推手中,不能轻灵柔活,必然会承受对方的力,跟对方顶牛、拼力气。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能全面放松的太极拳不是真正的太极拳;不能松净松透的太极拳就不能进入太极拳的最高境界。

什么是全面放松?全面放松首先是心松。前面说过,我们始终应该有这样的认识:人的意识即心是主体,人的肢体是客体,太极拳运动就是让主体意识观看作为客体的肢体作规范运动,这如同我在观看别人运动,这种运动跟自己无任何关系一样。主体意识不住在任何情境之中,这就是“心无所住”。其次是肢体松。肢体松应做到:所有的运动都是通过脚踩地面反弹引起的贯性运动,是人的骨架的运动,是骨与骨之间韧带引领的、骨肉皮分离的、肌肉不参与的运动。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沉肩、坠肘、松胯。只有真正做到全面放松,才能在行架时使每一个动作能跟自己的生理结构相吻合、跟空气融为一体,逐步做到:手臂的运动如衣袖的运动,腿的运动似裤管的运动,全身的运动是“三尺罗衣挂在无影树上,随风飘荡”的运动。只有真正做到全面放松,才能在推手时使自己的跟对方融为一体;才能收到很好的健身效果,达到提高运动技艺的目的。

 

第四节   画好圆圈

 

太极拳运动是圆的运动。在太极拳演练过程中,人的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在作圆的运动。这些圆包括内圆、外圆,平圆、立圆,正圆、椭圆与斜圆等等。

内圆即内圈圆的运动隐藏在人的肢体内部,如椎骨与其它骨骼的运动,不易被人发觉;肢体如腰腿与胳膊的表面(皮肉)形成的外圆即外圈圆的运动,只有在推手或散手与对方接触时才能感觉出来,一般情况下也不易被人发觉。并且,内圈圆的运动与外圈圆的运动又是方向相对相反的运动,我们只能在太极拳运动中慢慢体会、逐步把握。

我们这里所说的圆圈,是通过手臂或腿的运动所形成的轨迹。要画好圆圈,就是把圆画圆、画实、画准确。

圆是由圆弧组成的。把圆画圆,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太极拳的所有运动轨迹都是圆或圆弧,不能把圆弧画成了直线或其它类型的线条;二是就是要把圆弧画自然、画饱满,不要出现凸出来或瘪下去的现象。画圆如同写字,要平均用力(其实是不用力),不能或轻或重,这就是所说的把圆画实,不要出现空虚的现象。有圆有圆弧就一定有圆心点。前面我们说过要明三节,强调三节的运动是根节引领梢节的运动,强调沉肩、坠肘、活臀。圆心点有时是肩更多的是肘;有时是胯(准确地说应是股骨头)更多的是膝;有时甚至是臀。还有许多圆心点隐藏在身体内部。有时,两手臂都在画圆弧,她们如同亲密无间的兄弟姐妹,互相照应又互相帮助。可是她们又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即左手臂在左边画圆画弧,右手臂在右边画圆画弧,两手尤其是两肘不要超过身前中轴线(如“云手”、“野马分鬃”、“倒巻肱”、“十字手”等)。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把圆画准确。

 

第五节    匀速运动

 

一提到太极拳运动的速度,人们马上就会想到慢条斯理,不会想到快捷迅速。其实不然,太极拳的运动速度有快有慢。太极先师们主张:在练习拳架时,可以先慢后快再慢。也就是说,刚刚练习太极拳架,为了把一招一式练到位、弄清楚,其速度应该慢一点;等到一招一式练准确了练到位了,可以把速度加快一点;在速度比较快的情况下也能把一招一式练准确练到位,再回归自然,把速度慢下来,去揣摩、去探求其中内在的精髓,寻找其中的无穷乐趣,不断提高健身效果与运动技艺。这些都是符合科学道理的,我们应当努力遵循。

太极拳运动是匀速运动。我们这里所说的匀速运动,是指在练习太极拳整趟套路时,自始至终保持一样的速度。完成每个招式时应保持这样的速度;完成每个招式中的每个动作时应保持这样的速度;完成招式与招式之间过度时也应保持这样的速度。不要或快或慢,因为或快或慢就不匀,因为不匀,圈子就画不圆,就容易出现顶抗丢扁的毛病。这是我们初练太极拳的人应该特别注意的。

 

第六节   分清招式

 

太极拳从起势到收势,每个招式都有每个招式的运行规则、动作要领与体用含义。太极拳是体用特点特别显著的拳种,每招每式甚至每个动作都不虚设,都有她特定的健身效果和技击功能。

初练太极拳架,在掌握了每招每式动作的规范运行要求以后,就应该大体掌握每招每式甚至每个动作的含义与作用。这不仅能激发我们练习太极拳架的兴趣,更能为下一步学习太极拳推手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初练太极拳首先应该把每个招式练清楚练到位,招式与招式之间应该有一个极短暂的停顿,这叫着“行云而不流水”。这个“不流水”的过程应该坚持相当长的阶段。待到身体中正了,重心稳定了,圈子画圆了,全身放松了,速度均匀了,招式清楚了,而在推手中往往磕磕碰碰,有棱角出现。这时候就可以试着把招式练成“行云流水”了,就是使招式与招式之间前后贯串,一气呵成,无任何停顿

当然,分清招式掌握招式的用法,这不是太极拳运动的目的,太极拳运动的终极目的应该是随机应变、无招无式。

太极拳架与推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主张在掌握了太极拳架前“三大金刚”以后,就可以练习推手。分清招式,还包括分清推手的招式。要在“明师”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地学习和掌握。

 

第七节   只顺不逆

 

只顺不逆,这是太极拳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前面提到的“四顺”即顺腿、顺脚、顺手、顺身,那是就行架时的动作说的。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符合“顺”的特点。例如,拳架中的“野马分鬃”、“倒巻肱”等动作就最典型、最充分地体现了这个特点。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无论是行架还是推手,在“顺”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中节中正、上下相随、内外相融、阴阳相生,手到脚到身到腿到意到,上下左右内外一齐到;不仅在动作上保持完整一致,跟自己相融;还要顺应对方,跟对方相融不跟对方相逆;更要在速度上跟自己、跟对方丝毫不差,因为“差之毫厘”就会“谬以千里”。

“顺”的另一个内容是顺应人的生理结构。太极拳的每招每式都符合人的生理结构特点,没有一个招式、动作与之相悖。因此,我们在演练拳架的过程中必须将这个特点充分地练出来,不要有任何违背的招式、动作出现。这是提高健身效果的基本保证。

即便是跟对方推手或散手,也是顺应对方的变化而变化,让自己“顺”,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逆”。当对方反我的关节企图使我变为“逆”势之时,我也应“顺”其势化解,再转逆为顺。千万不能以逆制逆最终受制于人。

 

第八节   懂得阴阳

 

广袤的宇宙空间与神奇的自然界中充满着阴阳,天地昼夜等是阴阳的具体表现。作为自然界一分子的人,一生生活在阴阳之中。人的本身充满阴阳,一举一动离不开阴阳。太极拳是我们的先人根据人体结构创制的,是符合人的生理特征的,其招式动作都是在阴阳虚实的不停变化中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了阴阳虚实,也就没有了太极拳。

“阴阳颠倒颠”是太极拳的重要特点。在太极运动中,什么是阳?阳是弹簧劲通过根节弹起中节直达梢节的过程,阳的过程是由弱逐步变强的过程,表现为刚;什么是阴?阴是弹簧劲消失、肢体随着惯性自然下落的过程,阴的过程是由强逐步变弱的过程,表现为柔:所谓“阳刚阴柔”。平常我们所说的“柔极生刚”与“刚极生柔”,其实就是刚与柔相互转换的两个极点。

阴阳虚实有整体与局部之分。整体的阴阳虚实,就全身说,上为阳下为阴;外为阳内为阴;前为阳后为阴,左为阳右为阴,反之亦然。局部的阴阳虚实能达到细致入微的程度。以手为例,左手阳则右手阴,左手阴则右手阳;左手有多少阳,则右手就有多少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此长彼消,此加彼减,互相照应,互相转换,辩证统一,融为一体。

阴阳其实就是虚实。关于这一点,赵堡承架太极拳的第七代传人陈清平在他的《太极拳总论》中作了精辟地阐述,并绘制《背丝扣图》作了形象的描述,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探讨。他说:“虚实宜分清,一处自有一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上下前后皆然。”关于“阴阳颠倒颠”,他说:“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无疑。总须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耳。”

 

第九节   明白劲源

 

太极拳是不用气力的拳,主柔不主刚,但我们都知道太极拳能“柔极生刚”。刚是什么?刚不是力,是劲。在太极推手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太极高手们发劲给人的感觉是:刚发时不知不觉;发出时威力无比、势不可挡,十分神奇。那么,这种刚劲从何而来呢?

太极拳的先师们将这种劲称为“窝子劲”。“窝子劲”,顾名思义就是从窝子里产生的劲,也就是“弹簧劲”。在太极运动中,从人体中表现出来的“窝子劲”,最突出的是“八窝劲”。“八窝劲”即从膝窝、胯窝、肩窝、肘窝中产生的劲。人体中的这八个窝子犹如八根弹簧,在太极运动中能屈能伸,随屈就伸,适时反弹,神出鬼没,威力无穷。

实际上人体中的“窝子”远不止这八个,所有的关节都是“窝子”,都能产生“窝子劲”,都能伸缩反弹。“窝子劲”也不仅仅局限于骨窝,人体各部位的皮肉都能形成“窝子”,都能产生“窝子劲”。由此观之,人体处处有“窝子”,处处能产生“弹簧劲”。

应该指出的是,人体的总弹簧在脚底。人在地面上行走,在地面上运动,是脚底作用于地面,地面对脚底、对人体的反作用力通过脚底、腰反弹至上肢及其他部位,与人推手时反弹至对方某个部位的惯性运动的结果。陈清平在《太极拳总论》中说:“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这就从本源上阐述了“弹簧劲”的产生与传递的过程,揭开了太极劲就是“弹簧劲”、其劲源在脚底这个迷。

当然,并不是只要进行太极运动,就会有“弹簧劲”产生,就能利用“弹簧劲”。“弹簧劲”能否适时产生,能否全面利用,效果如何,取决于我们在太极运动中动作是否规范,重心是否稳定,全身是否真松。因此,初练太极拳,我们一定要在动作的规范、重心的稳定和全面放松上狠下功夫。

 

第十节   不用意力

 

通过前面的阐述我们知道:太极拳是不用力的拳,换言之,用力就不是太极拳。太极拳能产生“弹簧劲”,“弹簧劲”不等于力。“弹簧劲”是反弹以后引起的肢体的惯性运动,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是抗衡之力。太极拳强调真松,并把她作为追求一辈子、一辈子也难以追求到的目标,因为松里求松,轻里求轻这个追求应该是永无止境的。

真松强调松净松透,松净松透就是不用力。只有在行架时松净松透,才能在推手时不承受对方的力,才能轻灵圆活、千变万化。

有人说,太极拳不用力但不能没有意。我们认为,初练太极拳强调用意这是对的,但又不完全对,因为用意有个限度。实践证明,用意过重,就难免有死笨之力产生,推手时就会承受对方的力,就会转动不灵,最终受制于人。

关于太极拳的用意,我们认为正确的做法是:在有意无意之间。这种意说有却无,说无却有,千变万化,神秘莫测,推手时使自己主动灵活;让对方难以捉摸,被动挨打。

 

第十一节   重视相融

 

所谓相融,就是互相融合、成为一体。太极拳的相融有有三个方面的含义:跟自己相融;跟空气相融;跟对方相融。

前面我们说过,太极拳是符合人的生理结构的拳种。跟自己相融,就是要求我们在演练拳架时,能根据自己的生理特点、健康状况来确定自己运动的时间、速度和动作的幅度。在时间的确定上,应以休息充分、不疲劳为前提,不宜过早,也不要过迟;练习的时间不要过长,也不要过短。在动作幅度的确定上,以符合自己的生理结构为前提,不要过大,也不要过小。在运动的速度上,以匀、以舒畅为前提,不要过快,也不要过慢;不要有时快有时慢,也不要有的动作快有的动作慢。跟自己相融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健身效果。

宇宙是博大的,自然是美丽的,空气是清新的。将自己融入美丽的大自然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可以感受宇宙的博大,陶冶自己的情操,洗涤自己的灵魂,回归自然的状态。演练太极拳,进入能跟自己相融的阶段以后,就应该努力使自己跟空气相融,接受周围的空气对自己的亲吻、抚摸,让自己的皮肤感受空气阻力的大小,最后让空气穿透身体的每个部分,使自己跟空气融为一体。跟自然、跟空气融为一体,就能娱悦心情,远离疾病,延年益寿。

能做到跟空气相融,推手时就能逐步做到跟对方相融。海纳百川,不管流急流缓,是多是少;也不论水清水浊、有毒无毒。这对我们很有启发。跟对方相融应以包容、给人方便为前提。彼以刚来,我以柔随;沾粘连随,不丢不顶,舍己从人;对方要什么,我给他什么;对方要多少,我给他多少;我给他方便,他就会给我方便。我们要用弥勒佛那样的肚量和笑貌,来对待所有的对手。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老鼠爬称杆--自称自大”。心中无碍,行动就能自如,心里老想着用什么招式来对付别人的人,往往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如果能真正做到跟对方相融,那么我就跟对方融成了一体,对方也就成了我自己;对方的心理状态、一举一动我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想要怎么动,就能怎么动。这对通过推手互相切磋,不断提高技艺,意义十分重大。

                                         下期预告:智辉说拳 第二编 〈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